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蔡哥談
-
2 # 牛牛犇犇來了
其實曹操前期是不是要扶汗,並不重要。隨著實力勢力的發展,曹操就算想扶汗也不可能了。因為韓信,霍光便是前車之鑑。韓信雖然軍事才能厲害,但對比當時曹操在當時的地位相比差距太大,否則韓信也不會起的那麼憋屈了,明明劉邦都說了,沒有殺韓信的刀,韓信還是被裝在袋子裡,用竹竿痛死了。霍光呢,扶植漢武帝的兒子太子劉據的嫡孫劉病已(漢宣帝)登上皇位,結果死後被滿門抄斬,鞭屍。曹操當時大勢已成,至少可以三分天下。他腦殘嗎,去繼續效忠大漢劉氏皇朝,然後生死操於人手,冒著被誅滅九族的危險。所以哪怕有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荀彧(其忠於漢室)的堅決反對。曹操也是置之不理的。畢竟一個“吾之子房”與曹操的滿門老小後代子孫相比,那也是微不足道的。
-
3 # 浸淫之辭
扶漢和篡漢其實都無所謂,除了荀彧這種人外,沒什麼人關心。但這卻是一個藉口,一個口號,一種訊號,一場變革。
看曹丕篡漢如何?沒如何!所以人們真正關心的不是誰當天子,而是誰當利益階級。所謂利益階級,古今都有一個字形容“臣”。到底是士族繼續當“臣”還是曹操那種唯才是舉的人當“臣”?這要先問問士族。曹操沒問,也不想問,但他知道沒經過士族同意稱帝,結局就會像楊廣一樣(穿越了?)。
何為士族?祖傳讀書人。讀的什麼書?儒家聖賢書。楊廣做出了曹操想,但不敢做的事情,科舉。所以隋朝亡了,所以唐朝盛了。但科舉出的人,還是讀書人,還是讀儒家聖賢書的儒生,唯一的區別就是不怎麼祖傳了。所以歷史依然沒有進步,所以才有一八四〇的出現,所以……跑題了
其實曹操如果妥協,稱帝很簡單,但他沒有!曹操有曹操的底線,也許他知道有些事不可為,他允許自己的後代妥協,但他自己絕不妥協。他也許真的遇見了未來,也許真的知道楊廣的下場。他不希望華夏在自己的手裡走向衰落,哪怕在自己後代手裡變質呢……
-
4 # 潯陽鹹魚
曹操起兵
當初董卓入主朝政之時,也願意拉攏曹操,給他封官,但是曹操仍然選擇棄官逃亡。
在當時,棄官屬於違法行為,為此朝廷下詔捉拿曹操,可以說曹操在決定脫離朝廷的時候,就下了反董的決心。
他返回家鄉後,得不到父親曹嵩的支援,只能靠傾盡家財,以及在好友衛茲的資助下,籌辦軍隊,參加反董聯軍。
曹操能做到這一步,可以說是沒有退路了。“反董”和“匡扶漢室”是相輔相成的。
當時曹操的地位,聲望,在反董聯軍中並不高,《三國志》中因為曹操是《武帝紀》傳主,所以有所拔高,顯得曹操在反董聯軍中有所統領,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那些文字都是虛的。
在“尊劉貶曹”的《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地位也被拔高,成了盟主袁紹的軍師,從中出謀劃策,加了不少戲。
實際上,曹操多年後寫自己起兵時事,說自己和工匠一起製作兵器,當時北海名士孫嵩也在本地,看到曹操如此,還嘲諷他:“你是要做大事的人,怎麼跟工匠一起做刀啊?”曹操不以為意,解釋道:“能做小事,也能做大事,這有什麼關係!”
