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zzpo18

    可以試試下面這幾種:1、親情接納法要想從切入口著手進行訓練,雙方的互相接納是前提。要讓自閉症兒童在內心裡接納老師、信任老師,只有這樣才會在以後的訓練中順利聽從指令,接受訓練。當然,在這裡,也包括老師對被試的瞭解與真心接納,只有這樣,才會在訓練中做到用心觀察,用心體會,用心溝通,用心訓練。2、遊戲法設計輕鬆的遊戲,讓自閉症兒童在愉悅的、輕鬆的心態下接受老師有目的性的語言交往訓練。訓練中去除死板的教學方式,而是訓練者把握時機地進行引導,完成順理成章式的訓練,這種方法既利於孩子對這句話所對應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後的生活中使用不當,又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輕鬆地接受訓練,遊戲法除了給語言交往創造寬鬆環境和有利時機,同時,對自閉症兒童健康心態的培養也有促進作用。3、同伴帶動法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刻意為自閉症兒童選擇善良、活潑有帶動性的夥伴,讓夥伴去帶動他走出自我封閉式的天地,逐步走出去,融入集體之中。正常人擇友多以同齡人為主,自閉症兒童也不例外,而且是非常需要,因為他們自身的病症決定著還不能主動與正常小朋友交往,他們的生活只侷限於家長和老師之間,這就更需要在學校的時間裡讓他們也有自己的同伴,當然,如果家長在生活中也注重幫他們找同伴就更好了。4、情境法創造所需情境進行訓練,這就需要父母刻意安排了。如在排座位時,讓他坐在裡側,出來時就勢必需要對外側的同學說:“請讓我出去”。這裡,我舉個非常深刻的例子,學生姚堯的情感性語言表達沒有,為了激發他這方面的能力,我把姚堯帶回自己家,告知其家長堅持每晚打電話。第一天接電話時沒什麼,第二天也沒什麼特別,到第三天晚上接電話時,他突然主動發出一串情感表達語:“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還想奶奶,你們來接我回家吧!”聽到這串話,訓練者哭了,電話另一頭的爸爸、媽媽也哭了。訓練中很多事實證明,給自閉症兒童創造情境,對激發他們的表達有非常有效的促進作用。5、音樂陶冶法音樂對淘治自閉症兒童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他們會拍手說兒歌、會對著鏡子跳舞、張開笑臉欣賞自己。在音樂陶冶下,他們的情緒也會穩定下來,性情慢慢開朗起來,從而間接地為進行語言交往奠定基礎。6、運動訓練法一個正常人如果身體柔弱,渾身無力,會表現出無力講話,即使講了也是聲音低小。自閉症兒童要想進行語言交往訓練,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是不可少的。特別是那些安靜型的,懶惰型的自閉症就更是需要了。運動中增加肺活量,促進發育器官的成長,這是語言交往所需要的身體物質基礎。7、環境陶冶法要有一個愉快而且安定的環境,這個環境應該是接納的、尊重的、關係良好的,並且應該減少限制與體罰,避免緊張與焦慮的產生。不隨意做未預告的改變,包括每日的流程、教師、教室的佈置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