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技數碼隨時答
-
2 # LeoGo科技
聯想手機其實非常有可能和華為一較高下的,從最開始它在依靠運營商,到後期錯過了智慧機發展的井噴時期,所以即使現在聯想手機一心走價效比路線,對標小米和榮耀,所以經常常程會碰瓷:選哪個還用說麼?
在發展中,聯想手機越走越極端,越走越小眾,一手好牌真的被打的有夠差的!
而小米不同,小米從2010年成立之初,從小企業到上市公司,小米確實以價效比為抓手,逐漸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品牌。不僅僅在國內市場,在印度,俄羅斯小米都發展迅速,深受好評。
可以說,小米的路線走的對,也走的合適。而聯想手機沒有勇氣學華為的高階旗艦路線,走價效比路線,缺乏了在正確時間進入市場,反而會錯過了時機。
其實,聯想手機缺乏的不是資金,而是技術,營銷和消費者的認同。系統上沒有一款值得拿出手的系統,硬體上,沒有能形成自己獨立研發的處理器(和小米不同,小米起步晚,聯想起步早),諸多方面讓我們對於聯想越來越沒有信心。
而小米卻不同,小米有自己的路線標準,它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如果走,所以紅米note7,價效比機型8分鐘售罄,因為它的路線準確。
當然,小米也有弊端,沒有旗艦機型,對於高階市場的競爭,還是缺乏產品,這也是小米在緊抓價效比之外,也要走高階旗艦路線!
當時膝上型電腦價格確實很高,而且IBM、蘋果、AST、康柏等海外高階品牌湧入中國,帶領聯想電腦崛起的領軍人物楊元慶,當時正放手一搏。針對電腦價格過高的痛點,楊元慶率先將聯想微機定位成“經濟型電腦”,並利用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壓縮成本,旗下的“E系列”電腦釋出時,價格只有一萬六,幾乎為當時價格的一半,掀起了巨大的熱情。
而小米也是如此,小米2011年釋出的小米1,售價只有1999,而同樣的硬體配置,其他手機廠商要多賣1000-2000元,受到市場熱捧,每次線上的幾萬發貨量,瞬間就被搶光。之後的小米系列,也都主打價效比,帶動小米的發貨量迅速提升。
現在來看的話,聯想已經失去了自我,之前雖然聯想的品牌很響亮,但是現在看來的話當初沒有走技工貿道路確實是一個錯誤的選擇,而且電腦在美國打折,在國內沒有再者就是5G投票等等的原因,其實現在來看的話,聯想的發展一直算是不溫不火的,給華人也沒有帶來大的貢獻。
而小米發展的時間相對比較短,目前已經上市,這個成績非常不錯,當然很多人說小米也是組裝廠也沒有自己的技術,但是小米自己已經開始研發晶片,而且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之前的澎湃S1再到馬上要釋出的澎湃S2,雖然效能很低,但是慢慢來,總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的。
聯想發展很早不錯,但是聯想的發展路線和小米完全是不同的,小米打造生態家居雖然看似規模很小,但是產品眾多,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歡,而聯想還是老一套,沒有創新,被人們成為是組裝廠,如果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的話,小米超過聯想其實只是時間的問題啦!
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