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答題百科

    一、 託班幼兒問題行為案例案例一:“我不要上幼兒園”(拒上幼兒園)。早晨來園時,在活動室裡就能 聽到天天吵著要回家的聲音。當我從他媽媽手裡接過孩子,天天哭的更厲害了。之後,不願意吃飯、不肯睡覺,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案例二:“彬彬咬了我的手!”。早鍛鍊時晴川突然哭著向我跑過來,邊伸出 小手邊說:“王老師,彬彬咬我的手了……嗚……”我心平氣和地問:“彬彬,你怎麼咬晴川叱?”沒想到,彬彬竟然一點沒有做錯的感覺,興奮的跑開了。案例三:“將玩水進行到底”。中餐前,小朋友都去洗手,過了好久發現怎 麼這兒少了一個人呢?一看,平平正在盥洗室裡玩水呢。衣服上、褲子上全都是水。我問:“你怎麼不洗手,在玩水呢?”誰料他竟然大發脾氣,邊踢門邊喊:“走開,我要玩,我就是要玩。”二、 託班幼兒問題行為的預防與引導1.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幼兒園的環境及集體生活遊戲是幼兒的生命,一日活動中游戲是貫穿於始終的活動。以遊戲的形式教給幼兒與人交流的方法、途徑、應遵守的規則,非常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當然在選擇遊戲是要根據幼兒需要,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讓幼兒體驗到遊戲的愉悅,增強幼兒參與意識,逐步適應幼兒生活。2.教師鼓勵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心理學研究證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發展和認知水平都處於較低的發展階段,各種是非觀念尚未形成。教師在鼓勵和表揚幼兒時,除了運用語言的鼓勵外,更應恰到好處地運用表情的鼓勵和手勢性鼓勵以及身體接觸性的鼓勵等,使幼兒真正感受和強烈體驗到自己被教師所喜愛,使其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3.同伴群體的影響幼兒具有思維形象具體、好模仿的特點,在實際工作中,我發現託班幼兒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因此,同伴群體對於幼兒身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他們將同伴群體作為參照點來引導自己的行為。透過他人來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能力和道德行為。4.進行初步的常規訓練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消除問題行為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幼兒在得到訓練的同時,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了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最初可以在生活習慣方面,隨著孩子入園時間的增長,對他的能力培養著重於社會道德規範和社會責任心等方面。5.開展個別輔導一個集體中,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氣質型別都不一樣,在集體教育的同時,對存在問題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更有助於他的成長。基於託班個案觀察記錄的前提下,教師對問題行為進行觀察記錄,與家長進行訪談,瞭解幼兒每一個細節,有針對性的對幼兒的行為進行個別輔導,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心理上的壓力,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想繼續做船員了,想做小飯館,想知道一些辣的菜系,怎麼做辣的菜才好吃並且能留住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