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秋風雲
-
2 # 千年時光留不住瞬間記
當人們遭受冤屈時,往往怒髮衝冠、失去理智,做出令自己都後悔的事來。北周名將賀若敦臨死前,唯恐兒子歩其後塵,錐剌其舌,想讓他銘記終身以保平安。卻不料兒子後來沒記住,一衝動又重蹈覆轍,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欲知詳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賀若敦(517-565),河南洛陽人,鮮卑族,西魏北周時期的將領,隋朝名將賀若弼之父。其祖先本居大漠以北,世為部落大人。祖父賀若伏仕魏,父親賀若統為袞州剌史。
一天,父親賀若統應皇帝之召前去都城,遭遇一夥山賊襲擊,當時年僅十七歲的賀若敦,手執鋼刀一下子砍死了七八個壯漢,其它人見勢不妙撒腿就跑。又一回,賀若敦隨河內公獨孤信出戰被包圍,其它人束手無策,只有賀若敦臨危不懼,持一把三石大弓,箭無虛發,不多久竟然射死射傷幾十人。西魏大統二年(536),賀若敦抓捕東魏穎州刺史,歸降宇文泰;北魏廢帝二年(553),賀若敦率兵平定譙俺叛亂;武成元年(559),賀若敦入為行軍司馬,領金州剌史。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南朝陳太尉侯瑱率兵進攻湘州(長沙),北周派遣軍司馬賀若敦渡江救援。賀若敦所率之軍勢如破竹,乘勝前進,一舉佔領湘州地區。但是不久,秋汛將他們圍困在湘州,補給困難。侯瑱乘機佔據江面,對他們實施長久的封堵。
由於北周軍佔領時間不久,民心還向著陳軍,他們用船給陳軍送去糧食、雞鴨等家禽作慰勞。因此,陳軍不愁吃喝。面對百姓用船給陳軍送補給的不利局面,賀若敦心生一計。他讓兵士化妝成百姓給陳軍送食物,船內隱藏披甲帶刀的武士。陳兵望見船來,以為又是百姓擁軍來了,毫無防備地跑來接應。這時船中的武士一踴而上,一舉將他們抓獲。如此這般反覆進行了幾次,陳兵吃了悶虧,再也不敢接待老百姓的船隻。即使真的是送食的船隻,他們也如臨大敵,不准他們靠近,惟恐上當受騙。
北周軍缺糧,經常有士兵反叛投敵,侯瑱讓人好生接待。為了制止這種現象曼延,賀若敦挑選了一匹馬,讓人牽馬上船,待馬即將上船時,令船上兵士猛抽猛打馬頭。如此反覆幾回,馬被打怕了,再也不敢上船了。隨後,賀若敦事先在江岸上埋伏一支隊伍,再安排一名士兵,騎上那匹捱過打的馬奔向江邊,佯裝投靠陳軍。陳軍像過去一樣來船接應,船至岸邊,陳軍上岸牽馬。豈料那馬死活不肯上船,船上計程車兵紛紛下船,幫忙把這匹不配合的馬往上拽。就在他們全力招乎馬的時侯,伏兵突然殺到,陳兵被殺得鬼哭狼嚎。從此以後,陳軍再也不敢接迎逃兵。即使真有逃兵來投,以為是詐,反而將其殺死。至此,北周士兵也不敢叛逃了。
由於北周軍病餓死傷近半,權臣宇文護以失地之責將其除名。
賀若敦智勇雙全,打仗是個將才,可惜在人情世故上不圓滑,以致闖下大禍。公元565年,賀若敦任中州剌史,駐守函谷。他見到其它晚輩都做到了大將軍,心理很不平衡:湘州之戰,明明全軍而返,卻被除名,因此常常口出怨言。晉公宇文護,掌控朝政,最忌逆黨,聽到後召他進宮,逼其自盡。臨死之前,他將兒子賀若弼叫到身邊,對他說:“我一心想平定江南,但未能實現,你應該做成此事。我以舌被殺,你不可不思”。說完舉起錐子,把賀若弼舌頭剌出血,告誡他今後慎口。
賀若敦如果學那司馬懿的隱忍之功,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
3 # 即哼詩人
