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相繼從世卿世祿制過渡到官僚制,官僚制度是建立在“主賣官爵,臣賣智力”的人身依附和僱傭關係的基礎上的,君主運用禮法、刑德、賞罰、爵祿和誅殺來控制群臣,群臣在名分上雖然還是按等級劃分,還是擁有不同特權的大小貴族,但他們已經不再是以貴族身份來行使權力,而是以君主臣僕的資格來進行治理,因此,必須對職官管理制度進行某些變革。

    春秋時期已經出現了一些不同於世卿世祿制的封君和賜爵制。例如,晉文公重耳,“賞從之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趙簡子趙秧也曾以“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臣隸圉免”獎勵將士,激發各階層人士奮發立功。戰國時,僅食租稅的封君製得以確立,據統計,戰國時的封君有101人,其中秦22人,齊4人,楚18人,趙26人,魏19人,韓7人,燕5人。從上述封君得封的原因來看,主要是“臣之能謀勵國定名者,割壤而封;臣之能以車兵進退成功立名者,割壤而封”。當時的封君雖然以功勳為主,但“貴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這說明以宗親姻親關係而躋入封君之列的亦不在少數,兩者是並存的。

    賜爵制在戰國時已經普遍實行,集大成者是秦商秧變法後實行的“二十等爵制”,也稱為“軍功爵制”,主要是用來獎勵軍功,並在此基礎之上建立起新的等級制度,用以調節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和擴大統治基礎。爵制還和官制緊密聯絡在一起,有爵可以為官,官爵基本一致,並享有本爵所規定享有的政治和經濟權益。茲列秦賜爵制如下:

    1.公士言有爵命,異於士卒,為國君列士,有爵之步卒。

    2.上造言有成命於上,乘兵車(一說為步卒)。

    3.簪嫋以組帶飾馬,御駟馬者。

    4.不更不豫更卒之事,主一車為車右。

    5.大夫列位從大夫,主一車,屬36人,在車左。

    6.官大夫加官示尊,領車馬。

    7.公大夫加公示尊,領行伍兵。

    8.公乘得乘公家之車。

    9.五大夫有大夫之尊,可為官長、將率,有稅邑300家。

    10.左庶長為眾列之長。

    11.右庶長

    12.左更主領更卒,部其役使。

    13.中更

    14.右更

    15.少上造主上造之士。

    16.大上造有賜邑300家,賜稅300家。

    17.駟車庶長乘駟馬之車而為眾長。

    18.大庶長更尊,為大將軍。將庶人、更卒。

    19.關內侯有侯號,無國邑而後京師。

    20.列侯一為徹侯,其爵位上通於天子,有國邑。

    為了保證賜爵制的順利實行,秦國還設有管理爵制的專門機構——主爵中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鍛鍊方法讓出拳力量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