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小白女性生涯規劃

    職場媽媽辭職回家帶孩子,成為了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也是一種職業,而且很值錢。

    既然是職業,總有人適合,有人不適合。

    並不是每一個做了母親的女人,都適合做全職媽媽。

    現在適合做全職媽媽,也不代表適合做一輩子的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上崗自查清單如下:

    1) 是否有一個理解疼人的好老公。

    好的老公會認可你的辛苦,愧疚你的犧牲,會分擔家務,會把財政大權交給老婆,老婆其實是在“管家”。

    而“壞老公”會認為你沒有工作,理所應當洗衣做飯帶孩子,說不定每個月掐著額度只給你夠買菜的錢,想要買衣服?美容?做SPA ?做夢吧。

    2) 是否有明理的婆家。

    好的婆婆也會理解你的不易,不參與小家庭紛爭,說不定會搭把手幫你分擔帶孩子。不好的婆婆會認為“你靠著我兒子養活,你就應該好好在家做苦力。”

    3) 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基礎。

    家庭經濟基礎好,不會因為其中一個人不上班,家庭整體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甚至算著生活費過日子;

    自己的能力基礎好,哪怕你現在暫時全職媽媽,但是你也有能力養活自己和孩子,即便出現了一些意外的狀況你也可以負擔家庭或者為自己未來做選擇,永遠掌握主動權。

    4) 是否有良好的心態和獨立的人格。

    看得清現狀和未來,知道當下是自己的選擇,未來也有更寬的路可以走。

    有自己的圈子、興趣和愛好,不做黃臉婆,不做怨婦,始終保持智慧和美麗。

    所以我們,即便不出去工作,你起碼要一樣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保持著一顆不斷進取的心:

    學英語、學畫畫、學跳舞、學西餐、學插花、學設計……

    做義賣、做慈善、做培訓、做講座、做分享……

    千萬不要說:“等孩子大一點,等我空一點,等過了一段,我就開始……”

    做全職媽媽,需要的不僅僅是愛,更要有效的領導和管理。

    要管理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是媽媽自己。

    會愛家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對自己負責。

    我們可以投入一個三年,全心全意。

    我們可以投入第二個三年,無悔無怨。

    可是我們不可以投入每一個三年,不計付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

    全職媽媽只是一種工作,選不選擇,都值得尊重。

  • 2 # 非正式生活

    對於職場媽媽辭職回家帶孩子,個人並不是很贊同,尤其是在中國現實狀況之下。我們瞭解一下職場媽媽,辭職回家帶孩子可能遇到的情況。

    第一個面臨的情況就是家庭收入的銳減,個人收入基本為零。本來帶了孩子的家庭支出就會急劇增加,如果女性辭職回家,那麼家庭收入就會受很大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家庭有好的預案嗎?家庭生活的質量能夠不受影響嗎?老公能夠無怨無悔嗎?公公婆婆會由此更加看不起你嗎?

    第二種可能面對的情況就是,帶小孩實際上是一個很複雜的工作,一個人並不一定能夠完全做成,可能還需要家裡的長輩,甚至要請保姆才能完成,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家裡面能夠支援嗎?如果不能,你一個人能夠應付那些複雜的情況嗎?

    第三種可能面對的情況就是長期的家庭婦女生活,完全有可能讓女性喪失再進入職場的能力和競爭力作為家庭和個人能夠面對或接受長期做家庭婦女的狀況嗎?

    第四種情況可能想的比較極端,也想得多了一點,但是作為家庭主婦來講,抗風險能力是相當脆弱的,提前考慮這些問題也是應該的,那麼就是你做了幾年的家庭主婦,在職場上也沒有競爭力的時候,如果家庭關係發生變更,你又當如何?有能力和資金為自己做好保障嗎?

