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魏晉名士,那一定要說說“竹林七賢”。以他們為核心所形成的魏晉文化,影響和中國幾千年。

    阮籍是名士,放蕩不羈,桀驁不馴。很多權貴以養名士為榮,是為自己的陣營拉攏人氣,取得支援。司馬昭就是這樣想的。他想讓阮籍來自己的陣營出力,或是利用阮籍的名聲,取得更多的支援,也給自己臉上貼金。

    司馬昭的手下給他出主意,讓司馬昭與阮籍結為兒女親家,這樣就可以爭取到阮籍。於是,司馬昭劉派人去阮籍家裡提親。

    阮籍的性格放蕩不羈,卻看不上司馬昭,他很清楚司馬昭怎樣掌握的權勢。可是又不想得罪司馬昭,因為司馬昭正是當權。阮籍就採取了喝酒的辦法,本來阮籍就好酒。司馬昭的下人去他家提親,每次到了都看到他爛醉如泥,不能談事情,就是改變時間去也是一樣。這樣司馬昭派人連續去了兩個月去提親,阮籍六十天內基本上都是爛醉不能搭話。司馬昭聽說後,嘆息說,阮籍就是一個醉鬼,算了。司馬昭沒了耐心,再也不提這事了。而阮籍卻在期間創作了《酒狂》。

    這只是阮籍的一點有趣的事,還有很多,比如,劉伶醉酒,曹丕學驢叫等等!

  • 2 # 半畝園書生

    在瞭解魏晉名士之前,我們先要了解魏晉“玄學”和“清談”。

    “玄學”風行於魏晉時期,開始於曹魏正始年間(240—249),創始人是何宴,王弼;發展於西晉元康年間(291—299),代表人物是嵇康,阮籍;最後完成於永嘉年間(307—312),代表人物向秀,郭象。這些人生活於魏晉之間,他們的思想代表著當時的主要思潮,因而“玄學”又稱為“魏晉之學”。

    所謂“玄學”就是玄虛之學,它以精神性的三玄為主要內容,即《易經》,《老子》,《莊子》,強調“以無為本”。

    在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之後,不同政治集團互相殺伐,政局複雜混亂,因此那些世家大族為了明哲保身,逃避現實,走向坐而論道,整日談說玄理。於是,玄學就有了“清談”的特色,一般談玄之士,口鋒犀利,滔滔不絕,但是內容玄而又玄,不著邊際,極力不涉人事,其實這正是貴族士大夫所需要的全身之道,於是清談之風便瀰漫於上層之間,越來愈厲害。這些人過的是大族的聲色犬馬生活,唱的是“無為”的高調,一個個標榜“清高”,以參與俗務為恥,以無所事事為榮,他們平日講究漂亮的容貌,瀟灑的風度,使人“望若神仙”,整天裝腔作勢,揮麈談玄。清談便成了他們生活方式重要內容的組成部分。所謂“清談誤國”便由此而來。

    在魏晉時期,什麼人參與這種清談呢?便是名士,名士的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賢”,即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此外還有何晏,王弼,郭象,潘岳,王衍,衛玠,顧愷之,王羲之,謝安,王徽之,孔融,張瀚等,這些人有的是名門望族,有的是官僚士大夫。

    什麼人可以成為名士呢?

    第一,出身名門。這是因為魏晉時期最重門第,如果出身寒門,即使有才,當了高官,政治地位再高權力再大,也進不了名士的行列。

    第二,有學問,特別是善於清談。清談的主題必須是高雅的,而不能談鄙俗之事,什麼是高雅?“三玄”就是高雅,什麼是俗事,就是與社會現實相關的事,在清談的名士看來,都是俗不可耐的事。如卞壺,是東晉時期很有才能,很有作為的大臣,並因此受到晉明帝的器重,但他卻因為“勤於吏事”被名士們諷刺為俗人,名士阮孚還當面問他,“看你整天忙忙碌碌,難道就不覺得累嗎?卞壺回答說:“諸君以道德恢弘,風流相尚,執鄙名者,非壺而誰”,意思是,你們這些名士,整天談玄說虛,談論的都是風流高雅的話題,像這些俗事,只有我這俗人去幹了。

    第三,名士還要講究儀態美,大家熟知的一個典故,故事講的是名士潘岳是個美男子,他只要走洛陽的大街上,立即引得大姑娘,小媳婦全城出動,爭相一睹他的風采,並把好吃的好玩的送給他,同樣很有才情的左思,論才氣比潘岳大的多,他聽了潘岳的事後,也學著像潘岳那樣招搖過市,結果,被一群老太太狠狠毆打一番,被擲了一腦瓜子臭雞蛋。再如,衛玠號稱“江左第一名士,他長得秀美絕倫。永嘉之亂後,衛玠來到建康,建康士人聽說衛玠來了,都想一睹他的風采,那情景絕不亞於現代追星一族,衛玠終於來了,他不得不向夾道歡迎的觀眾揮手致意,沿街的觀眾太熱情了,一路舟車勞頓,加上來之前與謝琨的一次徹夜清談,竟讓這位本來體弱多病的才子一病不起,永嘉六年,衛玠在建康病逝,時年27歲。從此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極富浪漫色彩的典故,叫”看殺衛玠“,因為長相標緻而被看死。

    第四,要成為名士,還得有一兩項陶冶性情的手藝,而且要技藝高超,為他人所不及,如顧愷之的畫,王羲之的字,都讓他們的知名度大增。如“風流宰相”謝安,除了下圍棋,還會吟詩,一年冬天,謝安和子侄在雪天吟詠,他的侄女謝道韞正好回孃家探親,看到滿天飄灑的雪花,謝安吟道,“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謝朗接到,“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笑,認為謝道韞的對答更勝一籌,表明謝安在詩歌方面也有很高的鑑賞水平。

    第五,要做一個名士,還得有個性,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酷”,或者叫“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比如名士王粲,他的愛好就是喜歡聽驢叫,只要聽見驢叫的聲音,就會象吃了興奮劑一樣,激動不已,王粲死後,魏文帝曹丕到墳前憑弔,回想此君生前所好,於是令手下人各學一聲驢叫,以表哀悼之情。

    再比如,名士王徽之,住在山陰,在一個大雪之夜,正喝到酒酣耳熱之際,突然想起好友戴逵,很想知道他現在正在幹什麼,於是立即起身,連夜乘船趕去,天明時分,終於來到朋友的家門口,可是,王徽之卻讓船伕掉轉船頭原路返回,不僅船伕大惑不解,聽說這件事的人也大惑不解,王徽之淡淡一笑,“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原來,王徽之要的就是這份心情,如果沒有王徽之的這番折騰,“雪夜訪戴”的千古佳話,也就不會流傳到今天了。

    第六,名士必須能喝酒。其原因是以酒避禍和飲酒能夠達到超越自我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這是由當時司馬氏當政時誅除異己的政治環境所致。最典型的就是“竹林七賢”無不嗜酒如命。比如劉伶,以喝酒著稱於世,是一個從不考慮家中是否還有米下鍋而一味“放情肆志“的名士,他經常一個人坐著獨輪車,手提一壺酒,叫僕人扛著鐵鍬跟在後邊,並對僕人說,“我死在哪,就把我埋在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分手了,後面的日子還會複合嗎?她已經很絕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