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簡單稍微對天文知識有點了解的小夥伴張口就來,我們看到的太Sunny是8分20秒之前從太陽表面來到地球。計算過程也很簡單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在近日點距離太陽:1.471億千米、遠日點距離太陽:1.52億千米。平均距離是1.5億公里,真空中光速取30萬公里每秒,簡單除法結果就是8分鐘20秒。 接下來說點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知識點 太陽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恆星,質量中等為紅矮星,壽命大約是100億年,在大約50億年以後會變成緻密星-白矮星。太Sunny的產生是由於太陽核心處在自身引力塌陷提供的條件下進行核聚變,釋放出光和熱。這意味著光子是從太陽核心處產生穿出太陽來到地球,那麼有的人可能就說了太陽半徑69萬公里,那麼在8分20秒的基礎上在加個2秒鐘就可以,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不是的,簡單的說光子在太陽內部不走直線,它們像無頭蒼蠅一樣每當撞擊到其他粒子就需要改變方向,就這樣一頭一頭的撞下來,等它們來到太陽表面絕不是2秒鐘。這個問題在喬治伽莫夫寫的科普書籍《從一到無窮大》中有相關計算如下: 太陽內光子的自由程為1 釐米,太陽的半徑大約是70000000000釐米,那麼光子就要拐上5×10的21次方個彎才能到達表面。每一段路需要3×10的負11次方秒,而整個旅程所用的時間大約為1.5×10的11次方秒,大約是5000年。上邊計算的是最短用時,最長可能需要10多萬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我們每天看到的太Sunny追根溯源可能來自於十幾萬年前,那個時候的人類祖先在幹什麼哪?
這個問題很簡單稍微對天文知識有點了解的小夥伴張口就來,我們看到的太Sunny是8分20秒之前從太陽表面來到地球。計算過程也很簡單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是橢圓形,在近日點距離太陽:1.471億千米、遠日點距離太陽:1.52億千米。平均距離是1.5億公里,真空中光速取30萬公里每秒,簡單除法結果就是8分鐘20秒。 接下來說點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知識點 太陽是宇宙中一顆普通的恆星,質量中等為紅矮星,壽命大約是100億年,在大約50億年以後會變成緻密星-白矮星。太Sunny的產生是由於太陽核心處在自身引力塌陷提供的條件下進行核聚變,釋放出光和熱。這意味著光子是從太陽核心處產生穿出太陽來到地球,那麼有的人可能就說了太陽半徑69萬公里,那麼在8分20秒的基礎上在加個2秒鐘就可以,真的是這樣嗎? 實際上不是的,簡單的說光子在太陽內部不走直線,它們像無頭蒼蠅一樣每當撞擊到其他粒子就需要改變方向,就這樣一頭一頭的撞下來,等它們來到太陽表面絕不是2秒鐘。這個問題在喬治伽莫夫寫的科普書籍《從一到無窮大》中有相關計算如下: 太陽內光子的自由程為1 釐米,太陽的半徑大約是70000000000釐米,那麼光子就要拐上5×10的21次方個彎才能到達表面。每一段路需要3×10的負11次方秒,而整個旅程所用的時間大約為1.5×10的11次方秒,大約是5000年。上邊計算的是最短用時,最長可能需要10多萬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我們每天看到的太Sunny追根溯源可能來自於十幾萬年前,那個時候的人類祖先在幹什麼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