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笨鳥圓夢

    一部整整一百回(章)、洋洋灑灑九十多萬字的鴻篇鉅製《金瓶梅》,猶如藝術地再現北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即公元1111年至1118年)現實社會及世相百態的多幕舞臺大戲。

    大戲是怎樣拉開序幕,戲中人物又是怎樣粉墨登場的呢?這又關係到整個大戲的開端、情節發展、高潮及結局,關係到能不能緊緊抓住觀眾目光,走進觀眾內心,達到引人入勝、震撼靈魂的藝術效果。具體到《金瓶梅》,就是長篇小說的謀篇佈局、框架結構,而作家蘭陵笑笑生恰恰煞費苦心、匠心獨運地為書中人物登臺亮相精心奏響了振聾發聵、鏗鏘有力的序曲。

    這就是作家以唐代仙長呂岩兩首諷刺世人沉迷燈紅酒綠、輕歌曼舞的奢靡生活而陷進慾望泥潭不能自拔的律詩為開頭,入木三分、鞭辟入裡地嘲諷了世人被七情六慾所困、衝不出酒色財氣牢籠、最終落得一個身敗名裂可恥下場的墮落頹廢之低迷景象。作家又特別強調“酒色財氣”等各種誘惑當中唯有“財色”危害更加難以提防。

    對於“財色”危害,先是透過形象生動、惟妙惟肖的比喻和活生生的事例層層剝皮、撕開偽裝,無情揭露了“財”字也即金錢對世人的腐蝕與毒害,每當一個人窮愁潦倒、飢寒交迫、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身無分文的時候,即便身懷凌雲志氣,腦海裡想得天花亂墜,也是親朋遠離、看盡白眼、直不起腰抬不起頭來!而一個人一旦變得很有錢,那必然是揮金如土、奢侈浪費,喝酒只要是“瓊漿玉液”,哪管用過了多少隻琉璃琥珀杯盞!這時候趨炎附勢的人就會壓脊挨肩、擠破腦袋!前後兩種人的不同遭遇之所以天壤之別、截然不同,正是因為金錢在暗中作祟,而不管一個人多麼財大氣粗,最終都逃脫不了“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的結局。

    接著作家驚世駭俗、直言不諱地指出,面對美色古今能有幾人會像柳下惠那樣坐懷不亂,像魯男子那樣閉門不納,像關雲長那樣秉燭達旦?往往是三妻四妾,買笑追歡,不在話下。還有那些好色之徒,每每遇見有幾分姿色的美女,總要千方百計地討好巴結,極盡殷勤地弄到手、攬進懷,貪圖一時快活,個人顏面、親戚名分、朋友交情,全然拋在腦後不管不顧。只為一時歡娛不知浪費了多少濫錢,耗費了幾遭酒食!而一旦情濃事露,鬥狠殺傷,性命不保,妻妾難顧,一切皆成泡影!“真所謂:生我之門死我戶,看得破時忍不過。”

    作家站在“看得破”的角度,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更加深入透徹地對“財色”二字進行了精妙絕倫、令人歎服的細緻剖析。如果看得破的話,那堆金積玉的錢財,就跟“棺材勒帶不去的瓦礫泥沙”又有什麼兩樣?如果看得破的話,美女們那如同過日黃花般的紅粉容顏,就跟“皮囊內裝不盡的臭淤糞土”又有何不同?如果看得破的話,那高堂廣廈、玉宇瓊樓,就跟“墳山上起不得的享堂”又有什麼差別呢?如果看得破的話,每當遇到妖姬豔女、獻媚紅妍,就如同那交鋒陣上叱吒風雲的將軍一般,橫眉冷對、嗤之以鼻!如果懂得來時,每當見到美女朱唇皓齒、掩袖回眸的扭捏模樣,就跟看到“閻羅殿前鬼判夜叉”的猙獰面目一般,噁心得嘔吐!如果看得破的話,紅粉女郎那“羅襪一彎、金蓮三寸”,就跟“砌墳時破土的鍬鋤”又有什麼兩樣?如果看得破的話,“枕上綢繆,被中恩愛”,就跟那“五殿下油鍋中生活”又有何異同?作家最後一針見血、入情入理地總結道:“見得人生在世,一件也少不得,到了那結束時,一件也用不著。”“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

