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銀河流嵐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華人性論史》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國哲學原論》

  • 2 # 謝金澎

    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和夜郎自大,導致了清末的全面落後和衰敗,跟西方工業強國拉開了極大的距離。同時也激起了在西方求學的學子和國內的進步勢力的思想反思。

    具有兩千年曆史的儒家文化面臨著一種全新的、空前強大的生存“挑戰”。正是在這種可能導致儒學消亡的局面下,為了儒學的生命得以延續,便誕生了以“老內聖開出新外王”為己任的具有儒學革新思想的新儒家。

    近代新儒家可分為三代,分別為:

    第一代——1921年至1949年,代表哲學家為熊十力、梁漱溟、馬一浮、張君勱、馮友蘭;

    第二代——1950年至1979年,代表哲學家為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

    第三代——1980年至今,代表哲學家有成中英、杜維明、余英時等。

    新儒學與馬克思主義學派及自由主義西化學派並稱為中國現代三大思潮,是中國現代文化保守主義的主要思想代表。新儒家號稱是接著宋明理學來講的,他們所重視的是儒家的心性之學,把它看作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和開發現代科學與民主事業的根據。

    新儒家的學說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文化哲學,他們強調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本性和優越性,認為從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到程、朱、陸、王之間,有著一脈相承的“道統”;中國文化的最高理想是儒家人文主義,它是道德精神和宗教精神的統一;儒家的心性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本原和核心;只有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才談得上對西方文化吸納和會通。

    新儒學的主要作品有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熊十力 的《新唯識論》、《體用論》、《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釋》等;

    馬一浮 的《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院講錄》《爾雅臺答問》《爾雅臺答問繼編》《老子道德經注》 《朱子讀書法》等;

    。張君勱 《中國文化與世界》、《中西印哲學文集》、《新儒家哲學發展史》、《思想與社會序》、《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等。

    馮友蘭 的《馮友蘭選集》《 中國哲學史》《三松堂全集》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的空氣是不是比傍晚的空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