回覆列表
  • 1 # 匯聚魔杖

    根伺服器建設還是特別複雜的,需要大規模機房和主幹網路。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IPV4根伺服器DNS協議(域名解析協議)說起。

    DNS協議使用了埠上的UDP和TCP協議。UDP通常用於查詢和響應,TCP使用者主伺服器和從伺服器之間的傳送。由於所有UDP查詢和響應中能保證正常工作的最大長度是512位元組,512位元組限制了根伺服器的數量和名字。

    要讓所有的根伺服器資料能包含在一個512位元組的UDP包中,IPV4根伺服器只能限制在13個,而且每個伺服器要使用字母表中的單個字母命名,這也就是IPV4根伺服器是從A~M命名的原因。

    根伺服器主要用來管理網際網路的主目錄。所有IPV4根伺服器均有美國政府授權的網際網路域名和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網際網路域名IPV4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全世界只有13臺IPV4根域名伺服器。1個為主根伺服器再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臺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美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在這裡很多人就要問了,為什麼中國沒有自己的IPV4根伺服器?

    2006年12月,中國開通“根域名中國映象伺服器”,這意味著自此中國網名在訪問任何以

    .com

    .net

    為字尾的網站時不必再繞道美國,只需要在本土即可完成訪問請求,不過,DNS解析的結果最終還是會彙總到根域名伺服器上。

    為什麼不能再中國增加第14個IPV4根域名伺服器呢?

    前面已經降到由於資料包原因,IPV4根域名伺服器只能有13個,如果中國要擁有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只有2個辦法,一是現在有IPV4根於伺服器的國家移植,二是改變網頁訪問的申請由一個數據包完成的現狀。移植不可能,因為美國不會給,別的國家也不富裕。改變一個數據包的技術模式更不可能,因為牽扯範圍和技術變動太大,不太現實。

    中國主導“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伺服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臺原有IPV4根伺服器加25臺IPV6根伺服器的新格局。中國,目前部署有4臺伺服器,其中含有1臺主根伺服器和3臺輔根伺服器,這也打破了中國過去沒有根伺服器的格局。

  • 2 # IT小眾

    在IPv4時代根伺服器確實是一個複雜的工程,其中包括技術限制以及授權等問題。不過科技的發展,未來平滑演進到新網路,在IPv6的部署上中國也能有自己的根伺服器。

    何為根伺服器?

    根伺服器實際上是全球總的DNS解析器,說白了就是DNS的最上層伺服器。其作用就如同一個巨型的電話簿,把全球網站的IP地址和域名都記錄在內。

    而DNS伺服器是用來解析透過域名查詢到IP地址的,當查詢到IP地址,本地計算機會透過IP地址與網站建立全新的連線,所有資料將會走這個新的連線路線。簡單說來,使用者透過域名訪問之時,DNS伺服器先進行域名解析,然後跳轉到對應的網站。

    根伺服器建設是否複雜?

    這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全世界只有13臺根伺服器,1個為主根伺服器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伺服器,其中9個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在IPv4時代,受限於技術限制以及網路傳輸等問題,必須讓所有的根伺服器資料能包含在一個512位元組的UDP包中,所以根伺服器只能限制在13個。每個根伺服器還有相應的命名規範:單個字母命名。根伺服器從A~M的命名方式也因而而來。

    除了技術限制方面的原因,還有授權問題的約束。所有根伺服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網際網路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網際網路域名根伺服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科技的發展,未來平滑演進到新網路,在IPv6的部署上中國也能有自己的根伺服器。

    早在2016年,亞太地區的IPvV4地址池也已經完全耗盡,沒有新的IP地址可供分配了。IPv6的地址長度是IPv4的四倍,可支援更多的IP地址,因而推動IPv4協議向IPv6發展是極其有必要的。

    IPv6的流量不斷增長,但與IPv4相比,其總佔比依然有待進一步提升。可以說從IPv4升級到IPv6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未來IPv4和IPv6會長期共存也是必然。

    在與現有IPv4根伺服器體系架構充分相容基礎上,中國主導“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伺服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臺原有IPv4根加25臺IPv6根的新格局。目前中國而言,在IPv6根伺服器部署中就含有1臺主根伺服器和3臺輔根伺服器。

    三大基礎電信企業的超大型、大型資料和中小型IDC已全部完成IPv6的基礎設施改造、阿里這類網際網路巨頭紛紛率先推出了面向IPv6的推進計劃…當然了,要平滑演進到新網路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同時也要考慮業務應用場景、使用者規模、未來的網路發展等種種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文化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