《太平御覽·卷346》引《魏武軍策令》: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與工師共作卑手刀。時北海孫賓碩來候孤,譏孤曰:“當慕其大者,乃與工師共作刀耶?”孤答曰:“能小復能大,何害!”歸附袁紹曹操起兵後,最初是追隨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的酸棗聯軍,這部分聯軍在西進雒陽的時候,在滎陽汴水邊上被徐榮擊敗,此後,酸棗聯軍一蹶不振,曹操的兵力也喪失殆盡。
曹操和自家兄弟曹洪等人前往揚州徵兵,然後轉投袁紹去了。
袁紹趕走冀州牧韓馥後,曹操也被表拜為東郡太守,又趁著劉岱戰死後入主兗州。
在這段時期,袁紹自己都沒有繼續討伐董卓的想法,而是跟自己堂弟袁術發生內訌,互相攻擊,搶地盤。
曹操在這段時期裡,協助袁紹作戰,幾經浮沉,最終也在兗州站穩了腳跟。
興平年間,長安朝廷派出的使者趙岐前來關東,袁紹和曹操也去迎接了趙岐,並表示願意效忠長安朝廷(漢獻帝劉協)。
《後漢書·趙岐傳》:是時袁紹、曹操與公孫瓚爭冀州,紹及操聞(趙)岐至,皆自將兵數百里奉迎,岐深陳天子恩德,宜罷兵安人之道,又移書公孫瓚,為言利害。紹等各引兵去,皆與岐期會洛陽,奉迎車駕。
迎帝都許漢獻帝劉協東歸之後,遭遇種種危機,先是李傕等人追擊,後是遭遇饑荒。劉協派出使者去聯絡關東諸侯前來支援,迎駕,最終也只有張楊、劉表等人資助了處境窘迫的朝廷。
曹操在正月時想去迎駕,還被阻擋;
劉備是沒有地盤,呂布和袁紹是隨便派使者應付了事;
袁術是有自己的小算盤,準備稱帝;
公孫瓚的情況沒有記載,從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寫給呂布的書信上看,公孫瓚和袁術都是並列為逆賊的人。
在八月時,朝廷中的董承和韓暹爭權,董承私下徵召曹操進京(雒陽),曹操這才得以入主朝政。
《後漢書·董卓列傳》:(韓)暹矜功恣睢,幹亂政事,董承患之,潛召兗州牧曹操。操乃詣闕貢獻,稟公卿以下,因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楊奉。初心漸變曹操在許都主政之初,著力提拔自己的親信,但仍然也要忌憚袁紹、董承等人的虎視眈眈。
在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戰時,曹操誅殺了董承,又擊敗了袁紹,從此成為漢廷中的第一人。
四年後(204年),曹操攻克鄴城,自此盤踞冀州,脫離許都,可以說這些年來,他的權力和地位逐漸提高,這些情況改變促使他必然走向專權,架空漢廷。
可以說,此時的曹操已經不再是當初在襄邑和工匠一起打鐵的那個曹操了。
朝廷中的尚書令荀彧及少府孔融也曾多次阻止曹操增大地盤的計劃(重置九州,擴充冀州),早期,曹操還得謙讓,表示接受荀彧的勸告。但是時間越往後,曹操就越沒有回頭路。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指使郗慮羅織罪名誅殺孔融,十七年(212年),荀彧在壽春自殺。
十八年(213年)曹操稱魏公,正始在冀州籌備魏國基業。
——曹操走到這一步,“扶漢”是不存在了。
回覆列表
三國時候曹操扶持漢室是假,主要是挾天子以令諸候。下面我具體談一下。
曹操是三國時候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三國時候魏國創立者,曹操手下謀士成群,將軍如雲。曹操有宏圖大志,把統一中國作為一生的追求。
曹操接受謀士建議,把漢獻帝劉協弄得手中,曹操先後還把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劉協,其中一個女兒還是皇后,這樣曹操以丞相,岳父,國丈身份挾天子以令諸候,取得政治上優勢,如果下面諸候臣服就不武力攻打,不臣服就用軍隊攻打。
因此,曹操把漢獻帝弄到手中,不是為了幫助漢室,而是為了自己對付蜀國,吳國中,取得政治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