    總的來說,中國的法律和現狀,對於女性在家庭當中的勞務付出和育兒付出,是相當不認可和沒有保障的,所以提前考慮好這些問題,並做好預案,才能夠放心的做家庭主婦吧。

  • 3 # 心善淵2018

    如果家庭需要,自然是無可厚非的。沒有辭職回家帶孩的媽媽自然也有個人的原因,關鍵看家庭需要和個人選擇。就辭職回家帶孩子的職場媽媽而言,我覺得這種選擇沒有簡單的對與錯,是一種需要,一種選擇。

    首先,家庭需要。在父母不能幫助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夫妻兩人必須有一方要為照顧家庭,照顧孩子重新做出選擇。不一定,或者說不應該就是媽媽辭職,也可以爸爸辭職,可以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工作情況商量,另外,對於帶孩子而言,可能媽媽更適合,因為女性更有耐心,更細心,當然不否認有的男性也可以做到。

    其次,個人選擇。女人做了媽媽以後,生活重心,個人觀念等方面都可能會發生轉變。有的女人在做了媽媽以後,很享受媽媽的這種身份,願意放棄工作,選擇去陪伴孩子的成長,選擇參與的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這時,媽媽覺得人生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值得做,她人生的意義就在於這裡,所以這時,職場媽媽會選擇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再次,孩子需要。孩子在小的時候,可能更需要的是媽媽的照顧,這時,相對而言,爸爸工作,媽媽照顧孩子可能會更利於孩子的成長。照顧孩子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有耐心,有愛心,要細心。而女人天生在這方面就比大部分的男人有優勢,要比他們做的更好。當然,不是隻有媽媽一個人就可以帶好孩子,媽媽帶孩子的過程中,爸爸也是要積極參與的,這樣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 4 # 小中醫邱邱—脾胃

    就在半年多前,我放下了披了近12年的500強職業戰袍,一個轉身回家,做起了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告別了昔日的大紅唇和12釐米高跟,我堅信自己走得步履輕快,輕鬆決絕。

    是啊,天下還有什麼比教育子女和陪伴家人更重要的事情呢?連霸道Quattroporte賀涵都能夠為了給人家的娃過個生日而放下工作,我這個當親媽的又有何不能為?關於工作和家庭之間的角色轉換嘛,我一個14年+的職場老手,還能玩不過羅子君?

    從打拼職場到管理二娃

    沒有舒適,盡是盲區

    生活永遠都是那個躲在一邊只會看破從不說破的老卓,總是在出其不意的時候讓你明白一些道理,讓你知道即便你的決定再正義凜然,你對自己再信心滿滿,在跟現實交手的時候,一著不慎也會誠惶誠恐,坐立不安。所以,某個週一的下午,當我捧著一杯手衝咖啡坐在灑滿Sunny的咖啡館裡時,陡然間,我發現自己竟然有點Lost。

    不是我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而是在面對事情多如牛毛,而重要性又都重於泰山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曾經的遊刃有餘不見了。我看著一張紙快要排不下的To do list, 感覺每件事情都是從前拼命三郎時欠下的債。這一筆筆該如何購銷,又該從何下手?

    尤其是在明年女兒就要幼升小,如何做好充分準備?不少幼兒園的同學放學後都開始有計劃地學習,從語數外到各項才藝儲備,而中班下的我們還中文大字不識一個,十以內加減一臉懵逼… … 最讓我驚愕的是當各種升學混戰實況在網上炸開鍋的時候,我一度覺得自己的孩子要是不能十八般武藝加身,彷彿就要前途盡毀。(現在回想,這更多是因為沒有理清事物本質覺得無法掌控事態而強加給自己的精神困擾)

    事實上被我選擇性遮蔽的還不止這些,那些傻傻分不清的體制內和體制外路線,哪些學校才是我的如意之選? 什麼是我的Option 1,又該有怎樣的Plan B? 與此同時,親子關係管理,情商品格培養,才藝興趣發展,弟弟的成長管理,甚至是簡簡單單的預約一個線上課程,怎麼操作才能更快捷更高效?而孩子之外,為人父母的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提升,建立和鞏固家庭文化和價值觀……

    如果說“全職媽媽”是一項非常重要且艱鉅的工作,當這些既拼技術又拼經驗的家庭專案席捲而來的時候,當它們真的成為工作讓你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時候,我說自己是個職場菜鳥一點也不過分。

    要知道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一個父母教育程度不算低、經濟條件不算差的家庭裡的全職太太,絕對不是“離婚前的羅子君”,絕對不是。那些經過藝術加工的影視劇從來都是留給局外人做談資的,擺在我面前的才是活生生的血肉現實。本以為帶著空杯的心態就大可完事,恰恰相反,光有誠意沒有武藝是絕對不行的。

    把家庭當職場,升職力碾壓太子妃

    甄妮與女兒

    自嘲之後,轉過身去,是我一肚子的不甘心。杜拉拉可以升職,太子妃可以升職,我為何不可以把家庭育兒當作一次不同以往的跳槽,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崗位上來個職業第二春呢?

