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王楊秀清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 ,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
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最重要的領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2、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族屬未定(有漢、壯、瑤、客家四種說法)。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被洪秀全封為西王。
1852年,太平軍陷桂林,克興安,攻全州,北進湖南,蕭朝貴統帥前軍進入湖南後,“所攻必克”,節節勝利,連克道州、桂陽、安仁、攸縣、醴陵、江華、郴州、永明、永興、茶陵,直抵長沙城下。
8月,蕭朝貴率部誘敵作戰,強攻湖南長沙,連破清軍營盤多座;乘勝挺進七、八里,殺死總兵福誠以下清將數十人,清兵2000餘人,繳獲彈藥4000餘擔,擊潰清軍在長沙城外的防線。
蕭朝貴指揮天兵猛攻南門,彈片橫飛,火光沖天。12月,蕭朝貴親臨前線,在南門外妙高峰執旗督戰,指揮炮兵轟擊,不幸被敵軍炮彈擊中胸部,回營後傷勢太重,雖經多方醫救,仍未能治癒,逝世,年僅32歲。
3、南王馮雲山
馮雲山(約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
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為業。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
1852年6月太平軍路經蓑衣渡時,馮被埋伏於此的清軍江忠源部炮火命中,傷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歲。
4、北王韋昌輝
韋昌輝(1823年-1856年),壯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祖籍廣東南海縣。
明末清初,其先祖遷廣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會,不久成為中堅,與洪秀全、馮雲山結為兄弟,稱天父第五子。
金田起義後任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官封北王,稱六千歲,地位次於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
1856年,八九月間江南大營被打垮之後,楊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
韋昌輝接令後立即率兵迴天京,包圍東王府,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製造大屠殺,實行恐怖統治,並殺死楊秀清全家老小,石達開逃往安慶。
韋昌輝的屠殺和暴虐統治激起了天京將士的憤怒,石達開也要求洪秀全懲辦韋昌輝,洪秀全遂於11月初處死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
5、翼王石達開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武學家,詩人,書法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1851年12月,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石達開晉封“翼王五千歲”。
天京事變以後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對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為王,處處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率部出走,1863年5月陷入清軍包圍,全部被剿滅。
1、東王楊秀清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 ,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紫荊山平隘新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耕山燒炭為業。
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最重要的領袖之一。
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1856年9月,楊秀清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害,家人僚屬幾無倖免。
2、西王蕭朝貴
蕭朝貴(約1820—1852),族屬未定(有漢、壯、瑤、客家四種說法)。生於清嘉慶末年,廣西武宣羅淥垌人。金田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被洪秀全封為西王。
1852年,太平軍陷桂林,克興安,攻全州,北進湖南,蕭朝貴統帥前軍進入湖南後,“所攻必克”,節節勝利,連克道州、桂陽、安仁、攸縣、醴陵、江華、郴州、永明、永興、茶陵,直抵長沙城下。
8月,蕭朝貴率部誘敵作戰,強攻湖南長沙,連破清軍營盤多座;乘勝挺進七、八里,殺死總兵福誠以下清將數十人,清兵2000餘人,繳獲彈藥4000餘擔,擊潰清軍在長沙城外的防線。
蕭朝貴指揮天兵猛攻南門,彈片橫飛,火光沖天。12月,蕭朝貴親臨前線,在南門外妙高峰執旗督戰,指揮炮兵轟擊,不幸被敵軍炮彈擊中胸部,回營後傷勢太重,雖經多方醫救,仍未能治癒,逝世,年僅32歲。
3、南王馮雲山
馮雲山(約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
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為業。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
1852年6月太平軍路經蓑衣渡時,馮被埋伏於此的清軍江忠源部炮火命中,傷重身亡。官封南王,七千歲。
4、北王韋昌輝
韋昌輝(1823年-1856年),壯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國前期領導人之一,祖籍廣東南海縣。
明末清初,其先祖遷廣西,定居桂平金田村。他家資富有,少曾讀書,知文義,有才華,遇事能見機應變。
道光二十八年(1848)入拜上帝會,不久成為中堅,與洪秀全、馮雲山結為兄弟,稱天父第五子。
金田起義後任後護又副軍師,領右軍主將,官封北王,稱六千歲,地位次於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
1856年,八九月間江南大營被打垮之後,楊秀清更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洪秀全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回部對付楊秀清。
韋昌輝接令後立即率兵迴天京,包圍東王府,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製造大屠殺,實行恐怖統治,並殺死楊秀清全家老小,石達開逃往安慶。
韋昌輝的屠殺和暴虐統治激起了天京將士的憤怒,石達開也要求洪秀全懲辦韋昌輝,洪秀全遂於11月初處死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
5、翼王石達開
石達開(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亞達,綽號石敢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廣東省和平縣。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主要將領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武學家,詩人,書法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1851年12月,太平天國在永安建制,石達開晉封“翼王五千歲”。
天京事變以後石達開回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對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為王,處處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率部出走,1863年5月陷入清軍包圍,全部被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