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曠(春秋)
師曠,字子野,春秋時期晉國宮廷樂師,被稱為中國古代“樂聖”,是史書所載最早的大音樂家,其古琴琴藝高超,有“玄鶴起舞,天地變色”之說。傳說幼年的他為了讓自己一心一意地學習音樂,故意用艾葉燻瞎了自己的雙目,師曠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感受“氣候之盈虛,明陰陽之消長,天時人事,審驗無差,風角鳥鳴,吉凶如見”。
師曠具有無與倫比的聽覺能力,在先秦文獻中,經常用“師曠”來指代,音感特別敏銳的人。
師曠不僅是是著名的音樂家,還是教育家、政治家,是晉國第一聰明之士。
師曠將他的敏銳結合到政治中,具有豐富的政治洞察力,《左傳》中記載他用琴聲來卜卦,為晉國預測戰事兇吉。他還曾“撰兵書萬篇,述《寶符》百卷”。但大多作品已經流失,簡直是一位千年難得一見的大神!
代表作:《陽春》《白雪》《玄默》
2.伯牙(春秋)
伯牙,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著名琴師、作曲家、擅彈古琴,被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曾說:“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意思是他的琴聲好聽到連馬兒都不想吃草了。
年輕時天賦極高加上勤奮的伯牙,學琴沒多久就出師了。但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水平還不夠,於是他的師傅帶他到蓬萊山旁的孤島修行,在體驗和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真正體會到藝術的本質。之後伯牙琴藝突飛猛進,名氣也逐漸變大,但此時的他卻感到十分悲傷,因為“曲高和寡”,沒人聽懂他的琴,直到後面某一天發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伯牙遇到了他的知音樵夫鍾子期。兩人相談甚歡並且約定一年後再見,但是一年後子期因病去世了,悲痛的伯牙在他的墳墓前彈奏曲子後把琴砸了,發誓再也不彈琴了。“伯牙絕琴”的故事後來成為一段佳話,兩名男子之間的友情令人羨慕。
代表作:《高山流水》《水仙操》
3.李延年(西漢)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善歌舞,精通音樂創作,來自一個樂舞的家族,因為其“性知音,善歌舞”,平陽公主發現李延年的音樂才華後便積極引薦給漢武帝。
《漢書·外戚傳上》記載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李延年憑藉一首《佳人曲》成功地讓漢武帝聞之心動,生出了對伊人的嚮往之情,後來將其傾國傾城的妹妹李妍封為李夫人,成為了他的寵姬。在改編創作方面,李延年利用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摩訶兜勒》編為28首“鼓吹新聲”作為樂府儀仗之樂,是中國歷史文獻上第一位明確標有作者姓名及樂曲曲名。
用外來音樂進行加工創作的音樂家李延年把樂府所蒐集的大量民間樂歌進行加工整理,並重新編曲,對當時民間樂舞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對漢代音樂風格形成及後來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代表作:《佳人曲》
4.嵇康(東漢)
嵇康,三國曹魏時期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精神領袖。傳說嵇康是非常著名的美男子,而且其無論是外貌、人品、口才還是音樂、文學等才情都稱得上是完美無瑕的男子。因此當時許多人都紛紛效仿嵇康對現實不滿而高逸超脫的率性又猖狂的情懷當中,且其人格和行為被歷代文人所稱讚和敬仰。成年後的嵇康與曹操的曾孫女結為夫妻。
代表作:《廣陵散》《風入松》
5.蘇袛婆(北周)
蘇袛婆,南北朝音樂家,琵琶演奏家,生於龜茲(現在的新疆)音樂世家,是中國音樂史上劃時代的人物。
魏晉以前,中原盛行的"雅樂"主要用於宮廷和官府,直到蘇抵婆把西域龜茲音樂介紹到中原後,歌舞與音樂才開始完美結合。不僅如此,他還將西域“五旦”、“七調”等理論帶入中國,對中原音樂變革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還促進了宮調體系建立和發展,併為音樂技術確立規範,對後來宋詞、元曲乃至戲劇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琵琶還因為蘇祗婆而大盛,成為中國主要民族樂器。
代表作:《五絃琵琶》
6.萬寶常(隋朝)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年幼時已妙達音律、遍工八音,曾用筷子演奏出動聽樂曲。當時的皇帝隋煬帝把原本全國各地頂尖的樂手都納入宮中為他演奏改編過的黃鐘調。萬寶常一聽就向皇帝說:“此乃亡國之音!此樂聲之哀怨放縱,實非雅正音樂的道理!”於是建議皇帝改成他原創的“水尺律”來調製樂器,隋煬帝聽了後便命人照做。
除此之外,萬寶常還著有《樂譜》一書,裡面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調”,為唐朝音樂產生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近代著名學者郭沫若曾著《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一文,說明萬寶常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高。
代表作:《樂譜》
