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天一個好影片

    養殖業潛在的風險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養殖風險,一種是市場風險,樓主你選擇的專案是什麼呢?從養殖風險來講:只要注意好養殖管理模式,做好科學養殖基本上可以規避風險的,要是遇到大的疫情也不是我們能決策左右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預防;從市場風險來講:看好你的專案之後也就沒必要瞻前顧後的考慮太多了,自己做一個系統的規劃,路是咱自己走出來的,我們剛開始幹香豬養殖的時候,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對我們幹呢,還不是一樣?我們現在香豬養殖行業也算是領軍企業了,你可以搜一下中業產業,整個山東地區基本上都有我們的加盟養殖戶,這就是說市場分線的規避不在於專案的好壞,而在於市場營銷方案的優劣;當然這是你自己乾的前提,這種投資所需要的花費,在業務上遠比養殖成本上高得多;要是摟住選擇一家靠得住的企業加盟,那就得先摸清該企業的發展規劃,看看是不是符合市場發展要求;針對市場風險來講,樓上所說的“準、穩、狠”是很有道理的;也只能說這麼多了,祝你好運!

  • 2 # 使用者7243303849444

    沒什麼危險,就是比較累,如果暈船的人就更受不了了。

    養殖工作都比較辛苦 ,忙的時候基本休息時間很少, 估計工作要到10小時以上。

    蝦夷扇貝 原產於日本和北韓。現已引進中國,主要在中國北方的遼東半島、山東長島等海區進行養殖。生長速度較慢,從稚貝開始至殼高1l--12釐米,最短時間需1年零7個月。據記載,最大殼高可達27。94釐米,其壽命約在25年。 蝦夷扇貝在中國北方繁殖季節為3—4月份,產卵水溫為3—10℃。

    自然種群雌:雄為6:4左右。蝦夷扇貝受精卵在海水中受精後不斷髮育,初期D型幼蟲殼長110—120μm;經過浮游幼蟲階段,當幼蟲平均殼長達到220—240μm時出現眼點,隨即附著變態,稚貝殼長達3—4cm,足絲腺退化。 【栽培要點】: 一、育苗 1、親貝的選擇與蓄養 殼長8—13cm的3—4令貝均可做親貝,一般按每立方米水體購置5個左右親貝就可以了。

    換水:培育期間換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後期每次向海上過渡,培育期間換水2—3次/日,前期每次1/3,後期每次1/2,並適當充氣,每天吸底一次。 4,附著基的投放 幼蟲平均生長7μm左右,選育後18—20天,幼蟲平均殼長達到220—240,最大殼長達300μm,大部分幼蟲即可出現眼點。

    1),出池規格 由於小稚貝和幼貝很不穩定,容易切斷足絲,移向他處,下海時,環境條件突然改變,也就造成了附著型貝類下海掉苗,目前附著型貝類下海後保苗率均較低,貽貝較好可達50~60%,扇貝20~30%,因此向海上過渡是目前人工育苗中較關鍵的一環。

    扇貝幼體在室內培育至殼高600μm的附著稚貝時,便可移至室外進行中間暫養。為適應室內和海上水溫差異,出池前逐漸降低水溫至接近自然水溫,此時貝苗因個體較小,降溫後附著力減弱,極易從附著基質脫落,加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差,所以在長到2mm前為死亡高峰期,此階段也是苗種中間暫養的關鍵。

    6,出池暫養 4),暫養方法 採用外層40目大袋,內層30目小袋的雙層袋保苗保苗,海上中間育成前期,水溫低,附著物少,管理上主要是清除浮泥,適時脫掉外層大袋,以及及時分苗。 蝦夷扇貝稚貝下海後生長很快,升溫培育後苗種海上中間育成期要分苗二次。

    第一次在5月底—6月上旬,將小苗分到20—30目網袋,每小袋1000—1500粒為宜;第二次分苗在7月中旬,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進行。稚貝經過篩選,按每袋500左右,裝入15—20目袋中,並開始向深海轉移以利渡夏。 進入10月份,水溫已下降到20℃左右。

