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學會攻心為上,要達到目的就要學會察言觀色、揣摩別人的心意。相反,如果不懂得察言觀色,那麼到手的肉包子也會跑掉。

    一個寒窗苦讀十年的秀才過五關斬六將,終於憑自己的實力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位置——縣令。

    當他得到這個位置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去拜見上司。由於是第一次去拜見上司,想不出該說什麼話。沉默了一會兒,他忽然問道:“大人尊姓大名?”

    這位上司覺得很意外,也很吃驚,但還是勉強回答了。

    接著秀才又不說話了,開始低頭思考,想了很久,說:“百家姓裡面好像沒有大人的姓啊。”

    上司更加覺得不可思議,說:“我是旗人。你不知道嗎?”

    秀才一聽,突然站起來,說:“可否請教大人是哪一旗的?”

    上司說:“正紅旗。”

    縣令說:“正黃旗最好,大人怎麼不在正黃旗呢?”

    上司勃然大怒,問:“貴縣是哪一省的人?”縣令說:“廣西。”

    上司說:“廣東最好,你為什麼不在廣東?”

    縣令吃了一驚,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趕快起身告辭。

    第二天,縣令接到上司的新令,他得到的職位要比原來小得多了。究其原因,便是因其不會察言觀色,不懂得攻心的道理。

    在人際交往中,許多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美。所以當我們有求於人時,如果能夠學會察言觀色、投其所好,說一些讓他高興的話,即使再難辦的事情,他也會助你一臂之力。而不懂得察言觀色、攻心為上的人,顯然就無法達到自己的目的。

    《孫子兵法》中講到“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攻心”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是孫臏最早提出來的。據唐代人杜佑撰琯的《通典》中記載,孫臏曾對齊王說:“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務先服其心。”古人所用的攻心謀略中有兩個最主要的方面,一是軟攻心,古人稱之為“文伐”;一是硬攻心,古人稱之為“威懾”。什麼叫“文伐”呢?“文伐”是《六韜》裡的話,意思是用柔性手段削弱敵人,為對之進行軍事打擊創造條件。其基本特點是“因其所喜,以頃其志”。比如,敵人驕傲自負,就吹捧他,使他忘乎所以;敵人利慾薰心,就用金錢收買他,讓他為我所用;敵人英勇善戰,不輕易服輸,就要讓他輸得心服口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七擒孟獲”。

    自從蜀國國君劉備死於白帝城之後,許多原來歸順蜀國的少數民族部落看蜀國已經沒有了原來的氣勢,就發起了叛亂。諸葛亮為了顧全大局,免於後患,於公元225年初春,率領大軍去南方平息叛亂。

    到了南方之後,諸葛亮在詳細瞭解情況之後,知道南蠻王孟獲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區各族中威望甚高,他又想起馬謖在臨行之前的一句話:“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於是他決定:只能活捉孟獲,不能傷害他。諸葛亮是一個善用計謀、高瞻遠矚的人,所以當蜀軍和孟獲的軍隊交鋒時,他吩咐眾將故意示弱,敗退下來。孟獲仗著人多,又不懂得窮寇莫追的道理,一股勁兒追了過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孟獲的軍隊被打得四處逃散,孟獲本人也被活捉。

    孟獲被押到蜀軍軍營,心想,這次一定死到臨頭了。沒想到進了軍營,迎接他的不是審判,而是諸葛亮的滿臉笑容,接著諸葛亮立刻叫人給他鬆了綁,好言好語勸他歸降。但是孟獲不服氣,說:“是你們太過奸詐,而我只是不瞭解你們,不小心中了你的計,要殺要剮隨便你。”諸葛亮一聽,不但沒有大發脾氣反而親自陪他騎馬在軍營外兜了一圈,讓他看看蜀軍的營壘和陣容。然後問他:“您看我們的人馬怎麼樣?”孟獲傲慢地說:“這一次我敗陣,是因為我沒弄清楚你們的虛實。今天承蒙您給我看了你們的陣勢,我看也不過如此。像這樣的陣勢,我們要打贏你們也不難。”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來,說:“既然這樣,咱們來個約定:如果我再能抓到你,你就歸順蜀國,怎麼樣?”孟獲連想也沒想就爽快地答應了。同時,諸葛亮還放了他的兩名將領。

