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林農

    可以這麼說。最初人們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知道一晝夜有幾個小時。再比如,水燒開一定就是100℃嗎?不是,你採用華氏溫度記錄就不是了。

  • 2 # 知足常樂0724

    一天24小時是人類計算出來的嗎?一點不多一點不少?

    一天為何24小時,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時期,他們是根據人手的食指至小指的骨節數,是12節,二隻手正好是24節,因此一天為24小時。那時,他們將一天劃分為四個階段:白天10小時,夜晚12小時,黎明1小時,黃昏 1小時,加起來一共24小時。後來,為了人們方便,將白天、夜晚分為各12小時。但是世 界各地的晝夜並不是平均 的,存在著地區太陽昇落的時間差,但是一天24小時被世界各國所採用至今。

    ★每天24小時的概念來自於古埃及,最初古埃及將白天分成12小時,但是夜晚他們就失去了時間觀念,於是古埃及人在赤道周圍選取恆星作為參照物,稱為“旬星”。人類可見的旬星一共有12個,它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相繼出現在夜空,所以古埃及人便將夜晚劃分為12個小時,再加上白天的12個小時,這樣一天就成了24個小時,剛好為地球自轉一圈是24個小時。

    ♥人類在理解時間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在農耕時代,人們憑藉日出日落、月圓月缺、一年四季的季節交替這種自然界的週期性變化來計時,由此有了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的概念。古人那個時代沒有鐘錶來計時,發明了日晷、沙漏、水鍾等原始計時工具,現在我們在故宮裡可以看到這些工具。日晷就是利用太Sunny照射到指標上投下的日影,日影移動一個格子,就是過了一個時辰。沙漏和水鍾比日晷更精密一些,水鍾是利用水滴推動內部的機械來計時,而機械部分會像我們的手錶指標一樣移動,但這樣的計時方式還是不夠精確。

    ★大概16世紀的時候,人們開始航海,海上迷茫的一片,不知道到了哪裡,也不知道時間,所以,時間對他們來講太重要了,他們需要精確地測量時間、定義時間。有的政府甚至發出高額懸賞獎金,讓科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求製造出一個星期不超過四分鐘誤差的計時工具。據說伽利略當時也看到懸賞通告了,並且被那筆豐厚的獎金吸引,覺得自己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就可以實現一生的財富自由了。從此他開始苦思冥想。當時他在教堂裡工作,看到教堂裡的擺子(類似鐘擺,教堂裡沒有鍾,只有一個擺子)擺來擺去,他發現擺子每擺一個來回的時間間隔是一樣的。於是,他想到或許可以用鐘擺來計量時間。但他只是有了這個想法,並沒有實際去解決這個問題。而比他略微晚一點的一位名叫惠更斯的物理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惠更斯發現,鐘擺擺一個來回需要的時間跟它的長度有關係。鐘擺越長,擺一個來回需要的時間越長。於是他總結出一個公式,也就是惠更斯公式。然後,他參考水鐘的構造,用鐘擺來調節那些機械的走動,讓時間變得非常準確,可以做到一天的誤差只有幾秒。

    這就是物理學家對時間的測量,由此我們後來有了秒的概念、分的概念,一天24小時,一小時60分,一分鐘60秒。但是,一直到19世紀下半葉之前,並沒有人想到精確地計量秒,甚至連秒的概念都還沒有出現。到了19世紀下半葉,才有了秒鐘這種說法,鐘錶上滴答一秒我們可以看到也可以聽到,計時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到了今天我們已經有了效能很好的機械鐘,一天誤差大概也就是零點幾秒。

    然而到了20世紀,物理學家又發現了更加精準計量時間的石英鐘。後來出現原子鐘,三百萬年大約誤差1秒鐘。

    ★小時的由來,一天有多少個小時呢?答案很簡單是24小時,那為什麼時間單位是小時不是大時呢?24小時是現在的時間計算方法,我們中國古人記年、記月、記日、記時用的是天干地支。一天裡記時用的是地支,地支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共是12個,所以今天有12個時辰。每個時辰只有兩個小時,每一個小時都是時辰的一半,是小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一個餐飲專案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