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趙武靈王的禪讓結局那是偏心導致的,李淵的禪讓那是被兒子逼的,只有乾隆的禪讓是比較體面的,所以三人在禪讓以後,只有乾隆的結局是最好的。

    趙武靈王的偏心,最終害得他餓死在沙丘。

    趙武靈王偏愛小兒子王子何,可是他的大兒子王子章已經是法定繼承人了。為此趙武靈王心裡一直盤算著把王子章給廢了,改立王子何為太子。

    王子何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唯一出色的地方,那就是他有一個年輕漂亮的母親,子以母貴,因此王子何才有機會成為趙國的太子。

    趙武靈王事情做得也比較果斷,他把王子何直接扶正做了趙國的國王,也就是趙惠文王。從實質上實行了禪讓。

    至於大兒子王子章,趙武靈王是有愧疚的,為了彌補大兒子,趙武靈王將王子章封到了代地,甚至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讓王子章在代地建立諸侯國。

    果然父親都希望兒子們好,這就好比朱元璋把二十幾個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一樣,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所有兒子都能成為地方上的土皇帝。

    可是這一招完全不利於國家的完整和統一,朱元璋犯錯,差點導致明朝南北分治,趙武靈王就更過分了,居然打算把趙國一分為二。

    從大了說,這趙國不是你趙武靈王一個人的,沒有人願意分裂趙國。就連王子章也是不願意的,他在這件事尚未得到實施之前就發動了兵變。

    在田不禮的支援下,王子章帶兵突襲趙惠文王,結果公子成早就有了準備,所以帶兵擊敗了王子章。

    王子章聰明啊,這個時候只有趙武靈王能救他,於是他就逃到了趙武靈王所住的宮殿當中躲了起來。公子成立刻帶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宮殿,但是問題來了,這就等於是公子成兵變包圍了沙丘行宮。

    公子章之敗,往走主父,主主開之,成、兌因圍主父宮。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兌謀曰:“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乃遂圍主父。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主父定死,乃發喪赴諸侯。---《史記,趙世家》

    於是公子成狠了狠心,其他人都可以出來,趙武靈王和王子章絕對不能出來。結果趙武靈王被困在沙丘三個月的時間,靠掏鳥窩充飢,最終被活活餓死了。此後公子成獨掌朝政,一度成為了趙惠文王時期的權臣。

    李淵兩手一攤:禪讓我也不想啊。

    李淵是開國之君中,日子過得最逍遙自在的。為什麼?因為不需要他本人御駕親征,這天下就被兒子們給打下來了。

    具體來說,唐朝的天下,應該是被李淵的二兒子李世民打下來的。李世民雖然也是嫡子,但他是次子,長子李建成才是唐帝國的繼承人。

    李世民心裡就很不爽了啊,他辛辛苦苦打下了江山,最後卻沒有資格坐江山。這可不行,於是李世民狠了狠心,就在玄武門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都給宰了。

    當時李淵正在後花園的湖上看風光,得到這個訊息以後差點沒昏死過去。李世民含著淚把父親扶住了表示:老爹,你還有事情沒做完呢!

    沒錯,沒做完的就是禪讓。李世民連同父同母的親兄弟都殺了,估計當時已經是殺紅了眼了,壓根不在乎再殺個老爹了。

    為此李淵顫顫巍巍地表示願意禪讓,李世民就這麼輕輕鬆鬆地坐上了皇位,而李淵的下場如何呢?他稍微比趙武靈王好一點。

    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屢許以為太子。太子建成懼廢,與齊王元吉謀害太宗,未發。九年六月,太宗以兵入玄武門,殺太子建成及齊王元吉。高祖大驚,乃以太宗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於東宮顯德殿。---《新唐書》

    趙武靈王是被活活餓死的,李淵後半生都被關在了後宮之中,還生了幾個孩子,可見退休以後的小日子不算太可憐,只是有點乏味罷了。

    乾隆的禪讓之所以成功,那是因為他不放權。

    乾隆皇帝壽命大啊,活了足足89歲,是大一統王朝歷史上掌權時間最久、活得最長的一位皇帝。

    在他人生走到85歲的時候,也就是他做了60年皇帝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禪讓大位給兒子永琰。

    為什麼要禪讓?因為乾隆覺得自己做皇帝的時間太長了,他認為自己不能超過自己的爺爺康熙皇帝在位的時間。

    康熙8歲登基69歲去世,在位61年。因此乾隆決定在自己做了60年皇帝的時候,宣佈退位禪讓。

    繼承人是早就準備好的,乾隆雖然也是個高產的父親,但是由於他歲數太大了,所以把前面十幾個兒子都給熬死了,等到他要禪讓的時候,只有讓第15子永琰繼承了皇位,也就是電視劇裡令妃魏瓔珞的兒子。

    他的禪讓就顯得十分滑稽了,因為乾隆始終不肯放權。也就是說他雖然做了太上皇,卻依舊主持朝政,真正的皇帝嘉慶皇帝卻只能坐在旁邊旁聽。

    嘉慶那幾年日子是真的不好過,如果是預備期的太子倒也罷了,可他是正兒八經的皇帝,一時間天下有倆皇帝這可怎麼玩?

    嘉慶手裡是一丁點權力都沒有,乾隆此後的4年時間裡,依舊牢牢掌握著權力,一直等到他89歲去世為止。因此乾隆的結局是最好的,手握大權,沒有人敢跟他叫板。

    總結:禪讓這個詞被後世皇帝玩壞了。

    堯舜禹禪讓,本來是一件美事,成為天下美談。後世皇帝都願意成為堯舜禹那樣的皇帝。可問題是真正實行禪讓的時候,才發現這玩意兒有多噁心。

    王莽讓孺子嬰禪讓,所以建立了新朝。曹丕讓漢獻帝禪讓,所以建立了曹魏。司馬炎讓曹奐禪讓,建立了晉朝。劉裕讓司馬德文禪讓,所以建立了劉宋王朝。

    隋文帝讓北周靜帝宇文闡禪讓,所以建立了隋朝。唐高祖李淵讓隋恭帝楊侑禪讓,建立了唐朝。唐朝禪讓最多,李世民讓李淵禪讓,李顯讓武則天禪讓,李隆基讓李旦禪讓,李亨讓李隆基禪讓等等。後來宋朝趙匡胤讓後周恭帝柴宗訓禪讓,建立了宋朝。

    由此可見,禪讓這玩意兒,其實就是篡權的代名詞。真正能實行好禪讓的,在歷史上少之又少,一般人還真的不敢玩。

    參考資料:《史記》、《新唐書》、《清史稿》

  • 2 # 小龍女5505

    雖同是禪讓皇位於親生兒子,但趙武靈王是完全因自己的偏心和不甘,最終敗於父子反目、骨肉相殘的皇權鬥爭中,一代雄主最終落得被活活餓死於沙丘宮中。而唐高祖和清乾隆皇帝都是以和平方式退位於子,其子也不願背上弒父殺君的千古大罪和萬世罵名。所以他們兩位結局都是得以善終,安祥病死。沒有敗亡於骨肉相殘、父子反目的皇權鬥爭中。三位禪讓君王,結局卻大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很多年輕人提前消費、超前消費,他們為什麼不擔心房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