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Cnimonanthuspraecox,別名:香梅、蠟梅,觀賞特性:落葉灌木、株高可達5米,叢生,根頸部很發達,呈塊狀,江南稱作"蠟盤"。小枝呈四稜形,老枝近圓柱形,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葉表面綠色而粗糙,葉背面灰色而光滑。花單生於枝條兩側,黃色,稍有光澤,芳香。花期12~2月,果熟期6月。成熟時花托發育萌果狀,上部收縮,內含瘦果(俗稱無籽)數粒,茶褐色。生長習性:適應性強,喜溼潤和Sunny充足的環境。較耐寒,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15度就能安全過冬,耐旱和耐半陰,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怕風、忌水溼,發枝力強,耐修剪。喜疏鬆、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生長適溫10~15℃。冬季耐~15℃低溫,但花期遇-10℃以下低溫,開放的花朵就會受凍害。發枝力強,耐修剪。繁殖與栽培:繁殖:播種:6月採種,隨採隨播最好。播前浸種催芽24小時,保證苗齊發芽早。10天發芽,當年生苗高10~20cm,一般實生苗3~4年始開花。分株:落葉後至萌芽前進行,在母株根部剪取有根小苗,另行栽植。秋季施1次薄肥,培養2年可開花。壓條:春季根部環剝後堆土壓條,也可在梅雨季節(6月下旬到7月中旬)高空壓條。嫁接:用紅心臘梅實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採用切接、靠接或芽接,採用最多的是切接。切接以3月葉芽萌動至麥粒大小葉,時進行;靠接在春、夏季之交5~6月最好;芽接在7~8月進行。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左右,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行,若誤了時機,等到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磬口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一個月前就選定一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頂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約7~8cm,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質部為準。砧木樁從離地面5~6cm處剪,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cm,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準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紮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溼潤。一個月後,鬆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曬而死亡。再過一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Sunny。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cm左右。臘梅也有人用分株法繁殖。若只需繁殖少量幾株,適合採用此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2~3月間葉芽尚未萌動時行。分株時,先把母株根部靠子株一邊的土挖開,用消毒過的利刀從根部將子株與母體根鬚切離,另成新株。然後栽植,栽後注意遮蔭,保持土壤溼潤,待到伏天過後,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當年即可長得枝葉旺盛,2~3年後開花。用此法繁殖,簡便易行,成活率高,育苗時間短,見花快。栽培管理:秋冬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移栽植株,栽植時裸根即可。蠟梅忌水溼。種植地需選擇乾燥,向陽避風場所,切忌水溼,忌粘土和鹽鹼土。冬季因風影響開花,故應種在避風處,或加檔風設施臘梅有兩種樹冠形狀,即實生苗的叢幹型及嫁接苗的單幹型。每年秋、冬季對樹冠進行修剪,去掉徒長枝、細弱枝,保證植株通風透光。花後施肥1次,冬季翻土1次。