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80267787156

    相對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的不同,物體狀態也不同,一物體相對另一物體的位置隨時間而改變,則此物體對另一物體發生了運動,此物體處於相對運動的狀態。如果相互之間的位置並不隨時間而改變,則此物體即在相對靜止狀態之中。因此,靜止與運動兩者都是相對的概念,與物體相對於選定的參照物有關。物體相對於其他運動的位置變化,叫做相對運動。相對運動簡稱為運動。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只是發生了變化,這個物體就在運動。宇宙中沒有不動的物體,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運動,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擴充套件資料相對靜止有兩種基本情況1、其一是指沒有發生相對位置的移動。即從一定的參考系來看,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關係保持一定的平衡,或者沒有發生相對位置的移動。如一棵大樹,看到它沒有移動,那是因為相對於地球這個參照系來說,大樹沒有發生位移,可以把它看作是靜止的 。但實際上,這棵大樹仍然隨著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圍繞太陽公轉。 2、其二是指沒有發生質變。即從事物本身來看,事物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性質,仍然處於不顯著的量變階段而沒有變成別的事物,暫時顯現為靜止狀態 。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物體也進行著運動和變化,並遲早要失去原有的性質而變成別的事物。

  • 2 # 靈遁者國學智慧

    導讀:如何理解這個世界,顯然有很多方法,很多理論。但這些方法和理論,都離不開如何去理解變化,如何去理解運動或者振動。本章將帶你瞭解關於運動的思考,讓你認識世界。

    內容如下:

    但無論是時間,物質,空間,引力,慣性,量子輻射……所有的這些詞彙都被一個詞貫穿,這個詞就是——運動。

    而且我贊同運動速度的極限是光速。引力作用就是以光速傳遞的。再拓展一下絕對零度不可達到,也是一種極限。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

    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粒子動能越高,物質溫度就越高。理論上,若粒子動能低到量子力學的最低點時,物質即達到絕對零度,不能再低。然而,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絕對零度永遠無法達到,只可無限逼近。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該空間自始無任何能量熱量。在此一空間,所有物質完全沒有粒子振動,其總體積並且為零。

    這似乎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光子只要存在,就停不下來的。而趨近於絕對零度又是不可能的事件。宇宙的造物,真的是令人驚歎。“矛盾”又使得一切運動起來,以此往復,永不相絕!

    再次回到這本書的開頭:我們周圍的世界無非有兩種,一種是精神世界,一種的物質世界。

    無論我指的哪一種世界,都離不開運動。可以說無運動,不宇宙!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就像我們在上面說的,連空間都是物質的空間,根據質能關係,我們可以說空間就是能量的空間。任何人處於任何地方,都是處在了能量的空間。我們自己也是能量人!

    沒有絕對空的空間,也就是真空不空。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是在運動,振動中。振動的能量空間,會以一種我們不瞭解的方式,釋放物質。

    我們人類站在地球上,但應該拋棄“地球思維”,不要想著月球上有充足的氧氣!宇宙環境很多地區就是一個類似的真空環境,那裡並不是我們想象的一片死寂。而且非常活躍! 為什麼? 答案就是真空不空。

    這種現象越是在量子尺度,越有直覺。就像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力學的奠基人普朗克說:“我對量子的研究最後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物質都是快速振動的量子構成。”

    有形無形都是不斷振動的能量,它充實在我們的宇宙中。任何一種物質,不論它的結構如何,可以劃分多少層,你總能發現它在動,振動,運動。

    不同形式的振動會表現出不同的性質和狀態。宇宙尺度下的運動,更是會產生讓我們人類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都是振動,就一定可以歸納到一個系統中去的。

    人類到目前為止,好像走了很長的路了。但其實我們的路才剛剛開始。物理的大門剛剛有了雛形,裡面的面紗我們還未揭開。

    我還看到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思想,關於振動的。最本質上認為振動頻率不同,產生不同的物質。振動頻率高產生無形的精神意識,思想等;振動頻率低產生有形的物質。如石頭,樹木等。而人是兩種世界的共同體,兩種世界指的是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頭貫穿精神世界產生思維,而精神世界賴以維繫的物質就是人的身體。

    人的意識一般我們認為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應。但意識是不是物質或者能量,就不好說了。因為這樣會陷入到唯心主義觀裡。該觀點認為意識也是一種能量! 那麼就是說也是物質! 這會發生意識產生物質的唯心論。我個人還是比較“馬克思”。當然拋棄現在的觀念,假如意識是能量,是物質,那麼意識就需要被重新定義。也就是這個時候,我們說意識產生物質,就不是唯心的了。因為意識是物質,物質產生物質,這沒有毛病。但這意味著現在的哲學理論,需要修改。

    在前面說的有“有生於無”可不是唯心主義。是說空間能量可以產生物質。只是這種空間能量的所有性質和運作規律還沒有被我們人類掌握。

    意識肯定是物質的產物,就像物質大腦產生意識。但產生的意識算不算能量,就不好說了。也就是說如果“意識”不算能量,那就是徹底的無!和真空的“無”是不一樣。我傾向於意識是徹底的無。就像我上面說的,我還是比較“馬克思”。

    再說一個觀點,最近俄羅斯一個叫《通靈之戰》的節目,特別火。引發國內對於有沒有通靈人,有沒有靈魂或者靈體的討論。我相信有靈體並不是唯心主義。因為人活著是能量人,死後他的能量能否在特定環境下不滅,我們還是值得思考。就是說即使是靈體,也不是虛無的,就是不是徹底的“無”。我對此觀點是不全信,也不敢不信。還是等待科學的認識吧。所以說這個觀點有趣。

    在量子尺度下,我們會被告知引力作用可以忽略不計。我恰恰認為,雖然引力的作用在量子尺度非常非常之小。但不能忽略他在量子尺度下的影響。甚至不確定性原理,宇稱不守恆都與引力有關係。往往我們忽視的東西,令我們大吃一驚。

    壓彎駱駝的永遠是最後一根草!四兩撥千斤的哲學觀點在我們腦海常在。所以引力再小,再微弱,它對於本身就渺小的粒子來說,一定多少有作用。哪怕是億分之一的作用,也會在量子空間尺度下發生。並被不斷放大!這點我提醒所有的科學家應該考慮到!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小的影響會被放大,再放大。就是我們現在觀測到的這些現象了。更何況宇宙的時間,物質,空間還是一體的。運動是有聯絡的運動,這就是更值得我們注意了。

    別忘了,普朗克有一個公式:E=hv。愛氏有一個公式:E=mc². 都是能量公式,一個是量子尺度的,一個是宏觀尺度的。但兩者一定是有聯絡的。振動,不管怎麼振動都是能量使然。

    我們人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你身體的一切不再振動,你就死寂了。至於你的身體,你的能量不是消失了,而是回到了大自然,回到土壤裡,回到了宇宙空間中了。從這個角度講——我們是永恆的!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藝術家靈遁者書籍《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1年,久違的牛市會如期而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