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ivian的禪韻蓮心

    口紅是一類唇用美容化妝品,其主要功能是賦予嘴唇以色調,強調或改變兩唇的輪廓,顯示出更有生氣和活力。

    考古學家發現,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紅在蘇美人的城市烏爾被發現,約五千年前。

    中國唐朝貴族婦女和教坊歌妓喜歡以檀色(赭紅)注唇,後世沿用。

    中國古代稱為口脂,有製成筒狀,也有些是粉狀,粉狀口紅的用法是將色素塗於紙的兩面,用嘴唇抿住後,顏色自然會附於唇上。

    大約在1660-1789年,歐洲的法國和英國男士間流行塗口紅。

    十八世紀美國的清教徒移民並不流行塗口紅,愛美的女人會趁人不注意時以絲帶摩擦嘴唇,以增加紅潤,這樣的情形直到十九世紀,十九世紀流行蒼白,口紅和化妝品被視為禁忌,而轉為以藥品型式販售。

    法國嬌蘭(Guerlain)將管狀口紅引進美國,販售物件主要為少數貴族,第一支金屬管口紅是由美國康乃狄克州沃特伯裡的毛里斯李維和史柯維爾製造公司(Maurice Levy and the Scovil Manufacturing Company)於1915年製造,屬於大眾化產品。

    1912年紐約市婦女參政權論者的示威活動中,著名的女性主義者都抹上口紅,把口紅示為婦女解放的象徵。1920年代的美國,由於電影的流行,也帶動了口紅的流行,其後各類口紅顏色的流行都會受到影視明星的影響,而帶動風潮。

    1940年代的美國女性受到戰爭的影響,會以化妝來保持好臉色,當時最大的口紅廠商之一Tangee,曾推出一個名為“戰爭、女人和口紅”的廣告。

    1950年戰爭結束,女星們帶動將唇形顯得飽滿、魅惑的流行。1960年代,由於流行白色與銀色等淺色的口紅妝,魚鱗被用來製造出閃動的效果。1970年迪斯科流行時,紫色是一種流行的口紅顏色,而朋克族喜愛的口紅顏色為黑色。

    一些新世紀奉行者(New Ager)開始將自然植物的成分帶入口紅之中。接著搖滾樂手的裝扮帶動了男人使用口紅的風潮。特別是1980年代的喬治男孩樂團。1990年代的口紅開始出現咖啡色的口紅,在某些搖滾樂團中也出現了使用黑、藍色的唇色。

    1990年代末期,維他命、藥草、香料等材料被大量添加於口紅之中。2000年後,潮流走向展現自然美感,較常選用珍珠色及淡紅色,顏色不誇張,色彩自然而有光澤。

    隨著美容化妝品的發展,口紅的色調、配方和功能都有較大的變化。口紅的色調與女性的髮型、指甲油色調和服裝變化密切相關,變得更具有潮流色彩。

    特別是近年來各種珠光粉和處理顏料的使用,使口紅的色調更加多樣化,質感更加舒適。與其他美容化妝品的發展趨勢相似,它繼續保持美容為主,兼顧保溼、滋養和防曬功能。口紅配方、原料和工藝的進展推動著口紅工業的發展 。

  • 2 # 瘸哥說史

    最古老的口紅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世界上的第一支口紅在蘇美人的城市烏爾被發現。五千年前,古埃及人會使用黑色、橘色、紫紅色的口紅。

     

    17世紀初,婦女們塗染嘴唇時使用的是“葡萄油”,即一種用葡萄汁和阿香草液汁製成的硬而微香的有色油膏。以後,還使用過“蠟膏”,一種用蠟和油製成的軟膏。到20世紀,在化學家的幫助下,美容師成功地製造出了圓柱形口紅。這種口紅塑形方便,質地堅硬,而且對嘴唇粘膜無刺激作用。口紅是在本世紀50年代開始普及的。市場上的口紅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耐久性口紅,塗抹後浸入嘴唇粘膜而經久不褪;另一種是油質口紅,鮮明光亮,但很快就可擦掉。

     

