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來看世界呀
-
2 # 筆之舞
不會的!大自然有自己的自然選擇法則。只要稍加刻意引導,就能避開種族滅絕的大坑!我可以刻意去引導開發。
我們打個比方,這一男一女從16歲開始,兩年生一個小孩子,到45 歲左右就可以生出來16個兒女,8男8女。
讓其中一男一女結婚,
然後其餘7個男的去找7個母的類人猿婚配繁殖,
7個女的去找8個公的類人猿婚配繁殖,
同時對於人猿交配繁殖的後代加以文明教育培養,引導所有人猿繁殖的後代進入現代文明。
依次類推第三代人猿繁殖以後就可以徹底的放開婚配繁殖,這樣就可以最佳化基因遺傳。
這樣人猿繁殖的基因就能達到生物多樣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地球都慢慢繁殖出很多人猿後代。逐漸就可以恢復人類種族。
開始的第一對男女作為地球統治者,合理分配繁殖鏈條,按七大洲五大洋去合理安排人猿交配繁殖,每一個大洲安排人類一對男女去繁殖後代。提供人類先進文明教育培養,就可以避免近親婚配繁殖!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神話中人類總是源於一男一女兩個始祖,東方的伏羲女媧、西方的亞當夏娃,然而生物規律告訴我們這是不現實的。假如世界只剩一男一女,人類大機率會滅絕。
對於哺乳動物這樣兩性繁衍的生物而言,近親繁殖意味著適應性不斷降低。現代社會有很多例子,而且就存在於我們的身邊。貓狗是人類迎合人類的審美人工選育的,會用到大量的近親繁殖和雜交,雜交使得狗具備某些性狀,而近親繁殖則可以使貓狗的染色體形成純合子,因此性狀可以穩定遺傳。然而結果是貓狗的適應性下降,現代的藍貓、折耳貓、牧羊犬、金毛常有髖關節的問題,是先天遺傳因素導致的,金毛還容易患骨癌,折耳貓也很容易患脊柱疾病,使得藍貓日常遭受很多痛苦,它兩腿伸長端坐的方式沒準就是疼痛發作。
人類地球生物演化40億年才出現的高等動物,相對而言人類的基因比較保守,不像貓狗一樣,貓狗的染色體變異發生的頻率更高,會使得貓狗的後代具有更高的變異性,可是人類的染色體更為保守,染色體的移位、易位、倒置等突變時常導致基因改變,進而導致遺傳疾病。本身人類的遺傳疾病由於人類自由地婚配行為並不容易遺傳,可是近親繁殖卻可能使很多隱性的基因形成純合配對,結果就是遺傳病。目前人類中已經發現了4000多種遺傳病,都是目前無法治癒的,頂多是在發病後靠藥物維持正常的生活,基本都無能夠治癒的特效藥物。
人類歷史上也曾發生過近親繁殖導致的家族衰退,代表的是古代歐洲的王室。他們和中國古代的人一樣,認為近親繁殖可以親上加親,保持血統的純正。可是在歐洲的一些畫作中,尤其是歐洲某封建王朝,後代的一些君王長相雷同,主要是寬長的下巴,高聳而扭曲的鼻子,較寬的眉間距等等,已經顯示了近親繁殖的危害。人類的很多遺傳病都有共同的面容,比如二十一三體綜合症、歌舞伎町綜合症、紅斑狼瘡等等,古代歐洲王朝的近親繁殖導致的正是類似於這些遺傳疾病的特殊面容,帶來的是人的適應性下降。
目前生物學界認為生物的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小到微生物大到藍鯨,種群的演化是以成員間不停地基因交流和繁衍為基礎,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種物種才有瞭如今的面貌。因為每一種生物中,總有一些因為變異長得與眾不同,那麼整個種群基因的交流就必然導致各類基因在種群中的擴散或者淘汰,留存下來的代表著生物的主要性狀。比如人類中有很多色盲和白化病,可是因為人類種群的存在,絕大多數人仍是色覺正常、負責正常的人。近親繁殖卻會逐漸暴露基因的缺陷,白化病就是常染色體隱性突變引起的,而他們怕風怕強光,不適宜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因此在現代就不適宜很多工作型別,適應性下降。
因為人類基因比較保守,又因為有性繁殖的缺陷,靠1男1女形成整個人類族群是不現實的,也就是人類早期就是由一大批猿類透過漫長的演化變為人的;而地球只剩下一對男女後,人類會因為基因衰敗而逐漸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