    我現在的主要身份雖然是一個全職媽媽,但我是一個有著近12年500強工作經驗的全職媽媽,我做過的PPT一張張摞在一起也是本1000頁+的書,那些職場裡教會我們的有關溝通、創造、執行的金科玉律,那些應對變化的從容,使命必達的決心,真的離我遠去了嗎?曾經面對挑戰,咬咬牙也要“Always I Can”,現在怎麼就認慫了?

    沉溺向來容易,思考卻從來都不輕鬆。思量之後,我發現我們終究與自己的前半身脫不開干係。索性我就帶著我的PPT和職場經驗走進家庭生活,換一個姿勢繼續“奮鬥”了。

    所有的遊刃有餘

    當把全職媽媽這個工作放進職場的座標軸裡,你會發現不同的職場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都是“管理”——管時間,管資源,管團隊,管老闆…… 而唯一不同的點是,全職媽媽是個需要高度自我管理的崗位,對自我要求高到可以忽略彙報線。但是,不向其他人Report並不代表我不可以控制這個事件。每天寫Schedule、To do list也許是個方法,但是我更傾向於在思路的源頭上把所有的千頭萬緒做一個合理的分析和整理,一眼瞥清輕重緩急,然後逐一跟進解決。所以,誰說沒有老闆就沒有KPI? 我自己就是我的老闆,我自己來驗證我的KPI。

    以時間為賬戶

    管好6件事,就是高效全職媽媽

    作為全職媽媽,首當其衝要做的就是有效的管理時間。自由是把雙刃劍,你可以舒服的追上一整天劇,也可以完成一火車的Mission impossible, 就看你怎麼用。打個比方,假設你每天都有86400元進入你的銀行賬戶,而你必須當天用光,你會如何運用這筆錢?天下真有這樣的好事嗎?是的,如果你真有這樣一個賬戶,那就是“時間”。每人每天86400秒進賬,你將如何管理這筆財富?聞名全球的效率大師艾維.李說過:“如果一個人每天能全力以赴地完成六件最重要的事,那麼他就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這六件事,並不是早飯,中飯,晚飯… …而是把生活拆分成六個面,這六個面可以代言一個全職媽媽的生活狀態。然後再在這六個方面裡分解事項,進行時間規劃和安排,在這個基礎上,思維導圖是個好東西。 即用視覺化的形式,把生活的主要專案進行梳理分類。

    下圖,是我整理的階段性全職媽媽一天要管理的6件事思維導圖,分為:Education子女教育,Daily life Management生活管理,Working工作,Self Management自我管理, Outing出行安排,Mental Bank情感賬戶這6個方面,再將這6個方面會涉及的內容,依據重要性逐層展開,主幹是專案分類,末梢就是實實在在要做的事情了。

    PS:因為在製作過程中,酷愛畫畫的女兒趁我一轉身加了幾處神來之筆,所以乾脆通篇的畫風就跟著這些神來之筆走下去了,倒也成了我和孩子之間有趣的互動回憶。

    基於思維導圖整理出的事項,再把每天要完成的事情放進時間的座標軸裡,同時在橫向和縱向的角度上查漏補缺,這樣階段性工作的主次輕重,時間分配就很容易得出來了。可以細到每一天,也可以以周為單位進行安排。

    除了以上,其實每一項生活經歷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好好分析和整理,比如孩子教育的規劃,家庭成員的分工,一次高質量的親子旅遊,全職媽媽的自我提升和成長,甚至僅僅是和孩子進行學習習慣的日常溝通,或篩選課外學習班,每一個大任務或者小任務都可以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分解整理,從中找到你的思路和辦法,從而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比如上圖就是在和孩子溝通聽課和讀書時需要做到哪些的時候,用最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看一眼就明白她應該怎樣做。

    遵循Reachable、Trackable 、Motivation三大原則,制定合理可行的KPI

    甄妮的兩個孩子

    思維導圖是思考方法,那究竟什麼才是KPI。簡言之,KPI就是使命,設定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完成它”。

    第一要有清晰目標,要Reachable,可達成。職場能力和壓力是反比關係,要避免不切實際的高期望。當你發現無法掌控局面的時候,壓力和焦慮隨之而來,所以制定一個和自身實力相匹配的合理目標非常重要。簡單講 How to就是把你最最理想的狀態減三分之一,即把你的最高期待落實到紙面上的時候減去三分之一,留下的便是使命必達的結果。

