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福康

    很多人都對脾虛存在疑慮,尤其是女性朋友,不知道為什麼說“脾虛的女人老得快”?其實,脾虛是中醫的一種說法,女人35歲之後,陽明脈開始慢慢衰落,我們所說的陽明脈就是脾胃經,接下來開始衰弱的就是胸部、腹部,直接的外在表現就是女人35歲之後會出現面黃肌瘦、頭髮脫落等衰老症狀。那麼,你知道女人脾虛都有哪些危害嗎?又該怎樣調理呢?

    首先,女人脾虛有什麼危害呢?

    虛胖

    當身體脾虛時,就無法完全消化、吸收、運化、排洩食物中的營養,這些廢棄的營養滯留在體內,就會導致身體虛胖,很影響外在形象。

    貧血

    因為脾虛導致營養吸收運化功能下降,進而就會導致貧血。貧血通常會有這些症狀:頭暈目眩、精神差、心情暴躁等等。

    月經過多

    女人出現月經過多等症狀的時候,也是脾虛的問題。因為脾具有統攝、控制血液的功能,統血功能受到影響,在女性月經期間就容易導致出血量過多。

    婦科疾病

    脾虛,導致五臟六腑得不到濡養,表現在外就是頭髮脫落、面黃肌瘦、白帶增多等,這些都會增加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盆腔炎等疾病的發病率。

    女人脾虛不僅威脅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很大的心理陰影,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調理女性脾虛呢?

    按摩調理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每天用拇指按摩50~100次,有健脾和胃、調理中氣的功效。肚臍:雙手交疊,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至少5分鐘,每天按摩2次。具有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的辦法有許多,慢跑、爬山、瑜伽、氣功等等都是很好的挑選。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加快腸胃蠕動,促進身體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運動也需要長期堅持,才能起到健脾效果。

    脾是“後天之本”,要好好養護,一旦出現問題,要儘早調理!如果您的病情比較嚴重,建議您及時就醫,以免耽誤您的病情!

  • 2 # 醫易通會

    脾虛應不分男女,它的主要症狀為不思飲食,納谷不香,脾虛便溏,體倦乏力,四肢無力,消瘦氣短,脾不統血等症狀。腎為先天.之本,睥為後天生化之源,又五臟賴依脾氣,故睥虛日久可引起其它臟腑之病症。不宜輕視。

  • 3 # 日日野

    中醫裡才有脾虛的說法,不怎麼分男女,涉及到月事的例外,然後中醫裡一環扣一環,脾這一環出了問題,有時候又會帶動其他臟腑出問題,解釋不了。

    脾五行屬土,屬陰中之至陰。脾的作用很大,是人體後來的氣血的源頭,被稱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

    脾參與消化食物,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意思是脾氣是上升的,把營養上輸到心肺、頭目,心臟生成血液,血液運轉全身各組織。所以脾健康了,水谷才能源源不斷的被人體吸收,維持機體正常功能。倘若脾氣不能上升,就會出現腹脹、便溏、食慾不振、倦怠、消瘦等症狀。若是脾氣再虛弱點,會下降,出現久洩、脫肛、子宮脫垂等問題。

    脾還參與水液的調節,脾正常,則各器官得水液的滋養、濡養,又不會水溼瀦留,如果脾功能失常,液體執行混亂,出現痰飲、水溼、水腫等。故古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

    血液的生成依賴咱們吃的食物,所以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不健康了,水谷精微乏源,血液生成減少,造成血虛,出現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唇、舌、指甲淡白等。脾主統血,中醫認為血是跟著氣走的,氣能約束血不亂跑,脾陽、脾氣造成的話,水谷化源、血液充盈,脾氣能約束住血。反之,脾虛的話,一是血液減少,二是脾氣約束不住血液,可以發生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經不調、閉經等。

    脾喜燥惡溼,胃是相反的。所以脾出問題了,最容易生溼氣,可以出現肢體倦怠乏力、納呆、脘腹脹滿、痰飲、洩瀉、水腫等,再嚴重溼氣困脾的話,出現頭重如裹、脘腹脹悶、口粘膩等情況。

    主要臨床表現

    脾虛證是指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證,其病情比較繁雜,主要有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小兒多涎等臨床表現。

    1.脾氣虛

    多因飲食不當,勞倦過度,憂慮過度,或抵抗力不足、虛弱導致。可以出現腹脹納少、食後更脹,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舌苔淡白。

    2.脾陽虛

    常因脾氣虛進一步發展而成,也可以因為飲食失調,過食生冷,或寒涼藥物太過,從而損傷脾陽。可以出現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喜溫喜按,四肢不溫,面目無華或浮腫,小便短少或白帶多、清、白,舌苔白滑。

    3.中氣下陷

    在脾氣虛基礎上,有氣陷臨床表現,如久瀉、脫肛、子宮脫垂等。

    4.脾不統血

    在脾氣虛基礎上,有慢性出血表現,如月經過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脾氣虛弱的一些症狀。

    建議

    宜食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的食物,如粳米、秈米、糯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羊肚、桂魚、泥鰍、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紅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螃蟹、雪糕、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

    節制飲食

    做到“飯吃七分飽”,過度飲食只會增加肝膽、胃腸的負擔,使脾胃消化不良。

    泡腳暖脾胃

    因為脾經和胃經都起始於足部,所以我們可以透過堅持泡腳來暖和脾胃,養氣血。

    忌憂傷過度

    往往憂傷過度的人會茶不思飯不想,就是傷到脾胃了。可以選擇瑜伽、健身、旅遊、SPA等方式,分散壓力,來放鬆自己的身體。

    適當運動

    和緩、低強度、少量、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後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慢慢的調理身體。高強度的運動不建議,會加重體虛的狀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8奧運會怎麼沒有艾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