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所謂聯絡,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②地位: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之一.
(2)事物的聯絡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聯絡具有普遍性表現:
①事物之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
②事物內部: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絡的;
方法論: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3)事物的聯絡具有客觀性
①含義: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②表現:
自在事物:
人為事物:
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絡,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關係.否定事物聯絡的客觀性,就會犯唯心主義的錯誤.
(4)事物的聯絡具有可變性
聯絡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就會陷入機械論.
(5)事物的聯絡具有多樣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
②表現:有直接聯絡和間接聯絡.內部聯絡和外部聯絡、本質聯絡和非本質聯絡、必然聯絡和偶然聯絡等.
④方法論: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二)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1)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一是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2)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
①兩者相互依賴
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部分離不開整體,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為部分.
②兩者相互影響
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意義:
把握聯絡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聯絡的觀點看世界.在瞭解個別事物時,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時,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約.不要孤立地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只見部分,不見整體.
①所謂聯絡,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②地位:是唯物辯證法的起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之一.
(2)事物的聯絡具有普遍性
事物的聯絡具有普遍性表現:
①事物之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
②事物內部: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絡的;
方法論: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3)事物的聯絡具有客觀性
①含義: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②表現:
自在事物:
人為事物:
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絡,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關係.否定事物聯絡的客觀性,就會犯唯心主義的錯誤.
(4)事物的聯絡具有可變性
聯絡是客觀的,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絡,建立新的聯絡.否認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就會陷入機械論.
(5)事物的聯絡具有多樣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
②表現:有直接聯絡和間接聯絡.內部聯絡和外部聯絡、本質聯絡和非本質聯絡、必然聯絡和偶然聯絡等.
④方法論: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二)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1.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1)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
一是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域性和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區域性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2)整體和部分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
①兩者相互依賴
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
部分離不開整體,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為部分.
②兩者相互影響
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意義:
把握聯絡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聯絡的觀點看世界.在瞭解個別事物時,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響;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時,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約.不要孤立地看問題(不能就事論事),不能只見部分,不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