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玲玲
-
2 # 玩逸
現在,不想要小孩兒的畢竟還是少數。但很多人雖然想生二胎,但又不敢多生,這是個普遍現象。二胎政策放開後,並未出現所謂的嬰兒潮,便是明證。以前大家擠破頭想多生,現在為什麼都不願多生了呢?
現代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對生孩子還要養育孩子這件事有責任感了,對傳統的說法產生自我想法而不是隨波逐流,對傳宗接代這件事也有了現代的看法,對夫妻之間的個人空間更加重視了。另外就是社會保障,孩子醫療教育費用以及自身家庭安全感不足導致的不願意生育。但是主要還是教育程度的提高讓很多年輕人意識到養比生的重要,在自己沒有能力前不願意承擔這樣的壓力與責任。
記得電視劇《裸婚時代》的一個場景設定,在當時引起了不少年輕人的共鳴。本來夫妻兩人生活得挺滋潤的,每天二人世界羨煞旁人。但是自從生了個孩子之後,本就沒有穩固的事業基礎,經濟就開始動盪不安。又因為養個孩子從懷孕,生孩子,到養孩子開銷巨大,使得財政負擔很重。讓人感覺到了"貧賤夫妻百事哀"。所以養育小孩是一件非常花時間精力金錢的事情,並且是沒有什麼回報的,不生不是錯,生而不養才是錯。
一隻蟑螂和一頭大象比起來,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一頭大象對於整個大象種群來說,非常的寶貴,所以如果獵捕一隻珍稀的大象,很有可能導致整個種群更加瀕危。但不管你殺死幾隻蟑螂,對於整個蟑螂種群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生活中,面對大象和蟑螂會有截然不同態度的原因。
這個聽起來好像跟人類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在人類的社會中,這樣的邏輯同樣存在。在當今世界,在一個經濟比較穩定的社會中,人口出生率和這個家庭的經濟收入水平呈一個u型曲線,也就是說,特別有錢的和特別沒錢的人都願意大量的生孩子,而所謂的中產階級,生孩子反而會比較少。為什麼呢?我們先把特別有錢的那部分人排除掉,去看比較窮的人和相對來說比較有錢的那部分人,看看他們的策略為什麼不一樣。
比較窮的人,即我無法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特別好的教育,但是呢,我可以透過多生孩子來增加我的孩子將來獲取不同機會的機率,拼的是一個可能性。而那些中產階級呢,他們可能已經奮鬥到了比較好的階層,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穩定,而不再是拼機率,所以他寧可少生孩子,讓每個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確保他們在這個階層上繼續向上走,而不是向下跌落。
心理準備不足:我還需要被照顧;獨生子女、九零後群體已經步入了生育年齡,開始要考慮結婚、生育等事情。但很多人心理還沒成熟,覺得自己無法照顧另一個生命,無法進入新的角色,所以很多人不想要小孩兒。還有一些人永遠不想長大,拒絕成長,想要一直這樣下去,這類人也幾乎不會考慮孩子的問題,他們自己就是孩子。還有一些人,本身對孩子就無感,一點兒也不喜歡孩子,如果夫妻雙方達成了一致,那麼也就理所當然不會考慮生孩子的事情了。我們的父輩們,順其自然的結婚、生子,他們很少或者幾乎沒有想過為什莫要這樣做,也沒有想過能不能照顧得了等等這一系列問題,所以很少會有不生育的想法,而是按照傳統的“習俗”結婚生子。
注重親密關係的體驗和質量;我自己的同學,結婚六年了,沒有考慮過生孩子的事情,夫妻二人經常到世界各地去旅遊,他們覺得,如果生了孩子,就會對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造成影響,就不能像現在這麼和諧。孩子的出生對一個家庭而言不僅僅是多了一個人這麼簡單,而是改變了整個家庭解構,轉變了每個人的角色身份。在孩子到來的最初的時間裡,會帶來很多矛盾和衝突,例如,育兒理念的差異,婆媳矛盾的出現,夫妻關係的變更,夫妻關係同親子關係的順位問題等等,這些都會對兩個人的感情造成影響,並且很多情況下影響是負面的。
先說說城鎮的狀況。城鎮,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房價很高,物價很高,相應地培養孩子的費用也很高。而且,現在城市輔養孩子壓力很大。在城市生活,花錢如流水,無錢過步難行。
幼兒園就很費錢,還要每天早晚大人接送。從小學起,就要參加各種學科輔導班,才藝培訓班,十多年下來,是一筆不菲的開支。而且,現在大學學費昂貴,普通市民承受起來很吃力。等大學畢業了,父母又要考慮為孩子買房結婚,又需要很大一筆錢。所以,對於普通城市父母來說,一胎化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養育一個孩子都這麼困難,誰敢再多生幾個呢?真生得起,養不起啊。
現如今,農村也不同以往啦。很多青壯年家庭落戶城鎮,農村種地的都是老弱病殘。偶有留在農村的,也因學校或倒閉,或教學質量太差,送孩子到就近城鎮上學。有的父母專門在城鎮租了房子,接送孩子,以及做飯,並且倍讀。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全寄宿,然而要負擔高昂的學雜費。所以現在,農村的生活成本和教育開支不同以往,也在急劇上升。現在,農村父母的理想狀態,只生一男一女,也不敢多生啦,實在是承擔不起今人頭疼的養育費用啊。其實社會發展到從養兒防老重男輕女,到男女平等,到不想要孩紙,這恰恰也是社會的進步。
像日本現在少子化問題特別嚴重,很多國民都不願意生孩子,他們足夠滿足自己的生活,年輕時多存錢,老了以後靠朋友和政府度過餘生。老一輩父母總是把自己的夢想與希望寄託在下一代的身上,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光宗耀祖。到了我們這裡,我們沒有什麼夢想需要兒女幫我們實現,我們自己的夢自己追。
總之,現在社會形態急劇變化,不管城市,還是農村,生活經濟壓力都很大。很多人其實很想生二胎,但迫於經濟壓力等因素,而不敢多生。以後呢,別說是自由生育,就是獎勵生育,人們也未必願意多生啦。
我覺得現在的孩子生出來你就要給他一個好的起點,好的生活環境,看看變形計裡那些孩子,我真的覺得父母好自私啊!那麼小的孩子還丟家裡,好多人說誰有錢不把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我覺得這話很無奈,但是也有自私的一面,華人傳統都說養兒防老,但是,首先孩子他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啊!他有他存在的使命和意義啊!不是你的附屬品啊!你們所謂的養兒防老是不是年輕時大人出去打工養孩子,老了孩子出去養你們啊!
如果這樣我情願不生,一輩子好孤單啊!再說說城裡人,好多說在城裡人孩子就要好很多,難道城裡人沒有窮人嗎?我覺得城裡生孩子比農村還考驗,問問現在的人,每個月花費最大的是誰,肯定是孩子,因為大家都希望給自己孩子最好的,如果你的孩子穿的不好,吃的不好,容易自卑,有的甚至被別的孩子欺負,孤立,家長比孩子都難過,所以生孩子已經不是我們小時候說添雙筷子碗的事了
回覆列表
其實生孩子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吧!帶孩子也是一種樂趣,我喜歡陪孩子玩,大人的世界太複雜,小孩子多好騙啊要說二胎拉低生活水平,這個原因太可笑,二胎大多數是在生活比較好經濟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才考慮的,比起一胎來生活水平是上升的。再說工資水平,收入也是逐年上漲的,難道你還是在用30年前的工資養育30年後的孩子嗎?說到底這都是各人自己家的事情,在這裡討論沒多大意義。不想生說破喉嚨都不生,想生的家庭再困難也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