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秋的世界

    就是英華人自己。

    當然,很多人把鍋一股腦的往個別人的頭上扣,比如說脫歐派的法拉奇,導致公投出現的前首相卡梅倫之類的,但是核心還是在於:英華人從未覺得自己和歐洲人是一條心。

    疑歐主義

    疑歐主義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過去幾十年才有的,自從有了大英帝國以來,英華人就一直有強烈的疑歐主義,覺得自己和歐洲不是一條心。

    這就跟婚姻一樣,當兩個感情不和的男女結婚以後,感情不和本身就是一個大炸彈,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其他夫妻之間就算有矛盾,最後笑笑也就過去了,但是在英國和歐盟這一對夫妻面前,可能就引發了離婚-----也就是脫歐。

    我們看看二戰以後英國的外交政策:

    首先從1950年到1972年,這段時間大英帝國的外交是以“三環外交”為主,什麼叫三環外交?第一環是英聯邦,第二環是英語世界,這就包括美國了,第三環是歐洲,英聯邦對於英國最重要,美國次之,歐洲最遠,這裡面是有主次之分的,此時的英國政治家們還抱著“大英帝國”的那種想法,丘吉爾就是典型的,他們認為自己是“世界大國”,不願意屈尊成為歐洲的一個普通國家來參與歐洲一體化。

    法國和德國,以及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在1951年搞了煤鋼共同體,又在1955年搞了關稅同盟和共同市場,英國既沒有加入共同體,也沒有加入關稅同盟,甚至連個代表都沒派過來。

    到歐共體在1958年成立以後,英國有點慌了,對於英國來說最恐怖的就是歐洲大陸的一體化,大英帝國外交幾百年,唯一的目標就是分裂歐洲,一開始為了對抗歐共體,英國聯合瑞典,挪威,丹麥,奧地利,瑞士,葡萄牙創立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企圖和歐共體對抗,當然不出意外的失敗了。

    打不過敵人就加入敵人,於是英國開始提交申請書,別人可能不清楚英國的企圖,法華人非常清楚,畢竟打過百年戰爭,法國總統戴高樂兩次否決英華人申請,戴高樂說的很清楚,英國就是美國影響歐洲的特洛伊木馬。一直到戴高樂下臺,英華人才勉強加入,加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西德越來越強大,法華人還是有點怕德華人太過於強大,拉英國來做制衡。

    1973年剛剛正式成為歐共體成員,英國就開始搗亂了,70年代西方經濟開始不景氣,一些英國政客就把經濟不景氣怪罪到加入歐共體身上---------和今天英國是不是很像?結果一直吵吵嚷嚷的要求歐共體給予英國特殊待遇,到撒切爾夫人執政,英國登峰造極,爭取到了歐共體返款的特殊待遇,到梅傑首相時期,英國又爭取到了不加入貨幣聯盟的“例外權”。

    當歐洲新貨幣歐元釋出後,英國沒有加入。

    卡梅倫擔任首相以後,由於歐洲部分國家經濟不好,歐元區國家試圖加強財政紀律來緩解危機,然後英國跳出來唱反調-----------歐元區國家對英國已經深惡痛絕,你英國又不是歐元區國家,你唱什麼反調?

    2011年,歐盟力圖修改《里斯本條約》,卡梅倫以“不符合英國國家利益”為由否決。迫使其他成員國在基礎框架之外通過了財政契約。

    2012年,英國不願意加入歐盟銀行聯盟,但是又尋求對英國金融業的特殊保護,威脅歐盟各國,要是英國不滿意那就投否決票,逼的歐盟最後不得不搞了一個折中方案。

    可以看到,英國自從加入歐共體的那一刻起,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歐洲裡面搗亂,戴高樂對這一點說的很清楚,因此戴高樂兩次否決英國加入歐共體,歐洲人和英華人壓根就不是一條心,分了也好。

  • 2 # 天海心THX

    英國,從一開始加入歐盟,就是美國的臥底……時間久了,既從歐盟得不到利益,也不能從美華人身上得到利益,索性,不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農場註冊流程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