修剪:臘梅是花色香俱全備受人們歡迎的冬季名貴觀賞花木,要使臘梅樹形優美,姿態古雅,朵大花多,芳香四溢,就必須注重修剪整形,茲就實際體驗所得,分述如下:臘梅發枝力強,耐修剪,可重剪,易造型,其根頸處易生旺盛的櫱枝,有的當年就可長得超出樹冠,除1米以上徒長枝外,當年生枝是大多可以形成花芽的,50cm以下的枝條著花較多,尤其5~15cm的短枝上花最多。一般在花謝後,應及時修剪,將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等除去,並將一年生枝條除留基部2~3對芽以外,所有上部枝條全部剪截,促使萌發分枝,以後新枝每長出2~3對葉片之後,就要進行摘心,以便促發短壯花枝,並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6月間進行,7月份以後停止,如不適時修剪,則易抽生很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使花芽分化不良,影響開花。培養臘梅成型的修剪整形,根據觀賞要求和栽培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地栽臘梅萌發力很強,如任其自然,則枝條雜亂叢生,嚴重影響觀賞及開花放香,故一般採用獨幹培育方法,在定植一年後選留一強壯枝,在離根部50cm處,挖坑施基肥並培好土,其餘枝條全部剪除,年內即可高達1~2米,應繼續注意修剪整形,隨時剪除根際萌生的枝條,經3~4年可育成高達4~5米的大樹,以後對主幹上的新生枝注意留4~5節進行摘心,使分株繁茂,滿樹開花,地栽叢生型臘梅,可選3個較強壯垂直的枝條作為主幹,隨時修剪根際萌櫱及其它枝條,並適時摘心,使樹繁花茂,在樹冠形成後,夏季,對主枝延長枝的強枝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冬季將三個主枝去1/3,促使萌發新芽。盆栽臘梅由於臘梅生長力強,根際萌生分枝多的特性,盆栽植株,幾經修剪,即能形成古怪樹形,故大多育成樁頭盆景;上盆之前,應選留中央粗壯的主枝一根,並將其它枝條從基部剪掉,向上留三根分均勻的側枝;並對主枝進行截頂,使花枝從這三根側枝上生長,以後每年除在花謝後及時短截花枝外,還應隨時疏剪過密的側枝和全部根櫱,修剪主枝上的側枝,每次應自下而上逐漸縮短,使其互相陪襯,錯落有致;老根疙瘩上多堆壅泥土,並保持溼潤,使其成活,以後逐年換盆剔土亮根,漸漸形成蒼勁古老的樹形,並透過造型藝術上的處理,可捏成各種形狀,如屏扇型、獨身式、多身式等,還可培養成疙瘩梅,如老根是狗蠅臘梅,可用嫁接法,換上優良品種。園林用途:蠟梅是頗具中國園林特色的冬季典型花木。一般以自然式的孤植、對植、列植、林植及花池、花臺等方式,配置於園林中。臘梅花開於寒月早春,花黃如臘,清香四溢,為冬季觀賞佳品,配植於窗前,牆隅均適宜,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亦具特色,中國傳統上喜歡配植藍天竹,可謂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
學名:Cnimonanthuspraecox,別名:香梅、蠟梅,觀賞特性:落葉灌木、株高可達5米,叢生,根頸部很發達,呈塊狀,江南稱作"蠟盤"。小枝呈四稜形,老枝近圓柱形,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葉表面綠色而粗糙,葉背面灰色而光滑。花單生於枝條兩側,黃色,稍有光澤,芳香。花期12~2月,果熟期6月。成熟時花托發育萌果狀,上部收縮,內含瘦果(俗稱無籽)數粒,茶褐色。生長習性:適應性強,喜溼潤和Sunny充足的環境。較耐寒,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15度就能安全過冬,耐旱和耐半陰,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怕風、忌水溼,發枝力強,耐修剪。喜疏鬆、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生長適溫10~15℃。冬季耐~15℃低溫,但花期遇-10℃以下低溫,開放的花朵就會受凍害。發枝力強,耐修剪。繁殖與栽培:繁殖:播種:6月採種,隨採隨播最好。播前浸種催芽24小時,保證苗齊發芽早。10天發芽,當年生苗高10~20cm,一般實生苗3~4年始開花。分株:落葉後至萌芽前進行,在母株根部剪取有根小苗,另行栽植。秋季施1次薄肥,培養2年可開花。壓條:春季根部環剝後堆土壓條,也可在梅雨季節(6月下旬到7月中旬)高空壓條。嫁接:用紅心臘梅實生苗或分株苗作砧木,採用切接、靠接或芽接,採用最多的是切接。切接以3月葉芽萌動至麥粒大小葉,時進行;靠接在春、夏季之交5~6月最好;芽接在7~8月進行。切接的時間約在3月中旬左右,最好在臘梅葉芽剛萌發至米粒大小時行,若誤了時機,等到葉芽發得過大或已發出葉後,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臘梅的實生苗為砧木,以素心或磬口臘梅等珍貴品種為接穗。