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遙597
-
2 # 日下秋也
來看看鄰國日本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怎麼介紹李鴻章的吧:
李鴻章,出身於安徽省合肥,24歲進士及第,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擔任曾國藩的幕僚。1862年自立門戶在鄉里結成淮軍,進駐上海討伐太平軍,於華北平定捻軍。1870年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此後25年間在清朝的政治·外交方面都持有巨大的影響力。尤其是錄用了許多智囊團推進洋務運動,興辦軍工業、建設海軍。但因甲午海戰(知曉實力差距本意極力避免開戰)失利喪失政治影響力。與義和團事件中宣佈中立,後代表清廷與列強和談,協約簽署後不久病沒。本身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在清朝的體制下處處受制。
-
3 # 魏東雙
清末肱骨之臣。
功績(所知有限):
合絞太平天國、捻軍;
興辦洋務、新軍;
驅日攻俄保東北;
外交周旋。
-
4 # MAN730
李鴻章,清末重臣李中堂,權傾一時,謗滿天下。他為當時的中國外交第一人,與西方建立外交關係,雖被稱為中國的俾斯麥,但他簽訂30多箇中外條約其中很多是喪權不平等的,歷來史稱李鴻章賣國,因此直到今天都存爭議,譭譽參半。從歷史看,他身處當時滿清腐敗整個國家千瘡百孔,他也是無力迴天,只能修修補補,以儘可能減少損失以換取國家的喘息、和平安寧,戰場上的失敗是不會有平等條約的。李鴻章又是個面向世界具有戰略遠見的人,他是淮軍的創始人和統帥,他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近代海軍。是他開創了洋務運動,建設第一條鐵路,第一家鋼鐵廠,第一家機器製造廠,鋪下第一條電報電纜,建立輪船招商局……這都是開啟建立中國民族工業的里程碑。李鴻章葬在故鄉合肥,在那混亂年代,對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竟然被掘墳鞭屍、拖屍遊街。對合肥對中國極重要的歷史遺跡一李鴻章的故居也全部被毀不復存在。
-
5 # 星哥說歷史
李鴻章是個什麼人,應該是個多面人,我認為李鴻章身上至少有三種身份,即“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晚清屈辱外交的代表人物”。
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
1851年金田起義後,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勢如破竹,攻戰南京,改名天京,建立太平天國政權,與清政府對峙,李鴻章先是輔佐曾國藩,後來自己也建立了淮軍,在鎮壓太平天國的後期發揮的重大作用,在常州、蘇州等地屠殺大量的太平天國的軍民,鎮壓太平天國後還進一步平定了捻軍,所以說李鴻章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
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
19世紀60年—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務派掀起了“自強”和“求富”洋務運動,在這一運動中李鴻章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的第一,如李鴻章建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座兵機器製造廠,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條鐵路,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海軍等等,李鴻章參與的這些近代化探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抵制了外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開啟了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
近代中國屈辱外交的代表人物
中國鴉片戰爭以後的歷史是一段屈辱史,這段時間裡西方列強先後對清政府發動樂多次侵華戰爭,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每次的侵華戰爭都有的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其中很多臭名昭著的不平等條約都是李鴻章簽訂的,如《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所以李鴻章就成了近代中國“賣國賊”的代言人。
李鴻章自嘲自己是“破屋糊裱匠”,我覺的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倒是比較客觀,即“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故譽滿天下,未必不為鄉愿;謗滿天下,未必不為偉人”。
最後“歷史魏老師”建議大家,要能正確的評價歷史人物,評價歷史人物要全面地、客觀地評價;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評價;從是否促進了社會發展和進步評價;史論結合進行評價;多角度評價等。 -
6 # 努力的黃小爬
李鴻章,一個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也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對於他的是非功過,一直都是譭譽參半,有人說他是劊子手,賣國賊,也有人說他是開啟了中國洋務運動的第一人,眾說紛紜。今日,就讓我我們揭開歷史迷霧,來看看李鴻章的過往。
李鴻章生於1823年2月15日,道光二十四年中舉,次年會試落榜,同年李鴻章拜在曾國藩門下,以年家子身份受業於曾國藩。憑著自己的詩文和才學,深受曾國藩賞識。
咸豐1853年,李鴻章回安徽廬州招募勇士數百名,協助清軍抗擊太平軍,因公賞了知府頭銜,7月其父親過世,李鴻章回去奔喪後清軍全軍覆沒,他逃過一劫。
1857年又投入了曾國藩門下,做了兩年幕僚。1861年李鴻章奉曾國藩之命回鄉組建淮軍,在這一年,李鴻章數月間組建了一支九千多人的淮軍,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獨立後的淮軍打了三場大戰-虹橋之戰,七寶之戰,四江口之戰,尤其四江口之戰把先進的洋槍,洋炮都用上了,大獲全勝。同治三年太平天國運動被平定時,李鴻章給政府寫了一封信,建議朝廷引進位制器之器,培養制器之人,同時專設一科取士,給科技人才定功名,藉機闡述了自己的變法主張。也開啟了最早的洋務運動。
但是李鴻章雖身為領軍人物,終究也是沒有避開金錢的誘惑,不僅四處斂財,貪汙受賄,甚至以參股等形式插入洋務運動。據說他的家底富可敵國。
再到後來的甲午戰爭,因為他的任人唯親,用人不善,任命不懂海軍的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而且帶頭破壞軍紀。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朝廷簽訂了《馬關條約》後,李鴻章就淪落為人人喊殺的《賣國賊》老於世故的他悲哀的意識到,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的一切全部付諸流水。
李鴻章一生歷經了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自1862年李鴻章以淮軍統帥身份算起,執掌晚清大權近四十年,最後的李鴻章的名字卻與‘’恥辱""賣國賊"等字眼聯絡一起,也是很悲慘的結局了!
-
7 # 術球
李鴻章,本名章銅,字漸甫,一字子黻,號少荃,晚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世稱“李中堂”。1871年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1874簽訂了《中秘通商條約》,1876年簽訂了《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1885簽訂了《天津條約》,1895年簽訂了《馬關條約》,《中日遼南條約》,1896中德《膠澳租借條約》《中俄密約》,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辛丑條約》,讀者朋友們,看到這裡,是不是想揍他?其實他也是有苦難言,他只是晚清腐敗政權跟慈禧的代言人加替死鬼而已,他也做過很多的好事。
組織團練,投身曾國藩部下,並協助他剿滅太平天國,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在後面組建了淮軍。
回覆列表
最大的謊言:李鴻章甘當賣國賊是迫於上面壓力,是替慈禧太后背鍋,是身不由己的;而他本人內心是愛國的、有骨氣的。
但收受沙俄賄賂而瞞著上面私下籤訂《中俄密約》的李鴻章如何解釋這一鐵的賣國事實?
突然被他的賢子賢孫粉飾成愛國者,還要不要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