7.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或者說“唐玄宗”,可能不是當皇帝的料,但是卻是一位天生的音樂家和浪漫的才子。他創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餘首樂曲。設立了音樂教坊,即後來的“梨園”,專供演員排練、演出,並親自教授、指導。唐代歌舞盛極一時與唐玄宗的影響密不可分。
李隆基曾根據夢境譜寫出經典大作《霓裳羽衣曲》,並讓他的愛妃楊貴妃參與設計舞步,華麗的編曲與舞蹈堪稱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
代表作:《霓裳羽衣曲》
8.李龜年(唐朝)
盛唐時期果然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巔峰,李龜年精通各種樂器,他和兄弟李彭年、李鶴年創作的《渭川曲》深受唐玄宗賞識。作為盛唐時期首席音樂家李龜年在社會上層和整個文化界極富盛名,和著名詩人杜甫一見如故,並結下深厚友誼。杜甫著名的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就是多年後兩人在他鄉相見有感而發創作的。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生活失去了從前的光鮮亮麗,最終鬱鬱寡歡而死。李龜年一生創作和演奏了大量音樂作品為盛唐時代音樂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代表作:《渭川曲》
9.姜夔(南宋)
姜夔(二聲葵),南宋音樂家,精通詩詞、散文、書法、音樂,一生窮困潦倒,主要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姜夔的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他的詞調音樂創作不但繼承了古代民間音樂傳統,對格律、曲式結構及音階使用也有新突破,是具有獨特風格的高水平藝術。
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是流傳至今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
代表作:《揚州慢》《杏花天影》
10.朱載堉(明朝)
朱載堉,明太祖九世孫,被後世稱為“鋼琴理論的鼻祖”。與其形容朱載堉是音樂家,不如說是一位科學家,他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
朱載堉對音樂最大貢獻在於建立有別於中國五聲音階的“十二平均律”,此理論被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上,後被傳教士帶到西方,廣為流傳後人根據此理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鋼琴。同時,朱載堉還是位樂器製造家,作出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弦準,這兩大發明對世界音樂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朱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因此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
師曠(春秋)
師曠,字子野,春秋時期晉國宮廷樂師,被稱為中國古代“樂聖”,是史書所載最早的大音樂家,其古琴琴藝高超,有“玄鶴起舞,天地變色”之說。傳說幼年的他為了讓自己一心一意地學習音樂,故意用艾葉燻瞎了自己的雙目,師曠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感受“氣候之盈虛,明陰陽之消長,天時人事,審驗無差,風角鳥鳴,吉凶如見”。
師曠具有無與倫比的聽覺能力,在先秦文獻中,經常用“師曠”來指代,音感特別敏銳的人。
師曠不僅是是著名的音樂家,還是教育家、政治家,是晉國第一聰明之士。
師曠將他的敏銳結合到政治中,具有豐富的政治洞察力,《左傳》中記載他用琴聲來卜卦,為晉國預測戰事兇吉。他還曾“撰兵書萬篇,述《寶符》百卷”。但大多作品已經流失,簡直是一位千年難得一見的大神!
代表作:《陽春》《白雪》《玄默》
2.伯牙(春秋)
伯牙,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著名琴師、作曲家、擅彈古琴,被尊為“琴仙”。荀子《勸學篇》曾說:“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意思是他的琴聲好聽到連馬兒都不想吃草了。
年輕時天賦極高加上勤奮的伯牙,學琴沒多久就出師了。但他始終認為自己的水平還不夠,於是他的師傅帶他到蓬萊山旁的孤島修行,在體驗和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真正體會到藝術的本質。之後伯牙琴藝突飛猛進,名氣也逐漸變大,但此時的他卻感到十分悲傷,因為“曲高和寡”,沒人聽懂他的琴,直到後面某一天發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伯牙遇到了他的知音樵夫鍾子期。兩人相談甚歡並且約定一年後再見,但是一年後子期因病去世了,悲痛的伯牙在他的墳墓前彈奏曲子後把琴砸了,發誓再也不彈琴了。“伯牙絕琴”的故事後來成為一段佳話,兩名男子之間的友情令人羨慕。
代表作:《高山流水》《水仙操》
3.李延年(西漢)
李延年,西漢音樂家,善歌舞,精通音樂創作,來自一個樂舞的家族,因為其“性知音,善歌舞”,平陽公主發現李延年的音樂才華後便積極引薦給漢武帝。