我們討論到各種英雄各種偉大的人物的時候,都是注重他的祖上情商,我很少談及他的逆商。什麼叫做l逆商呢?就是一個人處在逆境的時候,怎麼面對新鮮事,怎麼重新抖擻精神能夠東山再起,度過日子,走向成功。這個就是一個人的逆商。所以像很多歷史上的人物相遇呀,和這個北周名將賀若敦一樣,都是缺乏逆商。一個人在任何情況下,想到硃砂都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回覆列表
當人們遭受冤屈時,往往怒髮衝冠、失去理智,做出令自己都後悔的事來。北周名將賀若敦臨死前,唯恐兒子歩其後塵,錐剌其舌,想讓他銘記終身以保平安。卻不料兒子後來沒記住,一衝動又重蹈覆轍,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欲知詳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賀若敦(517-565),河南洛陽人,鮮卑族,西魏北周時期的將領,隋朝名將賀若弼之父。其祖先本居大漠以北,世為部落大人。祖父賀若伏仕魏,父親賀若統為袞州剌史。
一天,父親賀若統應皇帝之召前去都城,遭遇一夥山賊襲擊,當時年僅十七歲的賀若敦,手執鋼刀一下子砍死了七八個壯漢,其它人見勢不妙撒腿就跑。又一回,賀若敦隨河內公獨孤信出戰被包圍,其它人束手無策,只有賀若敦臨危不懼,持一把三石大弓,箭無虛發,不多久竟然射死射傷幾十人。西魏大統二年(536),賀若敦抓捕東魏穎州刺史,歸降宇文泰;北魏廢帝二年(553),賀若敦率兵平定譙俺叛亂;武成元年(559),賀若敦入為行軍司馬,領金州剌史。
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南朝陳太尉侯瑱率兵進攻湘州(長沙),北周派遣軍司馬賀若敦渡江救援。賀若敦所率之軍勢如破竹,乘勝前進,一舉佔領湘州地區。但是不久,秋汛將他們圍困在湘州,補給困難。侯瑱乘機佔據江面,對他們實施長久的封堵。
由於北周軍佔領時間不久,民心還向著陳軍,他們用船給陳軍送去糧食、雞鴨等家禽作慰勞。因此,陳軍不愁吃喝。面對百姓用船給陳軍送補給的不利局面,賀若敦心生一計。他讓兵士化妝成百姓給陳軍送食物,船內隱藏披甲帶刀的武士。陳兵望見船來,以為又是百姓擁軍來了,毫無防備地跑來接應。這時船中的武士一踴而上,一舉將他們抓獲。如此這般反覆進行了幾次,陳兵吃了悶虧,再也不敢接待老百姓的船隻。即使真的是送食的船隻,他們也如臨大敵,不准他們靠近,惟恐上當受騙。
北周軍缺糧,經常有士兵反叛投敵,侯瑱讓人好生接待。為了制止這種現象曼延,賀若敦挑選了一匹馬,讓人牽馬上船,待馬即將上船時,令船上兵士猛抽猛打馬頭。如此反覆幾回,馬被打怕了,再也不敢上船了。隨後,賀若敦事先在江岸上埋伏一支隊伍,再安排一名士兵,騎上那匹捱過打的馬奔向江邊,佯裝投靠陳軍。陳軍像過去一樣來船接應,船至岸邊,陳軍上岸牽馬。豈料那馬死活不肯上船,船上計程車兵紛紛下船,幫忙把這匹不配合的馬往上拽。就在他們全力招乎馬的時侯,伏兵突然殺到,陳兵被殺得鬼哭狼嚎。從此以後,陳軍再也不敢接迎逃兵。即使真有逃兵來投,以為是詐,反而將其殺死。至此,北周士兵也不敢叛逃了。
由於北周軍病餓死傷近半,權臣宇文護以失地之責將其除名。
賀若敦智勇雙全,打仗是個將才,可惜在人情世故上不圓滑,以致闖下大禍。公元565年,賀若敦任中州剌史,駐守函谷。他見到其它晚輩都做到了大將軍,心理很不平衡:湘州之戰,明明全軍而返,卻被除名,因此常常口出怨言。晉公宇文護,掌控朝政,最忌逆黨,聽到後召他進宮,逼其自盡。臨死之前,他將兒子賀若弼叫到身邊,對他說:“我一心想平定江南,但未能實現,你應該做成此事。我以舌被殺,你不可不思”。說完舉起錐子,把賀若弼舌頭剌出血,告誡他今後慎口。
賀若敦如果學那司馬懿的隱忍之功,何至於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