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0410383855

    奧賽羅威尼斯軍統領摩洛哥人男高音黛斯德莫娜(苔絲狄蒙娜)奧賽羅妻子女高音亞戈奧賽羅的侍從男中音 愛米莉亞雅戈之妻女低音卡西歐奧泰羅之副官男高音羅德利果威尼斯紳士男高音洛德維格威尼斯特使男低音蒙塔諾塞普路斯總督男低音傳達者傳達者男低音其他士兵、水手、威尼斯人、塞普路斯人、僕從等。 莎士比亞從頭至尾地完美展示了奧賽羅這一人物形象。對奧賽羅的形象精雕細琢,深刻地表現了在奧賽羅身上兩種對立情緒的鬥爭。主人公不同的情感交替處於主導地位,是該劇最為吸引人的地方——從最溫柔的愛和極大的信任到折磨人的嫉妒和瘋狂的仇恨。復仇的心理一旦佔據奧賽羅的頭腦,就再也沒有離開,而且在延緩實施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強烈。 他曾經是最幸福愛情擁有者,然而他殺死苔絲狄蒙娜之後,他就是一個最悲慘,最邪惡的惡人。在對著無辜的,純潔的苔絲狄蒙娜的屍體的那一刻,他對生的恐懼早已戰勝死的恐怖。精神的苦惱早已使他忘卻肉體的存在,唯有槍斃肉體是他解決精神痛苦的最佳方法。 《奧賽羅》向我們展示了摩爾人奧賽羅、高貴的苔絲狄蒙娜、戀人伊阿古、天性善良的凱西奧、思量的羅多維科等一系列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鮮明的程度就像圖畫中人物所穿的不同顏色的服裝一樣。他們的性格各異,即便不去想象他們的行動和情感,他們的容貌仍然能夠顯示在讀者眼前。 對於主角奧賽羅的看法通常有兩種:他是位堅強博大和靈魂高尚的英雄;其所以殺害愛妻,只是由於輕信,尤其是奸讒者伊阿古過於狡猾所致;另一種是奧賽羅並不那麼高尚,而是個自我意識很強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急不能待地就聽信了伊阿古,責任在他本人。 叔本華在《生存空虛說》中列出生存空虛的原因;第一,在生存的形式中,“時”與“處”本身是無限的,而個人擁有的極其有限;第二,現實的一切生存方式,只是“剎那的存在”的現象;第三,一切個體都是相互關聯,相依憑的,個體不能單獨存在;第四,世界上沒有“常駐”的東西,一切都是不停的流轉,變化;第五,人類的慾望是得隴望蜀的,永遠無法饜足。苔絲狄蒙娜的悲哀在於她忘記“時”與“處”的轉移關係,她以為“剎那即永恆”,人不會變,她亦忘記了事物是相互聯絡的,愛情要依託雙方的努力,如果單靠她個人,愛情不會存在。世界也沒有“常駐”的愛情,一切都是不斷流轉變化,而她不可能僅就過去的愛情就得到滿足。她把她的愛情建築在一個自以為永不墜落空中樓閣上,然而現實生活卻給她當頭一擊,她也為此喪失了卿卿性命。再看奧塞羅,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奧塞羅的性格決定他的悲劇命運。致命的性格缺陷使他抱著他殘缺的愛情走向毀滅。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倫理學說中說過“自殺是最不幸的善人和最幸福的惡人的一個義務。”奧塞羅正是一個最不幸的善人和最幸福的惡人。 苔絲狄蒙娜與奧塞羅曾經存在過一段世間最純潔的戀情,那段愛情沒有地位高低之分,沒有階級的隔膜,沒有容貌的輕視,沒有欺騙的存在,那是一段最純潔,最無暇的傾城之戀。那段戀情足以令人笑對人間疾惡,傲慢與偏見,可惜這段令人羨慕的戀情不過片刻,悲劇已告開始。一雙浴血的屍身宣告了這段愛情的結束。戲劇已拉下了遺幕,世人尚在俗世中流下了一兩滴不知所以然的眼淚。 《奧賽羅》的同名主人公雖然效忠於威尼斯公爵,卻是個摩爾人,他還是個皈依了基督教的黑人。正是對這種身份矛盾的刻意書寫使得整部劇作充滿了殖民敘事。評論家公認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取材於義大利作家欽齊奧的小說《威尼斯的摩爾人》,不過,莎士比亞對原作進行了重大改編。其中最有深意的改編是:在欽齊奧的小說中,男主人公是個野蠻的摩爾人,他用裝滿沙子的長統襪把苔絲狄蒙娜活活打死,並偽裝現場企圖逃脫罪責,而莎劇中的奧賽羅是徒手掐死苔絲德夢娜並最終自創身亡的。這種“人道主義”的改寫,明顯降低了劇中人野蠻行徑的程度,體現出“隱伏的東方主義,即“表示作為‘深層結構’的政治定位和權力意識,這種權力被設想一直存在於話語之中”另外,從文藝復興的文化語境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種合理的改寫。 《奧賽羅》的中心人物其實並非是黑人將軍奧賽羅,而是白人旗官埃古,奧賽羅只不過是作為—種參照來襯托主角。在對奧賽羅的愚昧無知的淋漓盡致地表述中,埃古的聰明機智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賽義德認為這是西方對東方建立霸權的主要手法,即“推論東方是低於西方的,他者,並主動異化——當然甚至部分是建構——西方作為一種文明的自身形象。東方就被東方主義的話語製作成沉默、淫蕩、女性化、暴虐、易怒的形象。正好相反,西方則被表現為男性化、民主有理性、講道德、有活力並思想開通的形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狐與葡萄文言文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