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穿靴子的賢哥

    “盲盒”營銷起源於明治末期的日本,當時日本百貨公司在新年期間都會銷售福袋,福袋中內容不會事先公開,但往往會放入高於福袋標價的商品,比如福袋售價1萬日元,福袋內的商品標籤價通常是1.1萬日元。  儘管福袋的價格通常並不高,但百貨公司福袋的生意卻好起來,久而久之就成為了新年期間的常規促銷手段。但福袋促銷的方式通常用來作為商品尾貨處理,使用者既能獲得趣味性體驗,商家也成功清理庫存。後來也開始有了一些透明福袋玩法,讓使用者能知道福袋裡的內容。  福袋的營銷思路延續到了1980年代的日本模型市場中,當時大量模型愛好者製作模型並將其商品化,於是出現了“扭蛋機”的線下機器。“扭蛋”與“福袋”大致相同,只是更集中在二次元、ACG等領域出現,銷售的商品也大多是動漫IP 手辦、玩具模型、飾品掛件等。扭蛋已經在日本風靡了近50年,近年來國內線下商場中也時常能看到“扭蛋機”,扭蛋使用者中還有“扭蛋毀一生、入坑窮三代”的說法。  90年代中國開始了一系列的“集卡式營銷”,可以看做是“盲盒”營銷在本土的早期應用,最為典型的代表案例就是小浣熊、小當家等乾脆面的水滸英雄卡,當時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卡片營銷,比如笑傲江湖人物卡、遊戲王周邊卡等等,但水滸英雄卡由於人物多、收集挑戰大、乾脆面單價低、面向學生兒童,成為幾乎整個90後的集體童年回憶,而卡片人物的一些攻擊力、防禦力等設定,已經可以作為桌遊道具來二次應用。  後來到了21世紀,“盲盒”的概念已經逐漸定型,在國內2012年左右就開始有少量“盲盒”討論,但直到2016年泡泡瑪特大力發展“盲盒”產品,才讓“盲盒”營銷逐漸風靡,並一舉激活了成人潮流玩具市場。泡泡瑪特不僅衝到天貓“模型玩具”品類第一,還在2018年底北京西單大悅城限量發售時造成了清晨6點2000多人排隊的盛況,堪比當年iPhone4釋出時的場景。  今天“盲盒”已經成熟應用在各種營銷場景,尤其受Z世代人群的喜愛。線上可以透過“拼手氣”購買的方式購買隨機商品,線下商超還有“盲盒機”的設定,逐漸成為“抓娃娃機”之後另一個線下流量入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球十大知名摩天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