    第二目標要Trackable, 可跟進。不可以定得太久遠,可以先做三五個月或1年的短期目標,在過程中給自己設定幾個時間節點去檢驗回顧,看看自己哪裡做的好,哪裡還需要加把勁,在Review總結的時候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做到有跡可循。

    第三要有獎勵, Motivation很重要。千萬不要全家人一起吃個飯就算是獎勵了,給自己買個最新季的Chanel包包也許是個獎勵,或者和閨蜜來個不要老公孩子的奢華旅遊,或者乾脆給自己屯上一整年的蘭蔻小黑瓶系列,這些都可以是獎勵。

    換言之,先把家庭專案分類,再用思維導圖梳理相關聯絡和輕重緩急,得出一個對你自己最有用的KPI, 因為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目標和願景各異,所以這個KPI只有你自己去做。我能告訴你的是,確定目標很重要,腳踏實地的跟進執行很重要,明確獎勵更重要。逼一逼自己和對自己好一點,無論在哪個職場都是共生共存的。

    一方全職,夫妻之間怎樣增強溝通

    甄妮一家

    全職媽媽雖然不再朝九晚五,不代表不再堅持學習。而夫妻之間如果不是同行,很可能關於工作的話題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如何達到夫妻二人可以在有限的共處時間裡,達到思想上的一致,除了要解決一些家庭事務,我的建議是一起讀書

    全職媽媽給孩子的陪伴更多嗎?

    第一、時間上不一定更多;第二、就算時間更多也並不意味著對孩子更好,畢竟,陪伴的結果是由陪伴的質量來決定的。

    職場媽媽會有哪些苦衷?

    一方面,對孩子總擔心陪伴不足;另一方面,由於要承擔母親的天職而對工作力不從心。

    全職媽媽會有哪些苦衷?

    全職媽媽容易和社會脫節,缺乏一定的社會連結,所以可能會覺得很孤獨。

    當職場媽媽對孩子有哪些優勢?

    媽媽透過事業得到一種成就感,積極的生活態度會感染到孩子,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當全職媽媽對孩子有什麼優勢?

    那些把自己生活安排得非常好的全職媽媽,可以給孩子更多更好的陪伴,增強孩子早期的安全感。

    所有人都適合當全職媽媽嗎?

    真的不是,那些社會需求比較強的媽媽最好不要嘗試。

    考慮辭職回家全職帶孩子,要做什麼準備?

    心理上的準備最重要。要想明白,媽媽是為了自己選擇全職,而不是為了孩子。換句話說,孩子永遠不應該為媽媽的這個決定揹負責任。

    職場媽媽如何安排好工作和生活?

    提前規劃!接受自己同時承擔著媽媽和職場人兩個角色的現實,用效率彌補時間的不足。

    為什麼一些全職媽媽會有抑鬱的傾向?

    一種情況是自己的「犧牲」不被認可,一種情況是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壓力,但關鍵還有因為與社會脫節而造成的孤立,即便有情緒也無處釋放,無人傾訴。

    全職媽媽的先生應該如何支援自己的太太?

    第一、不要把育兒真的全部讓太太承擔,爸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只要有機會就要積極參加,能做多少不重要,願意參與的意願才是對媽媽們最大的支援。第二、對太太的貢獻要認可和感恩,並用語言表達出來。第三、充當橋樑,為太太製造更多的社交機會。

    把孩子給老人帶,和老人的育兒觀念發生衝突怎麼辦?

    不要放大自己的焦慮,老人在家帶孩子畢竟是暫時的,孩子沒那麼容易被帶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你帶孩子就沒一點兒問題嗎?以感恩的心態對待老人,更容易形成同盟的局面。

    對於媽媽來說,最完美的狀態是什麼?