    孟獲被釋放之後,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再次進攻蜀軍。但他本就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哪裡是算盡天下機關的諸葛亮的對手,結局當然是又被活捉了。諸葛亮問他服不服,孟獲又說不服,諸葛亮不聽下屬勸阻,二話不說,又把他釋放了。就這樣孟獲每次的計謀都被諸葛亮識破,捉了又放,放了又捉,竟活捉了孟獲七次。

    到了孟獲第七次被捉的時候,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願意走了。他流著眼淚說:“丞相七擒七縱,待我可說是仁至義盡了。我打心底裡敬服。從今以後,不敢再反了。”孟獲回去以後,還說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區又重新歸蜀漢控制。

    最後,諸葛亮又給孟獲等一干王下了一劑更加猛烈的藥。

    諸葛亮平定南中後,孟獲和各部落的首領把所有的管理權都交到了諸葛亮手上,而諸葛亮不但沒有收下反而讓他們照舊管理他們原來的地區。有人對諸葛亮說:“我們這次之所以來到這裡不就是為收服他們嗎?既然我們已經收服了,為什麼不派官吏來,反倒仍舊讓這些頭領管呢?”

    諸葛亮說:“派來大批的官吏對我們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壞處多多。誰也不敢保證派來的官吏一定是一個好官吏,再者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糧食接濟不上,叫他們吃什麼,到最後肯定又是一場戰爭,剛剛打過仗,死傷難免,如果我們留下官吏統治,一定會發生禍患。現在我們不派官吏,既不用留軍隊,又不需要運軍糧。讓各部落自己管理,這樣不僅可以讓他們歸順,也會使他們更加賣力地為我們效勞的。”大家聽了諸葛亮這番話,都佩服他想得周到。

    諸葛亮為達到收服孟獲的目的,不惜費盡心思去對付他,這就是典型的攻心為上。這種計謀不僅被運用到戰爭中,還被運用到古代妃子爭寵之中。

    戰國時期,魏王送給楚王一位絕色美女。當時楚王最寵愛的妃子是鄭袖,鄭袖是一個心機非常深的女人。當她知道楚王喜愛那位美人時,不但沒有像其他妃子那樣表現出絲毫的忌妒之心,還表現出非常喜歡的樣子,什麼好的東西都拿出來取悅美人,其喜歡程度大大超過了楚王。當楚王知道這些以後,不但沒有冷落鄭袖,反而更加寵愛她了,認為鄭袖毫無嫉妒之心。但是,俗話說:“最毒婦人心。”當鄭袖覺得時機成熟之後,就告訴美人說:“楚王非常喜愛你的美色,唯獨不太喜歡你的鼻子。你以後見到楚王時,最好捂上你的鼻子,楚王定然高興。”於是美人再見楚王時,就將鼻子掩上。楚王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問平時與美人相處極好的鄭袖。鄭袖跟楚王說:“她是討厭您身上的氣味呀,大王!”楚王大怒,於是命令割去了美人的鼻子。這就是成語“魏女掩鼻”的故事。

    上述故事中的施計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她懂得察言觀色、投其所好。摸準了對手的喜好,攻心為上,讓對手在不知不覺中跳進圈套。

    在現代商場上,許多成功的企業家把“攻心為上”當成是一種策略,並把這種策略用在員工身上,施以“人性化”管理,從而使員工心甘情願地為他們效命。

    現在是一個必須用合作取得成功的時代,不論你是一個企業家,還是一個普通勞動者,為達目的,你都要學會察言觀色,順勢攻心,讓別人心甘情願地與你合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盒子執行很卡,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