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萃辰天心書院
-
2 # 樸易堂國學易學文化
中國古籍中關於文化起源的說法與祖先的功德聯絡密切。況且中國古代文化著作多是經世致用的,對此問題雖有所論及,但少有追根溯源。
《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叉”均指此義。但“文”的引申義中。我們又可以挖掘其他含義,比如:包括語言文字內的各種象徵符號,進而具體化為文物典籍、禮樂制度等。在《尚書·序》所載伏曦畫八卦,造書契,“由是文籍生焉”,《論語·子罕》所載孔子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都是其突出的體現。又如引申到倫理方面,表示彩畫、裝飾、人為修養等意思,在《尚書·舜典》疏曰“經緯天地曰文”,《論語·雍也》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再如,引申為美、善、德行之義,《禮記·樂記》“禮減兩進,以進為文”,鄭玄注“文猶美也,善也”,《尚書·大禹謨》所謂“文命敷於四海,祗承於帝”。
“化”,本義為改易、生成、造化,如《莊子·逍遙遊》:“化而為鳥,其名曰鵬”。《易·繫辭下》:“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黃帝內經·素問》:“化不可代,時不可違”。《禮記·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化”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同時“化”又引申為教行遷善之義。
“文”與“化”並用,較早見之於戰國末年儒生編輯的《易·賁卦·象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漢以後,“文”與“化”才是一個合詞,比如《說苑·指武》中“聖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後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文選·補之詩》中“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就是此意。
文化是由人創造的,其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也就是人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形成的總的經驗的總結和昇華。長期以來,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涵蓋面廣,又稱之為“大文化”。如梁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稱,“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即包括語言、哲學、科學、教育等,又包括道德、法律、信仰等、還包括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以及社會制度、風俗習慣等。廣義的“文化”將人類社會歷史生活的全部內容全部納入了“文化”範疇。
狹義的“文化”。狹義的“文化”除了人類歷史生活以外的部分,專指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稱之為“小文化”。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是狹義“文化”說說法。
但總的來講,中國文化的起源是與古代人們的群居生活,包括但不限於黃河長江流域的幾個比較古老的文化遺址,在其中保留的獨特的生活方式,古人改造利用自然的方式方法。
回覆列表
今天的《如是我說》,印安老師是這樣說的:“文化的魅力,是始於文,成於化。外化舉止,內化氣質;大而化之,融會貫通。東坡名句‘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文化魅力的最佳註腳。”
我接著說:“文乃象,化乃從象中抽離的能力。《易經》有云‘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現在的人們,一說誰誰誰是個文化人,常常指的是他是一個有知識或者有學歷、有學問的人,其實知識、學歷,甚至學問,都只是文化很小的一部分,並不能代表文化,更不能把有知識、有學歷的人當作文化人。
關於文化,我覺得《易經》中的這一段說得非常清楚明白:“剛柔交錯,天文也。”我們這個世界在混沌未開時是無相的,當陰陽二氣——也就是剛柔二氣交錯、運動、碰撞以後,便產生了不同的相,這種相已經把它稱作天文。而當這種相投影到我們心中,讓我們擁有了認識、歸類這些相的智慧,人類便有了文明。
所以《易經》說:“文明以止,人文也。”這個“止”字,也是非常妙的。人文是怎樣形成的呢?重點就在這個“止”字上。止於外,我們的行為便有了理;止於內,我們內在的氣質便有了涵養。當外有禮節,內具涵養,人類便有了文明。《易經》中說:“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這裡的“天文”主要指的是自然現象,我們對自然現象的瞭解,主要是讓我們懂得時空變化的規律;而這裡的“人文”也可以代表社會現象,我們對人世間的瞭解可以讓我們把握天下;而如果能夠將天文與人文融會貫通,便可以天人合一,這便是大而化之的聖人境界。
因此,一個真正的文化人,首先一定是一個知止的人。當這種知止的能力可以達到止於至善,當能夠止於至善了,便可以“從心所欲不逾距”了。如果我們只是陷入紛繁的現象界中,其實我們知道的再多、瞭解得再多,也只是有文而無化。
化,是一種能將紛繁複雜的自然現象合一的能力,不僅是合一的能力,是合一以後還能再將它投影出去的能力,這便是六祖所說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與“何其自效能生萬法”。本自清淨,便是知止,便是隨時能夠合一與迴歸;能生萬法,便是大而化之,融會貫通,掌握了投影源的能力。
這兩個能力,我們是本自具足的,但長久以來,我們迷失了。重新找回這種本自具足的能力,我們便真的有文化了。所以,做一個真正的文化人,才是我們今生最值得奮鬥的目標。加油吧,同修們,讓我們都成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