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教育的本質
杜威關於教育的本質的論述,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
首先,杜威從生物化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出發,在批判傳統教育無視兒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礎上,提出教育就是促進兒童本能和天性生長的過程。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道:“教育即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v]認為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能否運用適當的方法為學生創造不斷的“生長慾望”。基於此,他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強調教育在兒童本能生長方面的本質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兒童生長規律,順應學生髮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從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即生活。在他看來,兒童的生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生活即是發展,發展、生長即是生活,沒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說“教育即生活”。[vi]他還指出,教育的過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提倡教育要與兒童當下的生活融合,教會兒童適應眼前的環境過好當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還從知識獲取的途徑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就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新組織”。杜威把求知的過程與知識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視二者為同一物體。認為教育就是促使兒童主動去經驗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他十分重視兒童親身經歷的活動,認為只有透過親自去做,兒童獲取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個教學中心原則:“從做中學”。
(二)關於教育的目的
基於對教育本質的認識,杜威認為教育只是一個過程,除了這種過程本身,教育並無其他目的,指出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所決定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會和人們強加的過程以外的目的。他視教育的過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如果在過程之外設立其他的目的,那麼教育過程就失去了意義。他認為良好的教育目的應當是根據受教育者個人活動、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於社會政治目的。但他在1919年來華演講,看到當時中國正如火如荼開展的“五四運動”時,又說“教育的目的是要養成配做社會良好分子的公民”。[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說的“教育無目的”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關於教材和課程
在強烈批判傳統教育以知識為中心的教材和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的基礎上,杜威提出應當以兒童直接經驗組織教材以及課程要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他認為傳統教育把“早已準備好了的教材”強加給兒童,這與兒童的天性相違背的,同時,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存在著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課程與兒童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絡,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生長、發展。因此,他強調組織教材應當從“兒童當前直接經驗中尋找一些東西”,學校教學的科目不應當是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應當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應該是具體的社會需要的活動作業如:木工、鐵匠、修理工等。
(四)關於教學方法與步驟
基於“從做中學”的原則,杜威認為教學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動中進行教學。應用活動將教學方法與教材緊密聯絡起來,並指出兒童的直接經驗活動應當既是教學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透過直接、主動的活動使兒童獲得個人直接經驗。他反對傳統教育中灌輸式、宣講式的教學方法,認為它僅重視教師和教材的權威,而忽視了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兒童的需要和興趣。根據對人的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學法”,即:學生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情境的內部有個真實的問題;學生佔有知識資料並進行觀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方法是否有效。他批評傳統教育方法是填鴨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引起思維”的情境,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傾向。
(五)關於教學組織形式
杜威批評傳統的學校教學組織形式,認為班級授課制是一種舊式的教學,它使教師處於主導地位,置學生於被動的處境。他還指出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使學生單純學習書本上的課文,只能靜靜地聽講,而沒有提供學生活動的情境和空間。因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就無從談起。所以杜威提倡活動式的教學形式,不僅要保證兒童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及活動器材,還要促使學生親自在製作或服務的活動中學習,以獲得直接的經驗,而不是安靜地坐在教室呆讀死記,聽憑教師的指揮和灌輸。
(六)關於師生關係
在活動式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不同於傳統教育中教師主導、獨斷專行,學生被動、聽從指揮的師生關係。杜威指出,以學生活動為中心而進行的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當前的能力,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者,他只是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參謀”而已。杜威進一步駁斥傳統教育的“三中心”理論模式,呆之以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教育理論。即:以活動教學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心,以兒童經驗為中心代替書本教材中心,以學生主動活動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教師主導中心。
(一)關於教育的本質
杜威關於教育的本質的論述,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
首先,杜威從生物化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出發,在批判傳統教育無視兒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礎上,提出教育就是促進兒童本能和天性生長的過程。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道:“教育即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v]認為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能否運用適當的方法為學生創造不斷的“生長慾望”。基於此,他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強調教育在兒童本能生長方面的本質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兒童生長規律,順應學生髮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從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即生活。在他看來,兒童的生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生活即是發展,發展、生長即是生活,沒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說“教育即生活”。[vi]他還指出,教育的過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提倡教育要與兒童當下的生活融合,教會兒童適應眼前的環境過好當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還從知識獲取的途徑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就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新組織”。杜威把求知的過程與知識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視二者為同一物體。認為教育就是促使兒童主動去經驗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他十分重視兒童親身經歷的活動,認為只有透過親自去做,兒童獲取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個教學中心原則:“從做中學”。
(二)關於教育的目的
基於對教育本質的認識,杜威認為教育只是一個過程,除了這種過程本身,教育並無其他目的,指出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所決定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會和人們強加的過程以外的目的。他視教育的過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如果在過程之外設立其他的目的,那麼教育過程就失去了意義。他認為良好的教育目的應當是根據受教育者個人活動、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於社會政治目的。但他在1919年來華演講,看到當時中國正如火如荼開展的“五四運動”時,又說“教育的目的是要養成配做社會良好分子的公民”。[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說的“教育無目的”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關於教材和課程
在強烈批判傳統教育以知識為中心的教材和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的基礎上,杜威提出應當以兒童直接經驗組織教材以及課程要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他認為傳統教育把“早已準備好了的教材”強加給兒童,這與兒童的天性相違背的,同時,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存在著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課程與兒童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絡,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生長、發展。因此,他強調組織教材應當從“兒童當前直接經驗中尋找一些東西”,學校教學的科目不應當是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應當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應該是具體的社會需要的活動作業如:木工、鐵匠、修理工等。
(四)關於教學方法與步驟
基於“從做中學”的原則,杜威認為教學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動中進行教學。應用活動將教學方法與教材緊密聯絡起來,並指出兒童的直接經驗活動應當既是教學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透過直接、主動的活動使兒童獲得個人直接經驗。他反對傳統教育中灌輸式、宣講式的教學方法,認為它僅重視教師和教材的權威,而忽視了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兒童的需要和興趣。根據對人的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學法”,即:學生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情境的內部有個真實的問題;學生佔有知識資料並進行觀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方法是否有效。他批評傳統教育方法是填鴨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引起思維”的情境,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傾向。
(五)關於教學組織形式
杜威批評傳統的學校教學組織形式,認為班級授課制是一種舊式的教學,它使教師處於主導地位,置學生於被動的處境。他還指出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使學生單純學習書本上的課文,只能靜靜地聽講,而沒有提供學生活動的情境和空間。因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就無從談起。所以杜威提倡活動式的教學形式,不僅要保證兒童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及活動器材,還要促使學生親自在製作或服務的活動中學習,以獲得直接的經驗,而不是安靜地坐在教室呆讀死記,聽憑教師的指揮和灌輸。
(六)關於師生關係
在活動式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不同於傳統教育中教師主導、獨斷專行,學生被動、聽從指揮的師生關係。杜威指出,以學生活動為中心而進行的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當前的能力,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者,他只是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參謀”而已。杜威進一步駁斥傳統教育的“三中心”理論模式,呆之以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教育理論。即:以活動教學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心,以兒童經驗為中心代替書本教材中心,以學生主動活動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教師主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