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生學堂
-
2 # 使用者61200478632
其實只需要建立一個人的成長一卡通!對每一個人的所有違紀,違法進行記錄,大學招生,入黨,當兵,公務員招考等依據這些!
-
3 # 使用者98419236910
如果戒尺班,與和協班比,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戒尺班!兩班相比則,成人,成才要高出很多,我支援戒尺進學校。
-
4 # 山鄉教育人
建議很新穎,但是就目前教育發展現狀以及教育立法層面來說難以推行。下面談談我的愚見:
1. 教育發展現狀不支援。當前教育行業,尤其是教師是公認的高危行業,“戒尺班”從字面意識理解就是有有懲戒的班級,懲戒的尺度是難以掌控的,也是難以界定的,更是目前教師行業發生事故的主因之一,因此是無法透過社會的認可的。“和諧班”恰恰相反,這是一種對比,也是一種新的挑戰,但是存在歧視以及有失公平的因素在內,因此也不被社會認可。
2. 立法層面不予支援。2019年7月9日,《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提出,將保障教師依法享有教育懲戒權。但是此項意見並未明確指出教師懲戒權的範圍以及尺度,不少人反對教育懲戒,他們把教育懲戒等同於懲罰,因此不足以實現此項建議實施。
3. 複雜的家校關係是此項建議難以實施的最大障礙。就當前社會家長對教育需求的質量節節攀升,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公平問題的重視以及對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的環節的高標準化,此項建議都不符合諸多家長的需求。
-
5 # 重慶中公教師考試
我覺得這個想法是非常危險的,看似公平地提供了選擇,實際上是罔顧了教育行業規章制度的要求。
教師這個職業本就飽受爭議,教育也並非是“戒尺班”和“和諧班”區分開來就能更好地實施。戒尺班可以用戒尺有限度的懲戒犯錯誤,違犯紀律的學生;和諧班一律說服教育。看似合理的句子,滿是不可理喻,這簡直是硬逼學生選擇想要“罰打手心”還是想要“罰抄作業”,這樣對孩子的學習真的會有幫助嗎?
適度的懲罰以及說服教育,實際上本就是相輔相成的,它是無需形式化的存在,根本沒必要根據兩個屬性來分別開班,這也是違背了教育的初衷,請家長們放心,並不是非要孩子要被“罰”後才會聽話,老師會根據孩子的狀態來調整教學狀態,因此何必糾結,根本不需要分別開兩個班!
回覆列表
想法挺好,我也希望有這樣的教育懲戒制度能推行,但絕不可能實現!
一、違背目前的教育制度。
現行法律法規都禁止老師體罰學生,即使前幾天教育部新的規定出臺也沒有明確說明老師如何行使教育懲戒權,還有待法規細則的進一步出臺。另一條違規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分班。
二、標籤化。
標籤化是最可怕的東西,任何人或事物被貼上“標籤”,就很難再被撕下來。比如:差生一般習慣都差;老師就應該奉獻;富二代就一定是紈絝子弟……
“戒尺班”的標籤就是學生一定都是差生或是習慣差的的學生;而“和諧班”老師都是老好人,要求不嚴格。因此,被貼上“標籤”後,這兩種班級一般都不會有人願意去。去則會被其它人說三道四,要遭受別人異樣的目光,你和你的孩子能願意嗎?
因此,還不如以現行的模式,遇到什麼樣老師就看自己的運氣,大家也都能接受或無法不接受,這樣也不會再讓大家陷入選擇困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