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1977825032

      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寫的景物有:葉子、白花、微風、月光、雲、灌木、楊柳、蟬聲、蛙聲、採蓮之事(幻景)。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首先, 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荷塘月色”細分為“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這一段以月色為背景, 重點描寫荷塘的各樣景;“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一段以荷塘為背景, 重點描寫了月色的層次變化。這樣劃分, 使景物描寫得以細膩地進行。   其次, 朱自清先生對剖開來的“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作進一步的“精耕細作”, 從視覺(“彌望”、“不能見”等) 、聽覺(“渺茫的歌聲”、“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等) 、嗅覺(“清香”等) 等角度去描寫物件的形狀、色彩、大小、數量、氣味、聲音, 以及它們的運動變化。這樣, 就把景物表現得非常細膩。   再次, 在“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的描寫中表現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辭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 378字( 不含標點符號) , 僅比喻就有十一處, 另有擬人兩處, 通感兩處和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通感的運用巧妙而自然。這樣, 就把“荷塘月色”描繪得細緻入微, 形象生動, 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水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