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勇180607335

    最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在靈魂和精神上足以擔當對孩子的引領。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風波,沸沸揚揚折騰了好長一段事件。 10月18日下午,法院終於開庭審理。 據報道,法院的門口,場面甚是壯觀,記者、群眾,黑壓壓一片,找猛料或是看熱鬧,不一而足,裡面時不時爆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王寶強是人渣!” 人們本是見怪不怪,可有“知情人士”爆料: “馬蓉的母親花費5000元,找來幾個群眾演員在法院門口高喊王寶強是人渣。” 人們一片唏噓,內容的真實性暫時無法確定,可以確認的是,馬蓉的母親已不只一次招致大家的非議了。 早在王寶強公佈離婚宣告的第二天,馬蓉的母親就在微博上力挺女兒: “我家蓉兒是清白的。” “王寶強拍戲受過傷,某些功能有缺陷。” ······ 人們一片憤怒,不是因為母親袒護自己的女兒,這本是人之常情;人們憤怒的是,不惜詆譭貶損他人,袒護變得毫無原則、毫無底線。 電影院裡,人們安靜地觀影,一熊孩子開始在樓梯上來回跑,大聲喊叫。 他媽媽也不管,旁邊的人說:“你孩子吵到別人了。”“還是孩子,沒事。”他媽媽這樣回答。 來來回回跑了十幾分鍾,累了,想找媽媽,可電影院太黑,沒看清在哪裡。 於是,孩子開始大喊,喊了三聲,沒人應,原來他媽媽正在旁若無人地和她老公談論劇情。 一中年男子直接來了句:“你媽死了!” 孩子頓時傻眼了,站在哪裡不敢說話,也不敢動彈。 網上有一句話曾刺痛了無數父母的心:你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這個世界就會狠狠地教訓他。 對熊孩子來說,這樣的教訓還算輕的。 在北京,差點就上演了一場毀滅性的悲劇。 地鐵站,一位長相甜美、打扮時尚的女生正在等候地鐵,手裡拿著一袋雞排,自顧著吃。 旁邊站著一對母子,孩子六七歲的樣子。 小男孩看到了吃雞排的女生,指著那位女生跟他媽媽說: “媽媽,我要吃雞排!” 母親看了一眼,半開玩笑的說: “你去跟姐姐說,讓姐姐給你吃。” 小男孩側頭對女生說:“我要吃雞排。”與其說是請求,更像是命令。 女生看了小男孩一眼,沒有吭聲。 小孩的媽媽有點尷尬,但又無可奈何,嘴裡嘀咕了一句: “什麼人啊,打扮的跟小姐一樣。” 當你聽到他媽媽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想象得到孩子的教養又能好到哪裡去,可後面卻有更為恐怖的事情。小孩停止了吵鬧。 之後,就聽到地鐵進站的聲音,就快到站的時候,那小男孩突然掙脫他媽媽的手,跑到女生背後,用力向前推了女生一把,女孩尖叫一生,眼看就要被推下站臺(北京有些地鐵站是沒有遮蔽門的)。 幸好旁邊有人反應及時,一把拉住女孩。幾秒之後,地鐵呼嘯而過。 而那位媽媽的第一反應就是,抓住小男孩的手,擠進地鐵,趕緊隱藏在人群裡。 如果沒有那位好心人的及時反應,毀滅的將會是兩個家庭的幸福。 不難判斷,小男孩內心報復的種子正是他的媽媽親自種下的,而當她選擇擠進地鐵,逃避責任的時候,已經放棄了最後教育與反省的機會,對孩子而言,無異於給他安放了一顆會隨時爆炸的地雷。孩子身上的問題,其根源都來自於家庭,尤其是父母。 大部分熊孩子的背後,都有幾個熊家長;大部分不成器的孩子背後,都有幾個不靠譜的父母。 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教養的家庭,能培養出得體大方而又知書達理的孩子,馬蓉也好、電影院的熊孩子也好、還是地鐵站的小男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身後都有不靠譜的父母。 因為偏愛,不惜偏袒自私,乃至貶低損害他人;因為太小,不惜嬌慣放任、乃至縱容放肆無度;因為害怕擔責,不惜泯滅理性,乃至迴避現實逃脫責任。 最為嚴重的是,連自己都缺乏明辨是非、身體力行的能力。 可生活中,卻到處都是這樣的父母。 生活中,應酬不斷,長了一身的肥膘,卻要孩子多吃蔬菜、勤於鍛鍊; 下班後,拿著手機躺在沙發上看劇刷微信,卻要孩子勤奮多讀書; 半夜後,卻還在打牌看球玩遊戲,卻讓孩子早睡早起;······ 不是孩子做不到,是你做不到。有這樣一番對話: 父親:“知道嗎?當林肯像你這樣大時,他可能是班上最好的學生。” 兒子:“知道的,父親,但他像您這麼大時,早已是美國的總統了。” 希望孩子走多遠,你就應該要求自己走更遠;希望孩子攀多高,你就應該要求自己站得更高。 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比讓孩子進入一流幼兒園和一流學校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一流的家庭裡接受薰陶。 所以,最成功的父母,就是“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在靈魂和精神上足以擔當對孩子的引領。

  • 2 # 朋友乾杯39

    我也感覺應該是這樣,或者這樣對於孩子才有更好的影響(前提是家長首先得是正直的……)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會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孩子面前,要注意太多問題,我感覺道理雖懂,但是實施起來卻是不是一般的難……

  • 3 # 快樂庭院

    對呀!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孩子就會以父母為榜樣,長大後就會成為父母的樣子。

    這句話換一種方式就是強調父母以身作則,希望孩子具備什麼樣的品質,自己就先具備這種品質。

    每一個孩子都是向善向好的,如果父母身上具備某種不一般的正向品質,一般的孩子都以此為自豪!

    現實中,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好好學習,有一個好成績,可自己不讀書、不看報,吃喝玩樂卻是少不了,孩子如何能看到學習讀書的好,又如何能喜歡讀書學習?

    有的家長在家孝敬老人慈愛兒女,全家其樂融融,孩子自然也懂得尊老愛幼,為家擔當,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感受到了這樣做的幸福,每個孩子的自小形成的觀念都受到父母言行的極大影響。

    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如果父母是一個好人,那麼真正做到了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孩子自然會錯不了!如果父母某方面有很不被稱道的品行,又做到了孩子欽佩的樣子,無疑孩子可能在某方面會更加為人所不屑。

    所以,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固然是成功的父母,可如果父母能有一顆善良的利人利己利社會的心,他一定是孩子心目中永遠的英雄。

  • 4 # 遠方老師在美國

    說的對。自從有小孩子那天起,夫妻就升級為父母,有了很多責任,尤其是教育的責任。

    父母要給孩子好的教育,不僅包括良好的家庭教育,包括送孩子到資質良好的機構進行學習,更包括父母要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成長,身體力行,努力活出孩子欽佩的模樣。

    在孩子幼小的時候,他們依賴父母,同時也欽佩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校和社會上,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也在擴充套件,他們看到了更多的人和事,明白父母親不是“萬能”的,父母的很多做法和觀念也不是完全正確的,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他們會將父母的言行與很多的人進行對比,重新進行定義。所以,只有那些不斷努力和成長的父母,才會受到孩子由衷的欽佩。

    生活中,有時會看到一些中年父母,他們認為孩子長大了,自己的責任少了,有的說:“我們家就指望你有出息了。”這些指望啃孩子的父母,是很難換來兒女的尊重。

    孩子在一天天成長,父母同樣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要活到老學到老,活出最好的自已,活出孩子欽佩的樣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君山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