    小說以這種絕妙精準的諷刺方式開頭,從中國傳統文學語言描繪的審美效果上來講,透過蘊含樸素理趣的詩文、異彩紛呈、栩栩如生的精彩語言以及通俗易懂的話語中飽含著深邃哲理的格言警句等等,一下子深深地抓住了讀者們的眼球,調動和激發了讀者的閱讀慾望和情趣。從藝術表現形式、塑造人物形象的實際需要來看,開篇兩首古典詩歌、作家對“七情六慾”、“酒色財氣”那番切中要害的解剖與闡釋,其實是對小說一號男主角西門慶以及他的妻妾們紙醉金迷、荒淫無度、腐朽沒落結局的暗諷和抨擊,遵循小說文字的敘述規則,採取倒敘筆法,運用諷喻與剖析的獨特方式,先把以主要人物為主的若干人等的命運結局提到開頭部分,這樣既為主角西門慶的出場亮相作了充分鋪墊、埋下了厚重伏筆,又為故事情節、人物命運的逐步展開預設了懸念。那麼,西門慶和他的妻妾們到底是怎樣奢靡淫亂、勾心鬥角的?他們每一個人在那種世風日下、蕭條骯髒的社會現實裡都有一種怎樣的不同悲劇結局呢?帶著這些問題和疑慮,不得不緊跟著小說繪聲繪色、形象生動的描寫去不折不扣地讀完整部作品。

    據有關專家考證認為,《金瓶梅》創作成書於明代萬曆初期以前的公元1573年至1591年之間,距今已有440多年的歷程,而小說所反映的卻是北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間(即公元1111年至1118年)的社會現實,距離現在也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歷史往往會出現驚人相似的一幕,把這部全景式反映900多年以前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作為一面觀照現實人生的鏡子,作家在書中對“七情六慾”、“酒色財氣”所作的無情揭露與辛辣諷刺,在歷經440多年時光長河的沖刷與淘洗之後依然歷久彌新,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對當今社會那些透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走進富裕階層、過上富豪生活的所謂商賈、官僚富翁們,同樣具有不可低估的借鑑、警示與勸諫意義和作用。

    把小說《金瓶梅》第一回中作家所揭示的“七情六慾”、“酒色財氣”的種種表現與危害,對世人都有哪些警示性的啟示與教益呢?

    首先就是凡事都應該持之有度,這裡的“度”就是尺度、底線。凡人都有慾望,符合道德規範的慾望,往往能夠激發人的內生動力和進取之心。假如為了個人私慾膨脹,為所欲為,必然物極必反。古人所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諺雲:花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所有這些古訓,都應該牢記在心,警鐘長鳴。

    其次,面對“酒色財氣”的種種誘惑,既要看得破,又要忍得住,要有高度的自律意識。正如詩中所寫:“三杯花作合。兩盞色媒人。到後來情濃事露,甚而鬥狠殺傷,性命不保,妻孥難顧,事業成灰。就如那石季倫潑天豪富,為綠珠命喪囹圄;楚霸王氣概拔山,因虞姬頭懸垓下。真所謂:生我之門死我戶,看得破時忍不過。”多麼生動犀利的反面教材啊!應該從中吸取教訓。

    第三,要繼承和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們國家依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多,基礎弱,底子薄,災害多。特別是城鄉之間、貧富之間、地域之間、行業之間等等都還存在很大差距,一些邊遠貧困山區群眾仍然沒有擺脫貧困。我們憑什麼去盲目樂觀地貪圖享樂、超前消費、誇富比闊、互相攀比呢?又有什麼理由去無緣無故地丟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呢?

    《金瓶梅》開篇用較大篇幅、動用很多筆墨對 “七情六慾”、“酒色財氣”的巨大危害所作的深刻諷喻就像擺在我們面前的大鏡子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警示人們,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戒奢以儉、儉以養德、居安思危,從老一輩革命家手中接過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接力棒,一代一代、永不懈怠地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邪神與廚二病少女》第二季的訊息你是怎麼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