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和平門外

    文化理念

     

    團隊建設終究只是個方法,也是組織的表現形式,而它的核心是思想、文化和理念,為什麼可以構建一個龐大的組織?靠什麼吸引、凝聚、發展組織?

     

    我們經常看到路人吵架都必須說的一句話:“你這人怎麼不講理?”

     

    可什麼是理呢?法律?恐怕沒到犯法的地步吧,再說有幾人能夠知道法律的條文呢?《論語》、《道德經》?恐怕在辯論會上才能夠用得上。我們一般說的理應該指的是幾千年來人類形成的一種道德規範,而且是被大家公認的。其實就是一種具有普世價值的文化理念。而無論是孔子還是老子,也是順應了這樣的文化理念才被大眾接受,法律也同樣是建立在這樣的文化理念之上的。

     

    從神學到宗教,從國家到黨派,如果沒有文化理念的支撐,組織就是無源之水,綠林草莽難成大事就是這個原因,而只有嫁接進了文化理念,組織才有了生存和發展的根基。

     

    一、理論支撐:

     早期的基督教幾乎陷入了多神教的危險,直到奧古斯丁提出了“聖父”“聖子”“聖靈”聖三位一體的理論,基督教才得以走向全世界。從康德的自在到黑格爾的理性,從弗洛伊德的無意識到薩特的荒謬,從叔本華的意志到卡西爾的符號,震鑠古今的思想為人類的社會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梅特卡夫定律解釋了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原因,《消費資本論》的出現為消費商的概念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而三元結構是否可以為商業組織提供理論上的支撐呢?

     

    一種理念、一種價值觀、一種思想、一種態度都可以成為企業的理論支撐,但從系統的角度來考慮的話,系統結構的三個表現層面整體性、有序性和層次性最好還是都要兼顧到的,所以建立一個具有普世價值、邏輯嚴謹的兼具創新思想的理論支撐對一個商業組織是極其重要的。

     

    二、組織認同:

    首先你的理論支撐是否完善、合理,能否被組織中的所有人認同,有了認同,組織中的人就會對組織產生信任感和歸屬感,組織的力量自然就會形成。

     

    開會是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的常用手段,也是實現組織認同最有效率的方式。

     

    三、個人魅力:

     小平同志說:“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會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我們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但是領袖的作用絕對不可低估,比爾蓋茲的微軟,喬布斯的蘋果,張瑞敏與海爾,馬雲和阿里巴巴,董明珠之於格力,很多的組織和領袖幾乎是共生的。

     

    領袖是培養出來的嗎?我更傾向於領袖是天生的,領袖氣質也是與生俱來的。領袖總是極少數的,大多數人都是靠跟隨而成功的,很多人沒有成功是因為沒有追隨那些天生的領袖,或者是沒有機會,或者是沒有觀念,或者是缺乏眼光。

     

    除了領袖之外,任何組織中的引領者和管理者的個人魅力也是極其重要的,個人魅力包含著知識、修養、嚴謹、幽默、風趣……等等,構建個人魅力是組織引領者和管理者畢生的追求,也應該成為組織自身對成員的要求,這是組織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根本。

     

    這就是一個企業精神文化的構成機制,也是企業的靈魂。

  • 2 # 周旭地

    初中時,聽老馬說,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感覺視角偏陰暗。盈利,只能是手段,而非目的。馬先生把生意人、商人和企業家混淆了。

    企業家之所以能成為家,就在於他有使命,有追求,有精神,否則,就只是唯利是圖、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生意人,或是守規則、講原則的商人。

    將源兵魂!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行為規則等,是企業家精神的外化。一個企業一旦沒了共同一致的精神,就不能稱其為團隊,最多隻能算以利合的團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買回來的黑色牛仔褲如何洗不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