    能重新穿上生孩子以前的衣服,呵呵,開個玩笑。最完美的狀態就是現在的狀態,你已經成為了媽媽。

    我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在孩子度過了不適期後,我欣喜地發現,現在的學校與自己上學時已經完全不同了:孩子們寫生字,很少再抄十遍二十遍了;寒暑假作業也只需學生上交結合學過的知識手繪的“小報”了。但是,隨著欣喜越來越多,我的煩惱也隨之增多。我發現,那些讓我欣喜的改變必須建立在我越俎代庖、全身心幫助孩子上面。相比之下我要操的心比我父母多了幾十倍。

    老師認可的作業需要全家總動員

    沒幫孩子畫畫,女兒被穿小鞋

    一次,學校組織孩子們去海洋館,回來之後讓每人畫一幅“海底世界”。

    整個晚上,孩子用畫筆畫出了自己心中和眼中的“海底世界”:藍藍的大海和幾條小魚,由於大海的顏色太藍了,使得小魚有些面目不清。

    第二天放學,女兒見到我就撅起了嘴:“你為什麼不幫我?好多同學的作業就是爸爸媽媽給畫的,有的同學是爸爸媽媽在網上找到圖片然後打印出來的,都特別漂亮。”

    “同學的爸爸媽媽那麼做不對,老師的作業是留給小朋友,就應該由小朋友親自來完成,爸媽可以幫忙,但是不能完全由爸媽做呀!”我耐心地對女兒說。

    “可是,他們的作業都貼牆上了,我的被老師還回來了。”女兒小聲說。

    我愕然!

    難道老師這份作業的重點不是讓孩子享受“畫”的這個過程嗎?對於一個不足10歲的孩子,學會“用畫筆記錄下看到的”、“用畫筆還原出腦子中想到的”不是教育的重點嗎?

    作業說是佈置給孩子的

    其實是留給家長的

    後來我發現,不重過程只重結果的事挺普遍的。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老師讓每個同學都交一份記錄假期生活的“小報”。第二天剛上班,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麻煩您把孩子假期裡的活動做成PPT,分成幾個系列,一個是參觀博物館系列,一個是春節民俗系列,一個是運動系列……”

    PPT菜鳥的我吭哧吭哧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做出了3個PPT。老師怎麼也不問問我會不會?那些必須坐班的家長該怎麼辦?大家都上班時間幹這個?我一下午滿腦子都是疑問。

    第二天女兒告訴我,我給她做的PPT連同另外兩個家長做的一起作為他們班優秀寒假作業交到了學校。

    聽了這個訊息我的腦袋“轟”的一下:我一直覺得教育的原則首先是教會孩子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我也一直覺得教育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但是,學校雖然已經改變了以前那種刻板的教育方式,但是功利的毛病沒有改,學校看重的還是分數,只是現在這個分數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了。更可怕的是,學校傳達給學生的是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可以使用各種手段!

    而我正是那個助了一臂之力的人!

    慢慢地我發現,很多事情看似老師佈置給孩子的,其實就是佈置給家長的。

    一天,女兒興沖沖地抱回來一個大本,是《班級日記》。“這是我舉手爭來的,下週交。”女兒說。

    原來,這個本要裝飾一下,老師讓同學自願認領。看到很多孩子舉手,女兒也舉手了,最終女兒“幸運”地得到了這個機會。

    老師的要求是這樣的:這個本相當於班級的週記,每週會有同學把一週的大事記錄下來,女兒領回來的任務是給每週的週記配一幅圖,每四周也就是每個月還要單配一張有主題的圖。比如,10月可以是國慶主題,6月可以是兒童節主題。女兒要先把圖配好,其他同學才能記錄。我算了一下:一個學期大概有4個月,每個月有4周,也就是說要在這個本上畫20幅插圖。

    “這任務你能完成嗎?”我問女兒。

    “老師說可以家長幫忙。”女兒回答。

    這哪是家長幫忙啊,完全就是留給家長的任務啊!

    那個星期,對於我這個上了中學就沒再動畫筆的人來說是相當崩潰。每天下班之後的時間幾乎都用來畫插畫了。

    班級活動家長是否幫忙與孩子在班級中的地位相關

    再後來,我發現學校對家長的需求是漫無邊際的

    一次,女兒對我說:“你能不能到學校來給我們班指導一下唱歌?”我說不行。

    之後我瞭解到女兒班裡的合唱確實是一個家長幫忙編排的,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班裡的一臺聯歡會也是幾個家長幫助組織的。

    每次有類似活動,女兒都會在我耳邊嘮叨,希望我也能去學校幫忙。

    最初,我確實覺得班裡的活動就應該讓班裡的孩子們完成,做成什麼樣子都是他們的人生歷練,是他們寶貴的回憶。

    之後我瞭解到,現在除了學習以外,學校給孩子安排的事分工非常精細,據說有個孩子在學校的全部勞動任務就是給洗抹布的盆換水,只管換水,洗抹布的活兒是另外一個孩子的。

    越這樣,孩子們越擔不起大事,所以為班集體作貢獻的事情就由家長代勞了。

    其實,老師們也沒有強迫家長必須到學校幫忙,但是,當家長是否幫忙與孩子在班級中的地位有關聯時,哪個家長不願意作出一些犧牲呢?