    隨著羅馬帝國的興起,口紅再次火了,進入發 展的第二黃金時代,在這個時代香料和化妝品的使用到達了一個歷史的巔峰,口紅還成為了階級和性別的象徵(男人可算不用塗口紅了)。

    當時古羅馬皇帝尼祿,他有個情婦叫“尼瑪”,不好意思,是“波貝婭·薩賓娜”,這個女人 對口紅的痴迷程度不亞於埃及豔后“克里奧帕特拉”。據說她身邊有一支百人奴隸團,以保證自 己的唇妝隨時處於最佳狀態,這可能是最早的跟妝師。自古以來審美都是跟著權力走,波貝婭尤其喜歡紅色和紫色的唇膏,所以當時古羅馬的貴族女子全都跟風,這兩個色也變成了貴族色。

    羅馬人不光愛塗,還很富有創新意識,開發出了獨特的口紅原料:一種富含水銀的海藻(他 們都怎麼找著的,真是奇了怪了),水銀大家都知道,這是重金屬啊,你往嘴上塗這不是打著燈籠去廁所——找死麼。可富裕的羅馬人哪裡知道這玩意劇毒,反正死也死的美美噠。倒是這些窮 人因為負擔不起高昂的口紅開支,居然躲過了這一劫,貧窮使我活著。

    再看東方這邊,要說口紅大力發展的還得是唐朝。唐朝是中國最為開放繁榮的時代,經濟基 礎決定是不是要買口紅,口紅在那時候稱為口脂,唐人有錢,女人也愛這塗塗抹抹之事。唐代的唇妝畫法繁多,口脂色調也很豐富。

    至於製造口脂的原料,環保又健康,唐代的口脂是用含有獸脂的紅色硃砂製成。

    一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口脂均為糊狀。進入隋唐以後,口脂被加工成軟固體,將其製成管 狀,和現代的口紅形狀相似,但使用方法還是差異很大。

    再往後口紅的發展就跟東方沒啥關係了,因為咱們已經完成了管狀口紅的發明和使用,在接 下來的時間裡,基本維持不變。

    而西方世界,口紅的進化歷還沒有結束,中世紀的歐洲是最為黑暗的時代,戰爭頻繁、生產 力發展滯後、疾病肆虐。中世紀的教會推行禁慾教義(提倡苦修,反對啪啪啪),而口紅被視為性的代名詞,可憐的口紅大刀加身,一下子進入了寒冰期。其中英格蘭教士尤為反對口紅,他們甚至稱塗抹口紅的女士稱為“撒旦的化身”,認為人工裝飾的面容是對上帝的大不敬那個時候買賣口紅是違法的,甚至會被殺掉,然而就在口紅禁忌最為強烈的英格蘭,卻有一位嗜之如命的女王。她就是一臉煞白(伊麗莎白)一世,都鐸王朝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的出現徹底讓口紅破冰重生。而她也稱為口紅髮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伊麗莎白一世的口紅配方獨特,採用胭脂蟲、阿拉伯膠、蛋清和無花果乳配製而成。她還以 石膏為基礎發明了固體唇彩,這也成了現代口紅的鼻祖。

    經過中世紀的動盪,歐洲覺得咱不能老這麼打打殺殺,太野蠻,於是商量了一下,文藝復興 了,文藝復興帶來了全新的思潮,“人性自由”風潮廣佈歐洲大陸。

    但是整個17世紀,口紅仍被教士和社會保守勢力嚴密監視在他們眼中,口紅具有誘惑男性、控制他人心智邪惡力量。這種偏見在18世紀達到頂峰,當時英國國會居然還透過這樣一條法律:凡是依靠口紅、香水等化妝品誘騙男人結婚的女 性,都要受到懲處,估計受到古希臘的真傳,英華人對口紅的保守態度一直延續到維多利亞時代,尤其在維多利亞女王喪偶以後,很多人覺得她塗口紅剋夫,當時的社會風氣是隻有妓女和演員這些“下等女人”才會 使用口紅,可上流社會的女性也想臭美咋辦,那隻能想別的辦法來裝飾雙唇,她們輕咬嘴唇讓雙唇充血、或者給嘴唇塗上香膏或者葡萄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驍龍450手機有哪些4款驍龍450全面屏手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