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一個對班集體有歸屬感的幼兒,往往能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能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體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會為自己能為班集體做出貢獻、能為他人提供幫助而感到自信和自豪,因而他在幼兒園裡能充滿熱情地學習和生活;反之,如果一個幼兒對班集體沒有歸屬感,那麼,他就無法從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以及與同伴的交往中得到樂趣。為了滿足幼兒的歸屬需要,使其對班集體形成歸屬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塑造一種相互接納的意識

    首先,教師要無條件地接納每個幼兒,特別是那些看起來不漂亮、愛調皮搗蛋的幼兒。教師的接納,不僅會溫暖每個幼兒的心靈,而且會給幼兒在接納別人方面以良好的示範。

    其次,要告訴幼兒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之處,要尊重和接納他人的特點。幼兒一旦有了接納意識也就有了平等的意識,也就能夠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他人。所以,在幼兒面前,教師應多強調每個幼兒的特點,而不是強調他們身上的優點或缺點,更不要進行所謂優劣的評比,以便他們能夠以更加寬容的態度接納別人和被同伴接納。

    二、 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歸屬感

    教師要讓幼兒感覺到自己在班集體中是被需要的,自己能為大家做貢獻,是班集體建設的主人,而不是旁觀者或看客。因此,無論是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節目表演活動中,還是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中,教師都應該讓每個幼兒以不同形式參與。

    另外,教師還應該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為班集體或同伴提供服務。如輪流當值日生、值日班長,輪流當小組長,輪流給小夥伴發玩具、餐具、圖書,輪流給小朋友講有趣的故事,輪流當領操員,等等。當然,在輪換工作前,教師還要對即將“上崗”的幼兒進行適當的培訓,讓其掌握操作要領,使其從為大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獲得樂趣和信心。

    三、 透過細節培養幼兒的歸屬感

    “於細微處見精神”。實踐表明,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細節,更能體現教師對幼兒的關愛之情,也更有利於滿足幼兒的歸屬需要。

    每天早晨熱情地接待幼兒。教師每天早晨迎接幼兒的時候,情緒要飽滿,態度要熱情,營造積極愉快的情緒氛圍。對不同年齡的幼兒,教師可以採取不同的接待方法:小班幼兒年齡小,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早晨來園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有焦慮情緒,教師可以抱抱他們,或者叫他們的乳名,這樣很快就能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中班幼兒對幼兒園環境和一日生活常規比較熟悉了,對父母的依戀也逐漸減少,接待他們時,可以親切地和他們拉拉手,對他們說一些激勵或讚美的話,這樣,幼兒的快樂情緒馬上就會被調動起來;大班幼兒已經習慣上幼兒園,也基本擺脫了對父母的依戀,教師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接待他們來園,師生間相互問好後,可以擊掌或拍拍肩。

    提供特殊的幫助。每個班級都會有那麼幾個幼兒,他們或因為個性原因,或因為環境適應不良,無法對班集體產生一種歸屬感。對於這些幼兒,教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援,幫助他們儘快融入到班集體生活之中。比如,教師要為那些被動寡言、內向靦腆的幼兒提供發揮作用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是可以為班集體做出貢獻的;要多給剛“插班”來的幼兒以關心和愛護,引導班裡其他小朋友主動和他一起遊戲,一起活動;對於那些調皮搗蛋想引起教師關注的幼兒,教師要以合適方式及時轉移、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

    除了平時要多關心這些幼兒外,教師還要學會抓住契機培養他們的班集體歸屬感。比如,當他們生病不能來園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小朋友透過各種形式(如打電話、送小禮物)表達對他們的關心和慰問。這樣,他們更能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

    四、家園配合培養幼兒的歸屬感

    培養孩子的歸屬感,還要在家長會或其他場合引導家長髮揮好他們的作用。

    首先,要求家長經常向孩子轉達教師和班裡其他小朋友對他的喜歡和關心。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老師如何關心他,小朋友如何喜歡他等。培養幼兒的歸屬感,尤其是在孩子因故(如生病住院、放假)不能上幼兒園時,家長更要設法讓孩子瞭解到老師和同伴對他的思念,從而讓他時刻體會到集體的溫暖,進而對班集體產生歸屬感。

    其次,家長要注意喚起孩子在園的積極體驗。每天孩子回家後,家長可以問問他:今天幼兒園裡有什麼快樂的事發生?你和哪個小朋友玩了什麼有趣的遊戲?你和老師說了些什麼?老師給了你什麼幫助?……家長經常這樣問,既有利於讓孩子感覺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又有利於引導孩子逐漸學會發現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對他的“好”,進而更加嚮往幼兒園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文怎樣珍惜時間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