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於平陽(春秋時的平陽故城,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於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說。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佔領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後,委派魯伯禽東征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後,命伯禽長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傳及魯國第21位國君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滿。因姬滿有功於魯,為上大夫,受封為潁川侯,食採於“汪”地(在當時魯國的平陽),人稱汪侯。其後代以采邑地為氏而得姓,穎川侯姬滿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為周司諫,生子誦、芒,誦為司馬,生子金鉞、銓、踦(錡),皆有令名」。最早見於史書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禮記??檀公篇》載: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伐魯,魯於齊師戰於郎,汪踦在郎之戰中死去。按當時魯國的儀禮制度規定,為國家而死的人國家給予斂葬。汪踦當時尚未成年,有人認為他夠不上國殤,就此孔子反駁眾人說:汪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怎能不按國殤(為國犧牲)對待呢!於是以成人之禮將其斂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國輔,漢獻帝時破黃巾為龍驤將軍,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孫策渡江南下,屢建戰功,受孫策表授會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遣中郎將賀齊征服歙縣金奇、毛甘及黟縣陳僕、祖山等山越部落後,分歙縣東鄉地置始新縣,南鄉地置新定縣,西鄉地置黎陽、海陽縣,加黟縣、歙縣共六縣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後汪文和為避亂遂舉家遷往始新(新都郡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門等地,與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麗的丘陵盆地,漢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晉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吳國被滅,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轄歙縣、黟縣、婺源、績溪、休寧、祁門六縣。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稱,所以徽州又稱新安)。至此,新安郡始為汪氏江南祖籍。當時新安還是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擾,汪文和族人就在這裡安居樂業,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為新安郡汪氏開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獻,晉元帝時為黟縣令,移家於歙縣。南齊時,第四十世汪叔舉又遷至績溪登源裡汪村。汪叔舉四傳而生越國公華。
第四十四世汪華,與弟汪鐵佛一道,於隋末一舉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饒州等六州動亂,甲十萬兵,威鎮江南,建吳國稱王號,仍奉隋。後汪華響應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動向唐王朝稱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國公。越國公華,地位尊榮無比,又擁有實際的兵權,使汪氏家族此後在皖南地區的基業,穩如盤石。汪華生有九子,其後裔在歙州境內分佈最廣。歙州(即徽州)後來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之後也”(《新安志》卷一)的說法,就是從這時開始起步的。黟、歙多為汪華長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後;婺源、休寧、祁門多為汪華第七子爽之後;績溪多為汪華第九子獻之後,構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佈。屯溪靖陽節等古徽州節令盛會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華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佈區域相對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遷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徙河間。”這說明隋初有一支遷至北方。宋元時期是汪姓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輾轉遷徙,少數遷徙至湖北、湖南地區。