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內密探陸陸發

    本來就是一套獨立完整的思想,為什麼非要拆開某一項來標榜?

    請問,九九乘法表裡面,哪一條最準確?

  • 2 # 掛在明堂射古今

    看有朋友回答這個問題把,把清華大學從《易經》乾、坤兩卦中摘出來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用上了。

    其實,我覺得《易經》裡還有很多這樣的影響,比如“交易”這個詞也是出自《易經·繫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從今天還能看到的集市看,這不就是《易經》思想的影響嗎。

    還有二進位制,我在很多回答中都引用了萊布尼茨的文章《二進位制計算的闡述》,從文章看,萊布尼茨說古代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也也大大地超過了近代人。”

    《中國科學思想史》說“由此而論,八卦、六十四卦所包含的二進位制數字系統,雖非萊布尼茨二進位制數學體系之源,但他對萊布尼茨堅定二進位制數學有益於人類計算,對發展二進位制數學體系使之完善,確實起到了作用。”

    也有學者著《童子問易》,透過去萊布尼茨家鄉圖書館翻閱萊布尼茨的手稿,透過分析來證明萊布尼茨的二進位制受到了《易經》的影響。

    今天把二十多年前買的《易學與科技》找了出來,第四章《易學與近代科學》中《邵雍先天圖與二進位制數表》用現代數學對邵雍先天圖進行闡釋。還對六十四卦與遺傳密碼的關係進行了闡釋“生物遺傳碼與六十四卦的巧合也是易學與近代科學相通的一種表現。最早注意到生物遺傳碼與六十四卦對應關係的是德國學者申伯格(M.Schonberger)。1973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生命的秘密鑰匙:宇宙公式易經和遺傳密碼》的小冊子,首次闡明瞭64個生物遺傳密碼‘詞’與《易經》手續卦之間的對應。”

    從文字也可以看出《易經》對這個德國學者的影響,《易經》是宇宙公式。

    有學者還考證《連山》、《歸藏》、《周易》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歷法。

    還有學者探討易經與漢字的關係,並說“漢字是易學思維的產物”。

    所以,《易經》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影響,要論影響最大的,就是我們今天還在用的歷法和文字了。間接影響最大的就是二進位制。自以為,以後透過研究發現,還會有很多影響,就象六十四卦與DNA的關係。

  • 3 # 待曉兒

    《易經·象辭》中,孔子註解“乾”、“坤”兩卦,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表述的是我們民族的兩種立身精神。

    《易經》不是創教立說,而是闡述道理。這些道理並不是某一個人發明的,而是由一些列學者觀察自然體察社會,總結出的規律。在這種文化裡,一直有“乾父坤母”一說,認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是發源於這兩卦講述的道理的。

    “乾”卦的自強不息,包含著兩重含義。

    自強,講的是我們民族立身的方法。

    不靠外物,不靠他人,我們要靠自己的強大來讓我們平等地屹立在世界上。所以,我們在國家強大的時候會有底氣去說出“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所以,我們會在國力衰微的時候,同樣發出警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與國力強盛無關,而是內蘊在我們民族精神中的底氣與決心。

    不息,講的是我們民族前行的決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對外的戰爭從結果來看,從未輸過。剛剛經歷內戰紛繁的春秋戰國,秦始皇能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剛剛經歷南北朝的對峙與隋的動盪,唐朝往往能拒敵於國門之外,成就千古盛世;元朝馬蹄所到之處,半個歐洲踏破;明朝鄭和宣威之行,世界萬國來朝。不論是漢族統治的國家,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正統,中華民族歷史上都是最強大的存在,沒有人可以阻擋我們的腳步。

    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人也許還記得這麼一個情節,日本侵華之前來中國進行過社會的調研,他們發現中國土地上官民離心,軍閥混戰,土匪橫行,民不聊生。明治時代定下的開墾萬頃碧波以振皇基的國策正當時,所以他們認為滅亡中國三個月足矣。然而,當這些懷著“夢想”的日本人進入中國之後發現,官民和解了,軍閥也不混戰了,百姓團結起來,連土匪都開始抗日了……“夢想”變成了“幻想”,他們眼中的中國變成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這就是“不息”的精神,不論是盛世還是衰微,它帶給我們民族的力量每到關鍵時刻都會迸發出來。

    “坤”卦的厚德載物,同樣包含兩重道理。

    厚德,講的是我們民族自身的追求。

    我們不管外界如何變化,弱肉強食也好,互助友愛也罷,中華民族從不放棄對自己德行的修養。這是一種血脈裡的高貴,真正的貴族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裕,還必須有與之相匹配的德行。所以孔子更提倡的是“富而好禮”。“修齊治平”的第一步就是“修身”,“掃天下”要從“掃一屋”開始。

    載物,講的是我們民族交往的態度。

    儲殷教授演講裡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他說在華人心理,不看貧賤,不看膚色,不看國別,只要你認同我的價值觀念,只要你認同“天下大同”的理念,那麼我們就是朋友。

    載物精神就是包容的精神,中華的文化包容了太多的外來文明,服飾的多次改革、佛教禪宗的建立等等,只要是於我有利的文化,我們一貫採取包容的態度。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四大宗教有三個是外來文化,我們同樣一視同仁地把它包容在中華文化之內。

    “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是我們民族立身的根本,是我們民族處世的態度,是我們民族前行的決心。這兩種精神決定了我們面對紛繁的世界形勢,向外宣稱:我們不僅有包容坦誠,還有金剛怒目。

    最後用一句最近“國際銳評”做總結:經歷了五千多年風風雨雨的中華民族,什麼樣的陣勢沒見過?!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程序中,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沒什麼大不了,中國必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化危為機,鬥出一片新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20國青輸給波蘭女排,你想說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