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87674608288

    ISO≠感光度,ISO只是感光度的標準之一。那感光度是什麼?

    感知亮度的靈敏度。

    衡量感光度,並不是調至ISO 102400,而是看,在該檔次感光度並且是弱光環境下,相機是否成像。

    舉個例子,有些相機感光度可以調得非常高,但是在弱光環境下,曝光引數正常,卻不獲得得明亮的、亮部暗部細節良好的畫面,實際上就是感光效能在該ISO已經沒有靈敏度了,已經幾乎不成像了。

    這時候,就要降低感光度的ISO數值,增大光圈,延長曝光時間,才能過得亮部、暗部層次都比較豐富的照片。

    通常,將相機最高感光度的ISO數值至少降低兩檔,才會得到相對可用的靈敏度。比如最高感光度是ISO 51200,降低一檔是25600,降低兩檔是12800。這時候雖然有噪點,但是信噪比是比較高的,能夠清晰的從噪音中分辨主體。

    感光度還可以有一種妙用。眾所周知,感光度越高、RAW的噪點就越多、JPEG的塗抹就越嚴重。

    膠片時代,把ISO 100的膠片,當做ISO 400用,叫做增感。把ISO 400當做100用,叫做減感。增感和減感除了因為沒帶適合感光度的膠片而迫不得已的情況以外,攝影家還發現了會影響照片的反差或者說顆粒細膩程度。

    原本ISO 400,正常曝光,得到的畫面是正常反差的。原本ISO 100,按400用,此時實際欠曝2檔,透過膠片後期迫衝顯影,會得到曝光和ISO 400膠片相同,但反差大很多的照片,膠片顆粒變得很粗糙。反之,減感會得到更為細膩、低反差的照片,膠片顆粒變得更為細膩。

    但由於增感和減感分別等同於欠曝和過曝,一定會損失一些寬容度。所以也不能過分欠曝和過曝。

    數碼相機,關閉JPEG降噪,或者使用RAW歸零,也可以實現膠片增感和減感的效果,尤其對於寬容度很大的相機,欠曝再調回來,照片的效果特別贊,特別抓人。

    這就是我對於感光度的理解,肯定不嚴謹不學術,但或許對您有一定實用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雪賦原文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