接穗宜在一個月前就選定一年生粗壯而較長的枝條,將其頂梢截去,這樣可使養分集中到枝條中段的芽上。接穗長約7~8cm,留取1~2對芽。削接穗時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質部為準。砧木樁從離地面5~6cm處剪,從砧木直徑的1/3處向下切,劈開4~5cm,把臘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對準形成層,接好後用軟麻皮綁紮牢,然後用疏鬆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頂部蓋沒。此後要保持土壤溼潤。一個月後,鬆開封土,檢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則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長。接著將鬆土蓋在上面,以免剛接活的嫩芽受到風吹日曬而死亡。再過一個月後逐漸去土,讓芽苗逐漸接受Sunny。用此法繁殖的臘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長至50cm左右。臘梅也有人用分株法繁殖。若只需繁殖少量幾株,適合採用此法。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2~3月間葉芽尚未萌動時行。分株時,先把母株根部靠子株一邊的土挖開,用消毒過的利刀從根部將子株與母體根鬚切離,另成新株。然後栽植,栽後注意遮蔭,保持土壤溼潤,待到伏天過後,每隔半月施一次液肥,當年即可長得枝葉旺盛,2~3年後開花。用此法繁殖,簡便易行,成活率高,育苗時間短,見花快。栽培管理:秋冬落葉後至春季萌芽前移栽植株,栽植時裸根即可。蠟梅忌水溼。種植地需選擇乾燥,向陽避風場所,切忌水溼,忌粘土和鹽鹼土。冬季因風影響開花,故應種在避風處,或加檔風設施臘梅有兩種樹冠形狀,即實生苗的叢幹型及嫁接苗的單幹型。每年秋、冬季對樹冠進行修剪,去掉徒長枝、細弱枝,保證植株通風透光。花後施肥1次,冬季翻土1次。修剪:臘梅是花色香俱全備受人們歡迎的冬季名貴觀賞花木,要使臘梅樹形優美,姿態古雅,朵大花多,芳香四溢,就必須注重修剪整形,茲就實際體驗所得,分述如下:臘梅發枝力強,耐修剪,可重剪,易造型,其根頸處易生旺盛的櫱枝,有的當年就可長得超出樹冠,除1米以上徒長枝外,當年生枝是大多可以形成花芽的,50cm以下的枝條著花較多,尤其5~15cm的短枝上花最多。一般在花謝後,應及時修剪,將枯枝、過密枝、交叉枝、病蟲枝等除去,並將一年生枝條除留基部2~3對芽以外,所有上部枝條全部剪截,促使萌發分枝,以後新枝每長出2~3對葉片之後,就要進行摘心,以便促發短壯花枝,並使株形勻稱優美;修剪多在3~6月間進行,7月份以後停止,如不適時修剪,則易抽生很多徒長枝;消耗養分;使花芽分化不良,影響開花。培養臘梅成型的修剪整形,根據觀賞要求和栽培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地栽臘梅萌發力很強,如任其自然,則枝條雜亂叢生,嚴重影響觀賞及開花放香,故一般採用獨幹培育方法,在定植一年後選留一強壯枝,在離根部50cm處,挖坑施基肥並培好土,其餘枝條全部剪除,年內即可高達1~2米,應繼續注意修剪整形,隨時剪除根際萌生的枝條,經3~4年可育成高達4~5米的大樹,以後對主幹上的新生枝注意留4~5節進行摘心,使分株繁茂,滿樹開花,地栽叢生型臘梅,可選3個較強壯垂直的枝條作為主幹,隨時修剪根際萌櫱及其它枝條,並適時摘心,使樹繁花茂,在樹冠形成後,夏季,對主枝延長枝的強枝摘心或剪梢,減弱其長勢,冬季將三個主枝去1/3,促使萌發新芽。盆栽臘梅由於臘梅生長力強,根際萌生分枝多的特性,盆栽植株,幾經修剪,即能形成古怪樹形,故大多育成樁頭盆景;上盆之前,應選留中央粗壯的主枝一根,並將其它枝條從基部剪掉,向上留三根分均勻的側枝;並對主枝進行截頂,使花枝從這三根側枝上生長,以後每年除在花謝後及時短截花枝外,還應隨時疏剪過密的側枝和全部根櫱,修剪主枝上的側枝,每次應自下而上逐漸縮短,使其互相陪襯,錯落有致;老根疙瘩上多堆壅泥土,並保持溼潤,使其成活,以後逐年換盆剔土亮根,漸漸形成蒼勁古老的樹形,並透過造型藝術上的處理,可捏成各種形狀,如屏扇型、獨身式、多身式等,還可培養成疙瘩梅,如老根是狗蠅臘梅,可用嫁接法,換上優良品種。園林用途:蠟梅是頗具中國園林特色的冬季典型花木。一般以自然式的孤植、對植、列植、林植及花池、花臺等方式,配置於園林中。臘梅花開於寒月早春,花黃如臘,清香四溢,為冬季觀賞佳品,配植於窗前,牆隅均適宜,作為盆花樁景和瓶花亦具特色,中國傳統上喜歡配植藍天竹,可謂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