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Fing780

    野生菌雖然美味,但有毒的也很多。如何在享用美味的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吃到毒菌的風險呢?

    雲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鄭文康,從事野生菌研究已近30年,他對300多種食用菌、100多種毒蘑菇性狀瞭解得比較清楚。鄭文康告訴記者,專業人士通常所用的毒物分析和動物試驗方法,成本較高,而且對普通群眾來說沒有可操作性。因此,從形態上進行鑑別是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己從事了多年的研究,還沒有發現毒菌有什麼統一的外觀。

    據記者瞭解,目前民間通用的識別有以下幾種:形狀奇怪,顏色鮮豔的可能有毒;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蟲、鳥不啄,鼠獸不食的可能有毒;嗅之有臭味,無菌香味,味道薰辣,極苦的可能有毒;菌體受傷傷口變色、液汁混濁的可能有毒;生長於陰暗潮溼和汙穢地方的野生菌有時帶毒;與蔥、蒜、大米、銀器、燈芯共煮呈現烏黑色的可能有毒。

    對此,鄭文康認為,這些經驗並不是絕對的,有些甚至並無科學道理。比如雲南人在烹調菌類時有放蒜的習慣,但經過自己多年的研究,並詢問過所有菌類中毒的患者,沒有一例是在烹飪時發現蒜變黑的,說明這種識別方法並不準確。但他同時提醒大家注意,毒傘屬有幾十種菌類,只有一兩種沒有毒,其餘的都會損害臟器,並且死亡率相當高,毒傘屬的菌類有一個共性,就是在菌柄的中間生有菌環,在菌柄的底部生有菌托,對於這種菌子,是千萬不能品嚐的。

    鄭文康還強調,由於野生菌的研究相當複雜,並且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準則,因此食用野生菌還是要儘量挑自己認識、或以前吃過的,以免因為貪吃付出生命的代價。

    烹飪加工時怎樣減輕毒菌的毒性?

    野生菌雖然美味,但吃到有毒的野生菌,就是你的運氣不好了。其實,只要在烹飪方法和加工方式上多加註意,即使不慎食用了毒菌,也可以起到減輕中毒程度的作用,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鄭文康還建議,在加工烹飪野生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才能避免或減少中毒的機率:首先是要炒熟煮透,熟了的野生菌體積會大大縮小;其次是不要涼拌生吃,雖然雲南人並不習慣生吃野生菌,但這樣的個例還是發生過,所以應儘量避免;此外,在烹飪時先將菌子煮一下,擰乾後再炒,也可以降低毒素,但這樣做的同時野生菌的口味和營養也遭到了破壞。

    對於很多群眾認為"吃菌火鍋是最安全的方法",鄭文康認為也不盡然:"有些菌類的毒素的確在高溫時會遭到破壞,但並非全部如此。而且不同的人吃火鍋時,將野生菌放入鍋內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所以有時這種方法並不起作用。"

    如何判斷是食用菌中毒了?

    據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鄭文康介紹,一般誤食毒菌會有下列4種類型的表現:

    一是胃腸炎型,這種中毒表現較為普遍,約佔80%。具體反應是,進食毒菌後10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等症狀,一般不發熱,嚴重者會導致脫水,引起周圍迴圈衰竭。引起這類中毒的有黃粘蓋牛肝菌、黃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紅菇、臭黃菇、臘傘、月光菌等等。

    二是神經精神型,它除了胃腸炎表現外,還有精神興奮、精神錯亂和精神抑制等症狀。如俗名"紅見手"的褐黃牛肝菌,吃了以後會先出現頭昏、噁心、嘔吐症狀,然後有煩躁、幻聽、幻覺、妄語等怪異行為,少數人還有迫害妄想,出現類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狀。食用者會感覺面前有活動的小人或動物,進而有打人毀物、狂奔亂跑,甚至出現傷害行為。毒繩傘、豹斑毒傘的誤食者則會出現嘔吐、腹瀉、出汗、流淚、心搏減慢等副交感神經症狀。這類中毒病人經治療後就可以恢復,且無後遺症,死亡率很低。

    第三種是溶血型。進食毒菌6至12小時後,除有胃腸炎型表現外,還有貧血、肝腫大等症狀。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類症狀,但其所含毒素加熱到100攝氏度就可被破壞。

    第四種是多臟器損傷型。在進食毒菌10至30小時後,先有胃腸炎型表現,然後出現肝、腦、心、腎等多臟器損害的情況,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部分患者還伴有精神症狀。此類病人病程2至3周,由於先期症狀是胃腸炎表現,往往容易被誤診,又因為會出現病情反覆,有時還會中斷治療。引起此類中毒的有白毒傘、毒傘、毛柄白毒傘、鱗柄白毒傘4種菌子,它們在雲南全省都有分佈,且誤食後死亡率極高,佔了雲南省菌子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

    鄭文康還提醒,凡是菌中毒的病人,如果能知道是吃什麼菌子而引起中毒,將對搶救和治療有極大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現代戰爭中美軍真能做到“發現即摧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