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縣、黟縣、績溪、休寧、祁門、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樑、德興;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會稽、蕭山等,湖北、湖南等地開始有汪姓族人遷入。明清時期,汪姓族人繼續向外發展,居住、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充套件,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蘇、湖南、湖北、上海、廣東、福建、四川、河南、陝西、山東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跡。特別是清康煕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但現存於各地的汪姓家譜中可窺見這個歷史時期汪姓族人遷徙繁衍情況。
但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汪氏的子孫不管在什麼地方落腳,都會很快地就在當地出人頭地,使得汪氏日後成了安徽和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極負聲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帶,汪姓家族更有長期的盛況。人口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華人口1.5‰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臺灣省出版的《臺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1:公元前484年,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後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孫子踦也只是十幾歲,而這一年孔子67歲(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注2:山東:平陽
平陽寺鎮政府及其機關駐平陽寺村。平陽寺為周朝平陽城址,明又名平陽鎮,明末在平陽寺村中建“禪林古剎”(觀音寺),為僧眾主持之寺院,故易名平陽寺,沿用至今。此地歷史悠久,是本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本境“春秋時邾地,後為魯平陽邑”。戰國時為齊南陽邑。漢設平陽縣,均屬兗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撤平陽縣,併入鄒縣。宋元時稱平陽鎮,明清時置平陽社。1921年,改為第九區。1936年,併入第六區。1945年鄒縣第一次解放,劃歸鳧山縣第四區。1956年撤銷鳧山縣,劃歸鄒縣太平區。1975年將太平人民公社北部3個管區(孫村、鮑店、劉莊)分出,成立平陽寺人民公社。1982年秋撤平陽寺公社,改為平陽寺鄉。1985年至1986年底,為平陽寺區公所,下屬平陽寺鎮、北林鄉、皇甫鄉。1987年1月撤區並鄉,稱平陽寺鎮。
注3:關於汪氏家族的一世祖的出生年,有三種說法:一是公元前592年,一是公元前590,一是公元前574年。但有一個問題,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歷史上的國君如果是正常退位,那就是去世了。所以,我覺得魯成公是在公元前573年去世的,那麼一世祖出生在公元前574年就不可能,應是公元前592年或590年。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汪氏家族起源於平陽(春秋時的平陽故城,在今山東省鄒城市城西三十里),繁衍於新安,是新安郡望族。有“天下汪氏出徽州”之說。
汪姓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佔領河南魯山的古魯國,封與其子周公旦之長子伯禽,是為魯國。周武王滅商後,委派魯伯禽東征商的盟國徐、奄17國,討平後,命伯禽長駐奄地,即今山東曲阜,魯國由河南魯山移封山東,成為春秋時東方強大的諸侯國。傳及魯國第21位國君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2年)生庶子取名滿。因姬滿有功於魯,為上大夫,受封為潁川侯,食採於“汪”地(在當時魯國的平陽),人稱汪侯。其後代以采邑地為氏而得姓,穎川侯姬滿為汪氏得姓始祖,即一世祖。「汪侯生子挺,挺為周司諫,生子誦、芒,誦為司馬,生子金鉞、銓、踦(錡),皆有令名」。最早見於史書的汪姓人物汪踦(可能是汪氏的第四世)。《禮記??檀公篇》載: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伐魯,魯於齊師戰於郎,汪踦在郎之戰中死去。按當時魯國的儀禮制度規定,為國家而死的人國家給予斂葬。汪踦當時尚未成年,有人認為他夠不上國殤,就此孔子反駁眾人說:汪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怎能不按國殤(為國犧牲)對待呢!於是以成人之禮將其斂葬。
