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詞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但近年出現了不少對“廣東話”這個名稱的質疑(參見廣東話),為避免名稱衝突也有人稱為廣府話。 香港新界的本地粵語以莞寶片圍頭話為主。 1949年前的香港,由於粵、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帶有很濃的粵客混雜的口音(即香港客家話和香港廣府話在音調和詞彙相互影響)。當中以錦田話為代表,但這種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紀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後,香港方言出現大量音簡現象,當中以鼻音消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為顯著。部份年青人把「你」[nei]和「我」[??]念成[lei]和[?]。把「國」[gw?k]誤讀成「角」[g?k],「過」[gw?]讀成「個」[g?]。香港部分學者稱之為「懶音」。這現象似乎與大量外地移民有關,對他們而言,n/l的發音差異不大,在大部分情況下混淆兩者亦不會帶來嚴重的溝通障礙,於是他們來港學習這種新方言時,往往舍難取易,淡化一些難以分辨的發音之差異。這亦所謂「移民理論」,這種現象在臺式國語、美式英語的演化過程中,亦曾出現。 不過,1980年代之前的大眾媒體依然盡力避免在電臺電視節目上出現「懶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語言學家亦對其屢加抨擊,並提出「正音」活動,但「懶音」似乎已經為香港粵語的特色,更屢屢出現在大多數大眾媒體、歌手錶演中的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輩口中。但總體上,香港方言與廣州方言仍然非常接近。 英語在香港比較普及,加上從前香港通常比中國大陸較先接觸外來的新事物,過去不諳英語的低下階層會用廣州話拼讀日常的英語詞彙,所以香港粵語的英語外來詞十分普遍。例如:“地盤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郵票”稱作“士擔”(stamp)、“保險”叫“燕梳”(insurance)等。另外,香港人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女教師稱作“搣士”(Miss)。這些由英語而來的外來語,其實在1949年前,廣州等粵語地區也經常使用這些當時普通話還沒有翻譯過來的英語詞彙,只是後來由於大陸實行推廣普通話,這些詞彙漸漸就被標準普通話代替了,現時還有老一輩的廣州人,尤其是某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如修車業),會把“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扳手”叫“是巴拉”、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把“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更是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還在通用的叫法,只是以上的詞彙,除了“士多啤梨”外,年輕一輩已很少用到,但還是完全能聽明白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以現在香港流行的“懶音”作為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之區別標準較為合理。以有無使用“英文之廣州話拼讀”來區分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如廣州叫“地盤管工”,香港叫“科文”,而佛山譯成“課文”,就會存在一個佛山標準粵語。這種劃分方法從語言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其發音完全相同,且用詞並不排斥。其實早於香港開埠之前,廣州已經使用外來語,現今之外來語未必全是香港所創。 由於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海外,使海外的粵語亦受到香港方言的影響,亦確立世界上出現標準粵語,取音與語法標準亦仍為廣州話。在日常用語及新聞中亦出現諸如“勁爆”(形容事物厲害強大或形容情況鼎盛)、“碌卡”(刷卡)等港式用語。
粵語於香港與澳門的官方、媒體以及社會廣泛使用,語音為廣州音,部分專有名稱的詞彙則與廣州方言有一定差別,但不影響雙方溝通,在生活上也不易察覺。澳門粵語長期受香港粵語影響,因此完全一致,外來語更多使用英文外來語,而葡文外來語並不多見。香港於1997年前仍有相當人數稱之為廣州話、白話;1997年後基本以粵語、廣東話作為香港粵語的正式名稱。但近年出現了不少對“廣東話”這個名稱的質疑(參見廣東話),為避免名稱衝突也有人稱為廣府話。 香港新界的本地粵語以莞寶片圍頭話為主。 1949年前的香港,由於粵、客混居,所以香港方言帶有很濃的粵客混雜的口音(即香港客家話和香港廣府話在音調和詞彙相互影響)。當中以錦田話為代表,但這種口音今日只在上了年紀的香港人身上找到。 1949年後,香港方言出現大量音簡現象,當中以鼻音消失(即n/l不分)及w拗音的消失最為顯著。部份年青人把「你」[nei]和「我」[??]念成[lei]和[?]。把「國」[gw?k]誤讀成「角」[g?k],「過」[gw?]讀成「個」[g?]。香港部分學者稱之為「懶音」。這現象似乎與大量外地移民有關,對他們而言,n/l的發音差異不大,在大部分情況下混淆兩者亦不會帶來嚴重的溝通障礙,於是他們來港學習這種新方言時,往往舍難取易,淡化一些難以分辨的發音之差異。這亦所謂「移民理論」,這種現象在臺式國語、美式英語的演化過程中,亦曾出現。 不過,1980年代之前的大眾媒體依然盡力避免在電臺電視節目上出現「懶音」,直到今天,部分香港文語言學家亦對其屢加抨擊,並提出「正音」活動,但「懶音」似乎已經為香港粵語的特色,更屢屢出現在大多數大眾媒體、歌手錶演中的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一輩口中。但總體上,香港方言與廣州方言仍然非常接近。 英語在香港比較普及,加上從前香港通常比中國大陸較先接觸外來的新事物,過去不諳英語的低下階層會用廣州話拼讀日常的英語詞彙,所以香港粵語的英語外來詞十分普遍。例如:“地盤管工”叫“科文”(foreman)、“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等等。不少老人家仍把“郵票”稱作“士擔”(stamp)、“保險”叫“燕梳”(insurance)等。另外,香港人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女教師稱作“搣士”(Miss)。這些由英語而來的外來語,其實在1949年前,廣州等粵語地區也經常使用這些當時普通話還沒有翻譯過來的英語詞彙,只是後來由於大陸實行推廣普通話,這些詞彙漸漸就被標準普通話代替了,現時還有老一輩的廣州人,尤其是某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如修車業),會把“煞車”叫“逼力”(brake)、“軸承”叫“啤令”(bearing)、“扳手”叫“是巴拉”、對男教師及男警察稱作“阿Sir”,把“草莓”叫“士多啤梨”(strawberry)更是任何年齡層的人都還在通用的叫法,只是以上的詞彙,除了“士多啤梨”外,年輕一輩已很少用到,但還是完全能聽明白的。 有一種觀點認為,以現在香港流行的“懶音”作為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之區別標準較為合理。以有無使用“英文之廣州話拼讀”來區分香港標準粵語與廣州話,如廣州叫“地盤管工”,香港叫“科文”,而佛山譯成“課文”,就會存在一個佛山標準粵語。這種劃分方法從語言的角度上看是不成立的,因其發音完全相同,且用詞並不排斥。其實早於香港開埠之前,廣州已經使用外來語,現今之外來語未必全是香港所創。 由於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大量香港人移民到海外,使海外的粵語亦受到香港方言的影響,亦確立世界上出現標準粵語,取音與語法標準亦仍為廣州話。在日常用語及新聞中亦出現諸如“勁爆”(形容事物厲害強大或形容情況鼎盛)、“碌卡”(刷卡)等港式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