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微
-
2 # 韓松落
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墓誌銘這樣寫:“我和這個世界有過情人般的爭吵”,這句話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理解,一個人要想跟這個世界產生情人般的關係,爭吵是必要的手段,必經的途徑。因為,爭吵也是一種情緒表達,一種交流的方式,只有你好我好的關係,是不正常的,是假關係,真正深刻的、完整的關係,必然包括各種情緒,不光有圓滿,也應該有不滿,不光有不滿,還要有對不滿的表達。
蔣方舟在《奇葩大會》裡講自己的“討好型人格”,也是從爭吵開始的。她說,她直到去年才發現了自己身上的“討好型人格”,起因就是,有個朋友問她,有沒有跟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就是可以和這個人爭吵,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TA,蔣方舟用這個標準來打量一下自己,發現自己沒有和任何人產生過真實的關係,因為她不會和別人產生任何的衝突。
她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舉了好幾個例子,認為自己過於注意別人的反應,迎合別人的期待,在很多時候沒有原則和底線,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原則和底線的時候,明明自己已經不愉快了,但不會表達出來。她甚至產生了懷疑,懷疑自己以前的二十多年,是不是活得正確。
我也感同身受。比如,我很少推稿約,哪怕那些題目是我不感興趣的,或者價效比很低的,最典型的,就是書評方面的邀約,一篇書評常常要耗費五天以上的時間,還未必能讓作者滿意。但我一直不懂得怎麼拒絕別人,只好為難自己,無數次,我一邊在電話裡跟編輯或者作者本人歡快地說著“好的好的沒問題沒問題”,一邊只想扇自己。這幾年,我的進步就是,懂得推掉自己不想寫的稿約了。對於編輯對我稿件的不合理改動,我也會明確地表示不滿。這真是我的一大步。
工作中的逆來順受,難得糊塗,都是小事,還有更多人,在面臨很重要的事情時,還是會被“討好型人格”附體。
我認識的人裡,有個女孩,在工作中遇到了性騷擾,起初,對方只是小試探,發現她不懂拒絕,還生怕對方生氣,稍微拒絕一下,就會討好對方來緩和氣氛,於是越來越過分,最後終於發展成嚴重的侵犯和無休止的騷擾。而她在向我們講述整個過程的時候,還在替對方辯護:他那天喝了酒,他也挺煩的。但她又很抗拒這種關係,只好討伐自己譴責自己,終於越來越低落,越來越不自信。關鍵節點上的“討好型人格”發作,是對生命的嚴重損毀。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有各種原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時代因素等等,都有人討論過了,尤其家庭教育,是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我們這個民族,有一個心理特徵,是許多焦慮的來源:要為自己的存在尋找理由。在家庭裡,這種特徵就更加明顯,許多父親母親教育孩子方式裡,隱含著這樣一種態度:你只有乖、聽話,才能獲得被善待的資格,你只有成功,才能獲得生存的資格。
存在是有條件的,被善待也是有條件的,生在這個世界上,似乎預先就欠下一筆按揭,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不可能沒有點“討好型人格”。
但我覺得,“討好型人格”患者,通常還有一個特徵,就是人際關係的實操和磨練比較欠缺,他們跟人打交道比較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不知道別人都是怎麼處理人際關係怎麼相處的,因此缺乏樣板,缺乏自信心,面臨選擇的時候就會選擇比較容易的,就是為難自己。
所以,人格這東西,其實也需要鍛鍊,就算根深蒂固的“討好型人格”,也不是不可以改變的,那些習慣於取悅和迎合別人的人,完全可以透過大量的人際關係實踐,讓自己粗壯起來、自信起來,要透過觀察和學習,擁有更多的人際關係學習模板,擁有更多的肌肉記憶,才可以化解各種複雜的狀況。
-
3 # 阿娥你好
人的天性是不願意默默無聞、被遺忘在角落裡的,人的天性是渴望被關注,渴望溫暖和認同的。
可並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動都能被身邊的人感受到並及時給予回饋,當遭遇粗暴的拒絕,性格內向的孩子就會沉默冷對,性格外向的孩子因為不甘心會再次爭取關注。
喜怒無常的家長會因為心情好壞有不同態度的回饋,同樣一件事,家長高興時和不高興時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使孩子從關注事情本身漸漸轉移到關注家長的態度。
會誤解家長的態度是因為不喜歡自己或者因為自己不夠好才變來變去的,忐忑不安的孩子會產生儘量討好家長,繼而討好周圍人的表現,只有別人表現出高興或認可的態度,才會得到寬慰和滿足。
長期以往的錯誤認知構成了病態的討好型人格,因為沒有發自內心的愛自己,所以永遠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
想結束自身存在的討好型人格缺陷需要把注意力從旁人轉移到自己身上,關心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感受,客觀看待自己的不完美,先認可自己,只有自己真正悅納了自己,才會擁有完整的人格。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獲得幸福的權利,想擁有愛別人愛世界的能力,首先應該擁有的是愛自己的能力。
以上僅供參考。
-
4 # DrX說
討好型孩子的典型特徵有以下幾點:
1、心思細膩,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
2、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提出的要求,幾乎照單全收;
3、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隨時準備好無條件去滿足對方,;
4、過度害怕和別人起衝突,自己是錯誤源頭。
討好型孩子怎麼形成的:沒有孩子生來就是乖的,與小時候的經歷或成長環境脫不開關係。
1、父母就是那樣的人
“別總給別人添麻煩”“沒事,你先忍忍”……父母就是討好型人格,想以柔克剛,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在孩子童年的潛意識裡就認為自己低人一等。
2、在家是長女或者長子
“把遙控器給你妹妹”、“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因為是老大,所以理應讓著弟弟妹妹,不管什麼情況下。
經濟情況不好的家庭,老大甚至沒有自己的童年,委屈自己,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角色。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愛都是附帶條件的。
像電視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一樣,在她的原生家庭裡,父親更加疼愛她的妹妹,所有噓寒問暖關心愛護都只留給妹妹,而松子為父親博得歡心,甚至不惜故意扮醜做鬼臉。
因為他們認為討好是獲得認可的最好途徑。
而這種孩子一旦長大進入社會,就會表現出依賴別人,無法獨自作出決斷。他們會去迎合上司、同事,甚至陌生人,容易被壞人利用心理操控。
3、總是被父母否定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能幹嘛?“”你怎麼回事?”
只要孩子犯一點錯誤,父母用近乎苛責的語氣兇孩子,從來不會鼓勵和讚賞孩子,也從來不問問孩子的內心感受。
一旦孩子沒達到父母的標準,給予孩子的永遠都是批判、訓斥和否定。
回覆列表
家庭佔絕大方面的原因。可能母親太強勢,孩子的天性得不到有效的釋放,不被允許做這做那,因為母親會生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類似條件反射,不能這樣做,母親不開心,會打罵我,應該怎麼怎麼做,這樣她會開心,不會打罵我,這樣會過的比較輕鬆點。說白了,就是嚴重缺愛,用約束代替了愛來陪伴孩子成長。透過討好來獲得母親的認同,沒有良好的童年記憶,也沒有開心的生活,太可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