第三十一世汪文和,字國輔,漢獻帝時破黃巾為龍驤將軍,於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隨孫策渡江南下,屢建戰功,受孫策表授會稽令,封淮安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遣中郎將賀齊征服歙縣金奇、毛甘及黟縣陳僕、祖山等山越部落後,分歙縣東鄉地置始新縣,南鄉地置新定縣,西鄉地置黎陽、海陽縣,加黟縣、歙縣共六縣建新都郡。治所始新。後汪文和為避亂遂舉家遷往始新(新都郡相當於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新安江上游,祁門等地,與浙江、江西二省交界,是一片美麗的丘陵盆地,漢以前是山越人居住的地方。晉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吳國被滅,新都郡更名為新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即公元591年改新安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轄歙縣、黟縣、婺源、績溪、休寧、祁門六縣。新安郡是徽州的前稱,所以徽州又稱新安)。至此,新安郡始為汪氏江南祖籍。當時新安還是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不受外界的干擾,汪文和族人就在這裡安居樂業,生育繁衍,成了新安郡望族。汪文和為新安郡汪氏開基始祖。第三十六世汪道獻,晉元帝時為黟縣令,移家於歙縣。南齊時,第四十世汪叔舉又遷至績溪登源裡汪村。汪叔舉四傳而生越國公華。
第四十四世汪華,與弟汪鐵佛一道,於隋末一舉平定了歙州、宣州、杭州、睦州、婺州、饒州等六州動亂,甲十萬兵,威鎮江南,建吳國稱王號,仍奉隋。後汪華響應秦王李世民昭布,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主動向唐王朝稱臣,武德四年,被唐高祖授予歙州刺史,封越國公。越國公華,地位尊榮無比,又擁有實際的兵權,使汪氏家族此後在皖南地區的基業,穩如盤石。汪華生有九子,其後裔在歙州境內分佈最廣。歙州(即徽州)後來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華之後也”(《新安志》卷一)的說法,就是從這時開始起步的。黟、歙多為汪華長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後;婺源、休寧、祁門多為汪華第七子爽之後;績溪多為汪華第九子獻之後,構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佈。屯溪靖陽節等古徽州節令盛會中所抬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華及其第二子、第九子。
宋代以前汪姓分佈區域相對較小,主要在安徽南部及相近的江西、浙江等地,也有遷往中原的,如《古今姓氏書辨證》記載:“陳稷州別駕汪綱,陳亡,自歙州徙河間。”這說明隋初有一支遷至北方。宋元時期是汪姓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汪姓族人仍然主要在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處輾轉遷徙,少數遷徙至湖北、湖南地區。主要聚居地有:安徽的歙縣、黟縣、績溪、休寧、祁門、旌德;江西的婺源、浮樑、德興;浙江的淳安、遂安、杭州、會稽、蕭山等,湖北、湖南等地開始有汪姓族人遷入。明清時期,汪姓族人繼續向外發展,居住、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充套件,除安徽、江西、浙江等省份外,江蘇、湖南、湖北、上海、廣東、福建、四川、河南、陝西、山東等省都有了汪姓族人的足跡。特別是清康煕年間開始,閩、粵汪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此後又有遠播海外者。但現存於各地的汪姓家譜中可窺見這個歷史時期汪姓族人遷徙繁衍情況。
但是,十分難能可貴的是,汪氏的子孫不管在什麼地方落腳,都會很快地就在當地出人頭地,使得汪氏日後成了安徽和江蘇、浙江、江西等地極負聲望的大族,尤其在安徽徽州一帶,汪姓家族更有長期的盛況。人口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1982年全華人口1.5‰隨機抽樣資料,以及1970年臺灣省出版的《臺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一書進行統計顯示,汪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38,據此推算全國當有近500萬人姓汪,按人口多少排列為第57大姓。尤以安徽多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為湖北、四川、江蘇、湖南、浙江等省。上述6省汪姓約佔全國漢族汪姓人口的72.由此看出,汪姓為典型的江南大姓。
注1:公元前484年,這一年是汪氏一世祖出生後的第108年,其第四世的小孫子踦也只是十幾歲,而這一年孔子67歲(公元前551-479年)。所以,汪踦可能就是汪氏第四世。
注2:山東:平陽
平陽寺鎮政府及其機關駐平陽寺村。平陽寺為周朝平陽城址,明又名平陽鎮,明末在平陽寺村中建“禪林古剎”(觀音寺),為僧眾主持之寺院,故易名平陽寺,沿用至今。此地歷史悠久,是本地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本境“春秋時邾地,後為魯平陽邑”。戰國時為齊南陽邑。漢設平陽縣,均屬兗州。隋大業三年(607年)撤平陽縣,併入鄒縣。宋元時稱平陽鎮,明清時置平陽社。1921年,改為第九區。1936年,併入第六區。1945年鄒縣第一次解放,劃歸鳧山縣第四區。1956年撤銷鳧山縣,劃歸鄒縣太平區。1975年將太平人民公社北部3個管區(孫村、鮑店、劉莊)分出,成立平陽寺人民公社。1982年秋撤平陽寺公社,改為平陽寺鄉。1985年至1986年底,為平陽寺區公所,下屬平陽寺鎮、北林鄉、皇甫鄉。1987年1月撤區並鄉,稱平陽寺鎮。
注3:關於汪氏家族的一世祖的出生年,有三種說法:一是公元前592年,一是公元前590,一是公元前574年。但有一個問題,魯成公黑肱(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歷史上的國君如果是正常退位,那就是去世了。所以,我覺得魯成公是在公元前573年去世的,那麼一世祖出生在公元前574年就不可能,應是公元前592年或5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