    蝦夷扇貝又進入本年度的第二個最適生長期,此時稚貝平均規格達2cm以上,這時要將稚貝及時分到網目為1—1。5cm的暫養籠中疏稀培育(7~10層籠,每層100~200粒) 。 5),稚貝出池時應注意事項 ①選擇適宜的網目規格。 ②選擇風浪小,無汙染,餌料豐富的海區作為培育海區,抓住小汛潮,無風浪天氣出池下海。

    ③出池時,海上水溫在5C以上為好,這樣才能保證稚貝的正常生理活動。 ④運輸稚貝時,要防止風乾,日曬,雨淋,防止脫落,防止機械損傷,儘可能縮短操作時間。 7幼貝(中間)培育 1)。幼貝(中間)培育的概念 蝦夷扇貝幼貝(中間)培育,是指將剛剛出池殼高為600微米的稚貝,培育至2~3釐米大小的幼貝,可作為養殖或底播增殖大規格幼貝的整個過程。

    幼貝(中間)培育,經歷的時間為5~6個月。幼貝(中間)培育可分為3個階段。 (1)一級培育 從600微米左右的稚貝,培育成平均殼高為 3毫米的過程。一級培育所需要的時間,在不同的海區,隨著水溫的不同,出池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在黃海北部,4月初出池的稚貝,一級培育時間約60天左右,5月上旬出池的稚貝,需40天左右。

    (2)二級培育 從平均殼高為3毫米的稚貝,培育為平均殼高為5毫米稚貝的過程。二級培育經60天或40天。在培育中,網孔被浮泥雜藻等堵塞,水流不暢,阻礙了稚貝的正常濾食,影響生長。因此,需及時倒袋,更換網目,疏散密度,讓其在適宜條件下迅速生長成5毫米大小的稚貝。

    (3)三級培育 將平均殼高為5毫米的稚貝,培育成3釐米大小幼貝的過程。當稚貝殼高達5毫米時,應及時篩選進入培育籠中。三級培育的時間較長,還需渡夏。因此,技術要求比較高。 2)。幼貝(中間)培育 (1)一級培育 一級培育海區,應選擇在風浪小的內灣,如果有適合的蝦池,可作為培育池。

    (2)二級培育 二級培育的個體,目標是達到5毫米。培育的器材為網目孔徑1。4毫米左右的網袋,規格為30釐米X40釐米,每袋裝3毫米稚貝1 500~2000個。二級培育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分苗操作。要求迅速,細緻,避免日曬,風乾,雨淋和機械損傷。

    分苗時,裝苗容器要大些,容器內要常流水,隨分隨掛,不攢苗。 (3)三級培育 養殖單位從育苗場購到平均殼高為5毫米的稚貝後,運回育苗場繼續培育至平均殼高為3釐米大小的幼貝,用於增養殖。這段時間較長,需要渡夏,技術要求比較高。在這段時間內,對於出苗數量至關重要。

    因此,三級培育技術必須從運輸,下海,分苗,合理投放密度,渡夏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做好工作。 ①運輸:5毫米即可運輸,寧早勿晚。運輸利用早,晚氣候涼爽的時候進行,做到防風,防幹,防日曬,防雨淋。運到目的地,要及時下海。 ②培育器材和培育密度:下海緩苗後,應及時篩選進人培育籠。

    ③分苗:分苗操作時,氣溫較高。因此,要利用早晚時間操作。提倡在海上操作,水新,水活,不致缺氧;隨分,隨掛,不致聚堆膠合。分苗操作時,要搭棚,避免日曬。陸上分苗時,強調要流水,不攢苗,及時分裝,切忌粗暴操作。 ④渡夏:渡夏海區,應選擇在水深,流大的外排,水深至少在17—18米,從筏子結構而言,應採用活浮暗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直升機是誰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