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書讀書共分享
-
2 # 夏瞄淺談
因為他的名字叫《資治通鑑》
這名兒是宋神宗起的,原話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意思就是“可以借鑑往事,以資參考治理天下“。
司馬光編寫這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從龐雜廣袤的歷史裡,挑揀出對皇帝治理國家有參考意義的一些案例、事件,從而讓當今皇帝看了學習,參考。 為天子師,是舊時文人最高的理想。就跟現在一些知識分子念念不忘指點江山一樣~
資治通鑑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很多人知道,但是卻忽略了它的意義。編年體並不僅僅意味著一種寫作體裁,史書結構。在中國,編年體蘊含著更深層的含義。
華人不像外國,崇拜神靈是民族精神核心。華人的精神核心,是祖先崇拜。也正因為如此,華人比任何人都更重視歷史。只有歷史,能記錄我們的言行,把我們的祖先傳承給我們,也把我們自己傳承給後代。這是華人特有的終極關懷方式。
儒家以春秋治天下,從漢到宋,將近千年。
司馬光野心勃勃,想要達成同樣的功業,於是他去編資治通鑑,也用編年體。 他的目的就不是記錄歷史,而是透過要透過歷史,看清事物的規律,做事的法則,成功的經驗,以及慘痛的教訓。
所以這本書從動機到最後誕生,都是為了它“參考指南”這一目的服務的,而它參考指南的目標群體,只有一個——皇帝。而三皇五帝時期實行的上古記載中禪讓制度,和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完全不符,不符合本書的動機和目的,自然也無法入選。
-
3 # 您隔壁的鄰居老王
因為司馬光主要是想強調“禮”在治國的重要性。在儒家眼裡,三家分晉是周朝禮樂崩壞的開端,最終導致周的滅亡。所以,資治通鑑從這裡開始。你應該沒看過《資治通鑑》,因為看過的人是不會問出這種問題的。資治通鑑開篇就講了原因,所以這問題很無聊。
《資治通鑑》開篇,司馬光說了這樣一句話:“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紀綱哉!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這段話的意思強調的是禮法的重要,也就是說,天下的百姓都要受到天子一人的統治,統治要有序,天子統三公........卿大夫治士庶人。而天子自毀禮法是從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的,這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威烈王“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就是周天子同意韓、趙、魏三國的諸侯地位。韓、趙、魏三股勢力之前就有獨立的野心,他們三家聯合起來滅掉了智伯,勢力強大起來,分裂了晉國。晉國是周朝的嫡系封地,即周武王的第三子唐叔虞的封地,後來晉國的卿大夫韓氏、趙氏、魏氏因為戰功而地位顯赫,慢慢開始蠶食晉國。此時的周天子已經勢力衰微,無能為力。只能聽之任之,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不得已,自毀禮法和等級秩序,承認韓、趙、魏的諸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