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掙脫枷鎖的囚徒
-
2 # 只有營養師知道
我們平時和別人喝酒的時候一定會有這樣的人,沒喝幾杯臉就紅了,跟著耳根子也紅,再和幾杯臉就和蘋果一樣紅,我們看別人喝得好像很開心似的,還變本加厲讓別人喝酒,但其實這種人反而是最好不喝酒的人群。
酒精(乙醇)攝入後,會先由乙醇脫氫生成“乙醛”,乙醛是有毒物質,無法在體內久留,大量的堆積可能會造成酒精中毒,乙醛再次脫氫後可生成無毒的乙酸,隨著尿液排出體外。但如果喝酒很容易上臉的人群,其實是身體對他們的“警告”,這類人群普遍缺乏“乙醛脫氫酶”,也就是雖然乙醇轉化成了乙醛,但在乙醛轉化為乙酸這一步效率低下,或根本就沒那個酶來轉化,如此一來,他們的體內更容易堆積乙醛,他們也比其他乙醛脫氫酶較多的人群更容易喝醉,更容易酒精中毒。所以下一次遇到這樣的喝酒愛上臉的朋友千萬不要勸別人多喝,應當及時阻止,以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威脅。
酒精是除了葡萄糖和酮體之外唯一能進入血腦屏障的成分,過度飲酒會擾亂大腦神經,讓我們頭暈目眩,甚至“喝斷片”,也就是短暫失憶。缺乏乙醛脫氫酶的人群大腦靈敏,只要感受到酒精的入侵,就會不斷開始給身體發訊號,讓臉紅而赤來提示我們身體的乙醛已經超標了。不過喝酒的“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及時那些一喝酒臉就紅的人也可以,如果經常大量喝酒,我們的大腦漸漸對酒精的刺激麻木,應激反應也會更加遲緩,即便體內有不少乙醛堆積起來,但反饋麻木,所以他們也可以再撐不少酒,不過其實身體已經受到更大的威脅。
喝酒容易上臉的人可由基因變異引起,在亞洲尤其可見,相比酒量來說,歐美人比亞洲人群要強。大概有15~40%亞洲人的乙醛脫氫酶基因發生變異,導致身體無法順利分解乙醛,這會導致肝臟中的乙醛堆積,這些乙醛進入血液後乙醛濃度升高,引起身體的血管擴張,從而造成了面紅耳赤的情況。總之,喝酒一定要有個度,膳食指南推薦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內,女性最好15g以內,25g酒精大概是750ml一瓶啤酒,450ml紅酒,二兩白酒;而女性最好在這基礎上減半,這樣的規定飲酒量一般的人群至少不會出現臉過紅的情況,對身體的影響不會較大,但如果發現自己容易上臉,最好是儘量不喝酒,能少喝則少喝。
回覆列表
喝酒後,有的人臉色會明顯變紅,而有的人臉色變白,這是為什麼呢?
酒後臉色變紅,已經被很多人反覆介紹,大家並不陌生。
有的人為什麼臉色變白呢?
目前,網路上幾乎沒有文章涉及這方面的科普,答主今天做重點介紹。
酒後為什麼有的人臉色變紅?酒後臉色變紅,也叫“喝酒上臉”,這主要是由於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擴張面板血管導致。因此,酒後臉色變紅的人,嚴重的全身面板都會變紅。
特別是在亞洲,約15~40%的人編碼負責分解乙醛為乙酸的乙醛脫氫酶(ALDH)基因發生變異,表達的被稱為ALDH2*2的酶失活不能分解乙醛,從而導致肝臟乙醛聚集,並大量釋放進入血液,導致血液乙醛濃度顯著升高,引起面部及身體面板血管擴張充血,潮紅。
由於這種基因變異主要見於東亞人,因而也稱為“亞洲潮紅”。
有人喝酒臉色為什麼變白?有的人,喝酒後臉色不但不會變紅,反而會變白,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一點,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在喝酒導致血壓升高的機制研究中已經做了很好的闡述。
很多人都說喝酒可以導致血管擴張,降低血壓,活血化瘀。實際上,更多的人喝酒會造成血壓升高。
酒精導致血壓升高的一種機制是酒精中樞神經抑制造成的,具體來說包括抑制被稱為
baro受體反射的降壓調節機制,和升高交感神經活性的傳出。
baro受體反射,也叫降壓反射,是指血壓升高可引起壓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引發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輸出量減少,血管擴張,血壓下降。
我們知道,酒精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因此在體內可以與體液一起進入任何空間,因而對幾乎所有腦神經活動都有抑制。
腦內的baro受體主要存在於孤束核和延髓頭端腹外側區,也難逃酒精的抑制,導致減壓反射弱化,是喝酒升高血壓,加快心跳,導致血管收縮的的主要機制之一。
面板血管的收縮自然就表現為臉色變白。
酒精中樞性升壓的另一機制是引起交感神經傳出活性的升高,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就會引發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當然,交感神經活性增加的外周效應在不同人存在一定差異,這主要是由於釋放的神經遞質(統稱兒茶酚胺)不同。
不同的兒茶酚胺神經遞質,對血管的作用不盡相同。
其中,大家熟知的去甲腎上腺素就有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而腎上腺素則既有收縮作用也有血管舒張作用。
其中,大家不是很熟悉的一種叫去氧腎上腺素,也具有顯著血管收縮效應。
喝酒透過刺激交感神經活性增加的升壓效應,主要是透過刺激去氧腎上腺素實現的。
在動物實驗和人體研究中,一致性證實,喝酒會顯著增加交感神經活性的增加,比如,一項人體研究中,酒後交感神經放電從每分鐘16次爆發到30次。
如上所述,涉及的神經遞質主要是去氧腎上腺素釋放的顯著增加;同時,腎上腺素也會有相對增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的延遲增加。
總體上,酒精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活性,是喝酒造成心跳加快,容易出汗,在有些人血壓升高,臉色變白的主要原因。
喝酒“臉紅”或“臉白”,哪種對身體傷害大?喝酒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因而,應該說,哪種對身體危害更大。
總體上來說,喝酒臉紅是一種“保護性”機制。
因為,喝酒臉紅,甚至血壓下降,會更早引發更明顯的不適症狀,因此,也被稱為喝酒導致的乙醛不耐受。
喝酒的這種不耐受造成的不適實際上也是一種“醉酒”,即這些人喝很少的酒就能喝“醉”,終生累計喝酒量通常也遠遠小於喝酒不臉紅的人,因此,遭受酒精健康危害的可能性就會小得多,因而是一種保護機制。
但是,有的人,雖然喝酒會引起臉紅,但是不適症狀卻不嚴重;如果忍住不適強行喝酒的話,醉酒反應更其他人一樣體現在酒精對腦功能的抑制,“酒量”可以幾乎絲毫不受影響。
更壞的是,我們知道乙醛是一種毒性物質,喝酒臉紅的人如果強行喝酒,那麼體內就會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乙醛濃度,因而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包括顯著增加致癌風險。
對於喝酒臉白的人,喝酒就會造成更明顯的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因而,更容易患酒精性高血壓病,增加心臟病,尤其是房顫的風險,以及腦中風風險。
因此,只要喝酒就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臉紅臉白,差的僅僅是哪一種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