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話少說

    面對禮崩樂壞的亂世,孔子主張恢復西周禮樂,而老子《道德經》主張回到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五十步與百步之差,都夠消極的了。

  • 2 # 唐言唐語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稻,後退原來是向前。

    後退原來是向前,如果有人說後退就是後退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消極的人確實是看到了消極的成分。

    “《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有人說大象就是一根柱子,有人說大象是一堵牆,還有人說大象是一根繩子。

    有人說《道德經》是消極的,也沒有什麼不合適的。

    從80樓往下看,都是美景,從2樓往下看,也許滿地垃圾。當然也可以說80樓看到的不過是虛無的景色,而從2樓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大眾疾苦。

    位置不同,角度不一樣,結論自然不同。至於事實本身究竟是什麼、《道德經》到底說了些什麼,只有“道可道,非常道”了。

  • 3 # 天上雲彩38

    三教

         儒釋道三教實質是文化,是信仰,是東方文化精髓,是東方文化的精神。道觀廟是載體之一,僧尼士是專業人員,人民群眾是水。儒教主導是人與人關係,釋教是人與心的關係,道教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故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故有寺觀廟的城市是有文化的城市、有慈心道骨知禮的人是善果之人。

        三教真理是普渡眾生、有教無類,但是被我們象熊貓一樣關在籠子裡讓人看希奇,看景緻、看異類,沒有見到其它教址當風景點,只有三教如此,道觀廟被圈起來當風景區賺錢!沒有見到其它教收門錢,道觀廟不是靠精神文化傳承發展,而是靠風景稀奇生存,如同一個大學,不是靠好的思想及培養人才存在,而是靠有多少大樓、有多少人來參觀旅遊存在,多可悲。這違反了三教的真理,三教已走向了十字路口,非常迷茫,快到消亡了!

           三教文化如同一個五千年的人家,突然被新來的強盜搶,就認為自己的文化不好,認為強盜文化好,學習強盜文化。破四舊,打三教,抄主義,崇洋人,全西化……   三教真的前途渺茫。

           沒有儒釋道就沒有萬歲中國,歐洲沒有就沒有大一統,美洲印地安沒有就無國亡種,巴比倫埃及天竺沒有就亡國滅種斷史。唯東亞三教上下五千年,延綿不斷。

          都九年義務教育了,高速公路都到期了,公共側所都不收費了,寺院為什麼不放開呢?古人說:兒時走過三座廟,閱過百幅聯,長大不是人才也是仙。儒釋道二千多年到解放,普渡眾生不論貧富,從武則天進尼姑庵、魯智深進五臺山、林沖進山神廟、宋江進娘娘廟、王安石進梓潼神廟、白毛女進洞廟到朱總進昭覺寺、領袖進密印寺、東山寺、五臺山取得真經,陳毅躲土地廟……從末有過門票,中華文化儒釋道三教傳播因為這門票,一切向錢看,佛法不能普渡、大道不得宏揚,精神文化走向了邪路,快走向絕路了,快被異教打敗了,寺院成了當地者賺錢的牌,成了主持致富的路,和尚家成了騙人的根(笑笑生說),成了潘巧雲的意中人。儒釋道三教真理不能毀在我們這一代,三教生於中國(釋生於尼泊爾),世界各教都沒有限制的發展,唯我們把三教框起來管死,如堵井沿防洪水一樣最後井將被洪水淹沒。蔣某人都信異教了,中國歷史開了個玩笑也是必然,如果太平天國成功或者蔣某人成功,那麼現在信異教的有多少?儒釋道早灰飛煙滅了。     

          100年科技發展可以飛天入地,但100年人類進化基本沒有顯見,我們不能站在現在的角度解釋1000年後人類的發展,我們現在不能解釋的事物不能用“迷信”封殺,包括三教,管死了三教,其它教就要入侵,西南、越南好多少數民族本來信祖宗蚩尤(信祖宗屬儒教),現在被西方法國傳教信天主教進門徒會了。南韓本信三教,已三分之一信異教了。其它教五大洲都有,儒釋道三教各大洲有嗎?亞洲各國有嗎?真的是閉門造車,我們得反思。國興教興,國興文化興,我們要把東方文化、東方三教傳承。

         三教還能以什麼形式生存呢?佛教的存在稍好點,道教從清朝打壓取消,到建國以來沒有一點點發展,儒教慘了,破四舊幾乎毀滅絕了,全國儒教(孔廟、文廟)除曲阜一個,雲南建水一個,昆明2018年建築一個,貴州安順一個,越南一個,全國基本沒有了,其它教有的一個村子一個街道建築一個,釋道一個縣建築一個了嗎?道教一個州建築一個了嗎?儒教一個省有一個嗎?儒教全國稀的比大熊貓還少!多可惜的三教,多可惜的東方文化,而華人在丟,西方人在侵略、偷、學、註冊,再來幾年,我們只能到南韓學習道教、日本學佛教、越南學習儒教了……東方文化、中華文化三教文化傳播要放開,政府支援,走出中國,走向世界。這樣我們的東方的儒釋道精神才能普渡世界勞苦大眾、精神文化才能天下傳承、繼往開來走向大同世界。

  • 4 # 歸槽山人

    大道隱無名

    上士聞道勤修行,

    中士聞道辨不清。

    下士聞道疑難信,

    狂人嘲道笑無名。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說明了:道是無處不在的,但人的慧根不同。極具悟性,智慧極高的人,聽到了道,懂得道的偉大與真實,信心堅定,能夠努力的去踐行,修持自己的人生道路。比較有悟性,智慧不太高的人,聽到了道,由於見識不足,信心不足,覺得道似有似無,似真似假。沒有悟性,蠢笨或狂傲的人,聽到了道,由於見識淺薄,根器愚鈍或傲慢偏見,不曉得道是什麼,便認為道是荒唐的,一派胡言的。正因為他們的嘲笑,才顯得道的高深——不笑不足以為道。佛家妙語云:“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與道無緣之人,就如無根之草,聽後不但不信,反而大加嘲笑,或視為封建迷信,或加於抵制,或看不起修道之人。道很平坦,容易知,容易行。上德的人,謙虛卑下,好像深谷似的。道的寬廣又如無聲,無形。大道隱微,沒有名稱。是以:易知、易行、深厚、寬廣、無聲、無形、隱微、無名等等方是道之玄妙。上士者,能勤而行之,謙遜低調,有容乃大,虛懷若谷。故而,老子告訴孔子:“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說的就是這種精神的表現。中士者,勤加修身,依然有善緣,可以論道。下士或狂人嘛,乃是無緣之人,無法論道,也就無法得道了。懂和悟有心靈覺醒上的區別;悟和踐行有修為上的距離;學識高,不等於覺醒高。名望高,不等於在踐行大道的修行。這就是本質的差別。

  • 5 # TSPL南昌

    時代不一樣吧,梁啟超那個時期處在變革時期,如果那個時候的人們不透過變革尋求改變,或許歷史就改寫了。那也是順應了歷史發展得潮流,這並不能說明道德經的消極,因為道德經本就提倡順勢而為。

  • 6 # 思考之美小魚

    這傻叉也不怕傷了舌頭,就道德經的文字,他活一千歲也寫不出來,不要說道德經的大道理,能流傳千年的金文,不是一個傻逼能推倒的,萬年後,這傻叉沒人記得了,不過道德經肯定還在流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郭麒麟和岳雲鵬,你們更喜歡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