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新發現
-
2 # 育鄰人
2018年11月,來北京,很有幸去到了“全腦教育年會現場”。會場裡有10多個展示才藝【一心多用、快速記憶等等】的孩子們,但他們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他們彼此看不上】。會期5天,後面4天我就把他們其中的6個組織到一起開心的玩了一回【他們有些是父母帶來的,但父母忙著學習】。教育引導孩子需要了解孩子,向孩子一樣思考,不是學習一堆名師的帶孩子經驗【那些經驗基本對您無用】......
前不久,全國各地的小學統一在9月1日開學,大量80後的父母在朋友圈裡表達了喜悅之情,一方面,自己的孩子進入到新的人生階段,值得慶祝和驕傲,另一方面,把孩子們扔到學校裡,父母也能有一些小型的“二人世界”,畢竟,這年頭養個孩子非常不容易,不僅要毫無抵抗地把時間、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還要把紅彤彤的錢,砸向少兒教育機構。相關資料統計,現在要養大一個孩子,就是那種非常普通地長到18歲,所需要的花費大概是200萬元,包括日常的衣食住行,還有常年的教育培訓。大概正是看中了中國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琳琅滿目的培訓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各路資本蜂擁而至,有一種癲狂在裡面,而少兒教育不可避免地成為投資新風口,因市場潛力巨大,簡直就是颶風口。
現如今,房貸、醫療、教育是壓在中國老百姓頭上的新三座大山,尤其是少兒教育,更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領域,房價雖然高,但起碼有標價,醫療費用也有盡頭,畢竟,生命有盡頭,但是少兒教育的炒作空間則是無限的,雖然現在比不上前兩座大山,但只要稍微一加熱,就會後來者居上,況且,這個領域的消費者,特指中國80父母,都是一群瘋子,不僅缺乏理性的判斷,還痴迷於望子成龍,只要孩子不小心計算出2+1=3來,父母就會認為,孩子有可能是一個小牛頓或者小法拉第,這年頭,瘋子的錢總是很好賺的。
程式設計、英語、舞蹈 … 少兒教育什麼成為新風口?
大概是補償心理在作祟吧,80後的童年是相對單純的,真得沒有太多的課外輔導班,這一代人打發時間的辦法也相對粗糙,窮人家的孩子就玩捉迷藏、跳皮筋以及丟沙包什麼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則會買一臺小霸王學習機,把超級瑪麗、魂鬥羅、忍者神龜打通關,彼時的父母雖然也望子成龍,但因資訊不發達,也不知道應該送孩子去哪裡學習,更沒有“不要 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宣傳。時過境遷,資訊科技日益發達,商機無處不在,父母在接受到一些資訊之後,開始朦朦朧朧地給孩子規劃未來,也願意為此一擲千金。
現在,最熱門的行業無疑是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相關領域,雖然尚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但80後父母堅信自己的孩子應該投身該領域,不僅有希望創造巨大的財富,更能獲得非常高的社會地位。在如此背景下,少兒程式設計教育迅速躥紅,這門課程並非高等教育中的課程,會教學生寫程式碼,編輯App等等,這需要大量的知識積累以及腦容量,普通孩子根本無法勝任。於是,聰明的商家舉起“少兒程式設計”的大旗,然後,和孩子們玩遊戲,透過遊戲、視覺化圖形啟蒙,重點培養少兒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題能力,而非編寫程式碼的能力。相信廣大的父母之所以對少兒程式設計教育趨之若鶩,除了看好未來的就業前景之外,更重要的是政策持續傾斜,一些地區如浙江、重慶等省市,對於中小學程式設計教育非常重視,重慶要求小學生程式設計教育課時每月不低於36個學時,而浙江更狠,準備把“程式設計”作為高考科目之一,或許,這才是父母們真正在乎“程式設計”的最核心原因。
此外,隨著中國國際化的發展,英語越來越成為一項職場最基本的技能,現在的80後大都從初中開始學習英文,而且學習的都是聾啞英文,既聽不懂,又說不出來,學校裡學習英語也只會反覆琢磨無聊的語法。從現在的趨勢看,跨國公司會日益普遍,能說英文的人比比皆是,這不再是一種優勢,而不會說英文的人,將會等同於“文盲”,會丟掉大量向上流動的機會。有鑑於此,80後父母都會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送進英文補習班,而且聽說兒童學習英語比家長更加容易,更快,於是更加心安理得地支付高額學費。正是看到如此風口,類似51 talk、英孚英語等機構,聚集起全世界各地的英文學者,如菲律賓妹、南非大姐、德國姑姑、義大利小姨在網上授課,課時費也是節節攀升。
還有一些課程,如舞蹈、跆拳道、游泳、鋼琴等培訓班,也是非常地火爆,就拿舞蹈來說吧,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活得跟公主一樣,舞蹈不僅可以用來鍛鍊身體,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社交,總之,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父母們投資也永無止境。
百年樹人,少兒教育不應該以“錢”為中心
毫無疑問,依託於網際網路和高度發達的資訊科技,現在的孩子比之父母有更多的選擇權,但問題在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少兒教育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而且還需要帶著點“情懷”,這個領域需要一大批有理想的人才能做好,如果僅僅圍繞“錢”展開,可憐的孩子就只能變成“父母給教育機構輸送錢財”的管道。況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教育都是隻對“過程”負責,而不對“結果”負責,包括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試問有哪一家大學敢保證自己向社會輸出的都是合格人才,基本就是發一張“大紅”的畢業證,然後,把他們扔到“人才”市場中,就好像二十塊錢的豬肉,讓人挑肥揀瘦地面試之。
中國的教育有一些深層、本質的東西需要變革,如我們在潛意識裡就認為,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兒,古代有什麼頭懸樑、錐刺股之類的說法,而到了現代,又出現衡水高中等等,平心而論,在如此氛圍下,少兒很難“健康”地完成教育。
現在,校外的培訓機構、大量資本湧入,雖然顯得嘈雜銅臭,但總得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畢竟,老師們可以拿到足夠高的薪水,同時,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飽暖思淫慾,他們或許會更深入地思考:如何育人,而不是忙著完成手裡的“輔導書銷售指標”,況且,有些校外培訓機構的模式也是蠻新穎的,能給死氣沉沉的應試教育帶來一些生機。此外,父母在面對少兒教育時,也應該保持冷靜,透過現象看到一些本質。其實,有很多父母替孩子報培訓課程,如程式設計、英文和舞蹈,有很大的成分是愛慕虛榮和攀比,至於說,孩子的天賦、才情、心理狀態就懶得研究。有人調侃說:做父母可能是難度最大的職業,但卻沒有任何地考核和認證。自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廣告語流行開來之後,中國的父母就變得
瘋狂,同時,帶著資本一起瘋狂,但人生在本質上就是一場馬拉松,試問有誰會在跑42公里的時候,賤呼呼地爭搶起跑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