《漢書·外戚傳上》記載在一次宮廷宴會上,李延年憑藉一首《佳人曲》成功地讓漢武帝聞之心動,生出了對伊人的嚮往之情,後來將其傾國傾城的妹妹李妍封為李夫人,成為了他的寵姬。在改編創作方面,李延年利用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摩訶兜勒》編為28首“鼓吹新聲”作為樂府儀仗之樂,是中國歷史文獻上第一位明確標有作者姓名及樂曲曲名。
用外來音樂進行加工創作的音樂家李延年把樂府所蒐集的大量民間樂歌進行加工整理,並重新編曲,對當時民間樂舞發展起到很大推動作用,對漢代音樂風格形成及後來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代表作:《佳人曲》
4.嵇康(東漢)
嵇康,三國曹魏時期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精神領袖。傳說嵇康是非常著名的美男子,而且其無論是外貌、人品、口才還是音樂、文學等才情都稱得上是完美無瑕的男子。因此當時許多人都紛紛效仿嵇康對現實不滿而高逸超脫的率性又猖狂的情懷當中,且其人格和行為被歷代文人所稱讚和敬仰。成年後的嵇康與曹操的曾孫女結為夫妻。
代表作:《廣陵散》《風入松》
5.蘇袛婆(北周)
蘇袛婆,南北朝音樂家,琵琶演奏家,生於龜茲(現在的新疆)音樂世家,是中國音樂史上劃時代的人物。
魏晉以前,中原盛行的"雅樂"主要用於宮廷和官府,直到蘇抵婆把西域龜茲音樂介紹到中原後,歌舞與音樂才開始完美結合。不僅如此,他還將西域“五旦”、“七調”等理論帶入中國,對中原音樂變革和發展具有重大影響。還促進了宮調體系建立和發展,併為音樂技術確立規範,對後來宋詞、元曲乃至戲劇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琵琶還因為蘇祗婆而大盛,成為中國主要民族樂器。
代表作:《五絃琵琶》
6.萬寶常(隋朝)
萬寶常,隋代音樂家,年幼時已妙達音律、遍工八音,曾用筷子演奏出動聽樂曲。當時的皇帝隋煬帝把原本全國各地頂尖的樂手都納入宮中為他演奏改編過的黃鐘調。萬寶常一聽就向皇帝說:“此乃亡國之音!此樂聲之哀怨放縱,實非雅正音樂的道理!”於是建議皇帝改成他原創的“水尺律”來調製樂器,隋煬帝聽了後便命人照做。
除此之外,萬寶常還著有《樂譜》一書,裡面提出了著名的“八十四調”,為唐朝音樂產生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近代著名學者郭沫若曾著《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一文,說明萬寶常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高。
代表作:《樂譜》
7.李隆基(唐朝)
李隆基,或者說“唐玄宗”,可能不是當皇帝的料,但是卻是一位天生的音樂家和浪漫的才子。他創作改編了《夜半樂》、《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餘首樂曲。設立了音樂教坊,即後來的“梨園”,專供演員排練、演出,並親自教授、指導。唐代歌舞盛極一時與唐玄宗的影響密不可分。
李隆基曾根據夢境譜寫出經典大作《霓裳羽衣曲》,並讓他的愛妃楊貴妃參與設計舞步,華麗的編曲與舞蹈堪稱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大奇蹟。
代表作:《霓裳羽衣曲》
8.李龜年(唐朝)
盛唐時期果然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巔峰,李龜年精通各種樂器,他和兄弟李彭年、李鶴年創作的《渭川曲》深受唐玄宗賞識。作為盛唐時期首席音樂家李龜年在社會上層和整個文化界極富盛名,和著名詩人杜甫一見如故,並結下深厚友誼。杜甫著名的七言絕句《江南逢李龜年》,就是多年後兩人在他鄉相見有感而發創作的。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生活失去了從前的光鮮亮麗,最終鬱鬱寡歡而死。李龜年一生創作和演奏了大量音樂作品為盛唐時代音樂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
代表作:《渭川曲》
9.姜夔(南宋)
姜夔(二聲葵),南宋音樂家,精通詩詞、散文、書法、音樂,一生窮困潦倒,主要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姜夔的詞境獨創一格,藝術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也別出心裁,他的詞調音樂創作不但繼承了古代民間音樂傳統,對格律、曲式結構及音階使用也有新突破,是具有獨特風格的高水平藝術。
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是流傳至今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
代表作:《揚州慢》《杏花天影》
10.朱載堉(明朝)
朱載堉,明太祖九世孫,被後世稱為“鋼琴理論的鼻祖”。與其形容朱載堉是音樂家,不如說是一位科學家,他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
朱載堉對音樂最大貢獻在於建立有別於中國五聲音階的“十二平均律”,此理論被廣泛應用在世界各國的鍵盤樂器上,後被傳教士帶到西方,廣為流傳後人根據此理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鋼琴。同時,朱載堉還是位樂器製造家,作出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弦準,這兩大發明對世界音樂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朱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因此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