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79453336251

    醬骨頭:

    食材準備:

    豬骨800克,蔥,姜,花椒,八角,香葉,桂皮,料酒,糖,鹽,雞精,食用油。

    製作方法:

    步驟1.

    豬骨剁成小塊,清洗乾淨。鍋中倒水,豬骨冷水下鍋加蔥,姜,料酒,大火燒開焯煮出血沫。撈出,在冷水中沖洗乾淨,放在一邊備用。

    步驟2.

    鍋中倒入少量的清水,同時加入適量的白糖,大火將糖融化後,加入20ml色拉油,繼續熬製。待糖變成棗紅色時,下入焯煮好的骨頭,炒制上色。

    步驟3.

    待骨頭均勻粘上糖色後,倒入適量的開水,蔥,姜,八角,香葉,桂皮,大火燒開轉成小火燉煮。燉煮至骨頭八分熟時加入適量的鹽,繼續燉煮至骨頭軟爛,再加入適量的雞精大火將湯汁收至濃稠,出鍋。

    一份軟爛入味色澤鮮亮的醬骨頭就做好了,簡單到0失敗~

    醬骨頭的技術總結:

    1.骨頭入味很簡單,在家醬骨頭總不如外面買的入味,其實讓骨頭更好的入味可以加多一步操作,骨頭不僅入味還很省火。就是大火燒開轉成小火燉煮15分鐘,然後關火燜制1小時,再次大火將湯汁燒開,繼續關火燜制,這樣反覆幾次至骨頭軟爛。這樣做好的骨頭就和滷味店的一樣入味,還不會很鹹。

    2.紅亮的顏色是如何做出來的,魯菜中最經常做的就是紅燒菜品,這菜品的顏色紅亮誘人,其實只需要簡單的炒好糖色。在炒制過程中注意觀察糖的顏色變化,直到變成棗紅色,才可以下入骨頭翻炒上色。最關鍵的是新增湯汁時要新增熱水,否則湯會苦,做出來的骨頭也不會鮮嫩。

    醬骨頭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下鍋,醬骨頭時需要加水的地方有兩處,第一處在焯煮的時候,這一步要冷水下鍋,隨著溫度的升高可以有效的去除腥味。第二處在燉煮的時候,這一步要熱水下鍋,熱水下鍋起到2個作用,1.可以使糖色固定,減少變甜或變苦的機率。2.可以保證骨頭的汁水儲存在骨頭中,吃起來會鮮嫩多汁,不幹不柴。在高溫的作用下外層的蛋白質會很快凝固,將骨頭中的湯汁封禁在骨頭中因此吃起來口感更鮮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生病時一直張著嘴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