    可是,這正常嗎?

    當減負真的來了

    家長下班時間必須大大提前

    還有一件事是減負。

    從女兒上一年級起就趕上國家不斷地出臺減負的政策。

    對於這樣的政策我是舉雙手贊成的。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書本的奴隸、考試的機器。

    但是,當減負真的來了,我又開始承受不了了。

    先說作業。國家明確規定了低年級小學生每天寫作業的時間,但是那時候女兒還是每天都有不少作業要寫。一次,我很不知趣地詢問了老師:“我們沒有留家庭作業,這些作業都是我們的課堂練習,您的孩子寫得慢,所以只好拿回家寫完。”老師的回答讓我無話可說,再問周圍的孩子,大家基本上都是沒有在學校做完,所以拿回家繼續做。

    不知是為了讓孩子能少拿回家一些作業,還是為了什麼,孩子的午休時間也經常被老師用來講作業,很多孩子的課間也用來寫作業。

    還有讓我更崩潰的。

    剛上一年級,學校還有一些興趣班,比如美術、科技、書法、舞蹈、合唱、跆拳道什麼的。我們不去外面上課外興趣班,每天很方便,家長下班過來接。

    沒多久,減負的政策來了。

    學校裡所有的興趣班停止了。孩子放學時間大大提前,每天時間不一樣,有些天3時10分,有些天2時30分。

    不少同事都把孩子送到社會上的課外班了。我一直很抗拒。我知道國外的孩子下午放學也很早,他們整個下午有大塊的時間運動、閱讀、參加各種社群活動。國家給孩子減負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放學早了就要送入另外一個課堂?

    但是,不送課外輔導班怎麼辦?

    我的時間一下子被打亂了。

    以前是將近5時接孩子,雖然每天下班都要早走,但是至少下午還有幾個小時能安靜地做點事。現在孩子放學時間提前了,尤其是兩點多接孩子的日子,那天下午基本就是廢的。剛吃完午飯心裡就踏實不了了,眼睛總是看著時間,生怕自己晚了。

    有幾個單位能容忍我日復一日的早退?!

    教改方向是要讓更多的人變成全職媽媽嗎?!

    還有不少同事的解決之道是請老人幫忙帶孩子或者長期僱傭小時工和保姆,但這也只是權宜之計。

    現在各路專家、各種媒體都在教育家長:“隔代教育問題多”、“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既然這些是對的、好的,為什麼我們這樣選擇時卻總是狼狽不堪呢?

    一直來我都選擇夫妻兩人親自養育孩子,這是我理性分析的結果:我和丈夫的工作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再加上我在師範院校學習了7年,主攻教育學、心理學。從孩子出生那天起,我就覺得自己屬於攥著“金剛鑽”的人。相對自由的時間加上比較專業的教育修養,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在職場和家庭之間遊刃有餘,也相信自己能成功扮演好職業女性和媽媽兩個角色。

    那時候,我心裡是把媽媽分成兩個陣營的:一類是職場媽媽,一類是全職媽媽。無疑,我自己是屬於第一陣營的。每當見到全職媽媽時,雖然嘴裡會說很羨慕她們自由沒壓力的生活,但是內心裡從來覺得自己跟她們完全是兩種人。

    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我的這種自信在孩子領回來的一項項任務、日復一日的接送中慢慢支離破碎了。我真的能在職場和家庭間遊刃有餘嗎?每當自己硬著頭皮度過一關時,又在心裡打鼓,我一定要這樣迎合嗎?每當這樣糾結的時候我便打心眼裡生出對另一陣營的羨慕之情。

    也許我還沒有勇氣把孩子也帶回家來自己教育,但是如果我是個全職媽媽也許不會這麼焦頭爛額,至少我的焦慮不會影響到孩子。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爺爺去世了寫了遺囑,但是我的後奶奶說她是第一繼承人要我爺的全部家產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