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34729622049

    不好意思,本人一般不敢為人改詩。原因說出來也無妨,第一是嫌麻煩,不能改到符合本人心中的樣子,是不太想拿出來的,費時;第二是很多人的詩並不是改一個或幾個字的問題,可能要打回重寫,本人也不是閒的沒事,天天給人作命題作文。雖然我不為人改詩,但卻願意就這首詩說說自己的看法,儘管未必正確。如果題主有意於繼續在詩詞一道上有所作為,我想知道如何做會比得到一首成品受益更多。好了,廢話不多講,我們來看詩。

    花紅敗落雨空濛綠水清波盪野舟 四月春風拂隴畝 無邊碧草映天幕首先,格律問題,不必多講。本詩四句全為景句,且沒有虛詞連綴,這在七絕中是比較少見的,在七絕名篇中更少見了。用此法的,比較有名的當屬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七絕少了虛詞做騰挪轉移,氣就不怎麼流暢了,那就要以意來連綴通篇了,這就好比,人呼吸頻率一般差不多,但是有些人能減少呼吸強度就好像身體在幫忙呼吸一樣,毫無疑問,這樣的呼吸方法難度要大不少。寫詩同理,要皆著景句而不加虛詞排程,對功夫要求可能就要高一些,特別是初學者,因為你們無法做到整首詩的意都歸一,你們的都是比較分散的,所以這時候不妨寫一些七絕常見的套路,一二句起承,敘事的敘事,寫景的寫景,然後三四句議論,這個是對新手比較友好的路子,當然寫過一定數量,可以把這個換一換,變成先議論,在敘事寫景。常用套路舉例如下;「詠史詩·烏江」胡曾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題烏江亭 杜牧勝負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題烏江項王廟詩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弟子今猶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金陵圖 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古城。

    我找的都是歷史上翻案的一些詩,譬如前三首,一個題目,不一樣的立意。我之所以這樣做呢,是因為我認為這樣的詩有利於找七絕的感覺,七絕重在第三句,轉。轉得好,則第四句自然而然,轉得不好,第四句就很吃力。竹枝詞與嚴格意義上的七言絕句有什麼區別? - 拂鏡先生的回答這三首,很明顯有意思上的辯駁傾向,一二句鋪敘,三句一轉,四句全盤托出反意。這裡面有絕句流轉的奧妙,十分值得品味,雖然我覺得這種方法有取巧之嫌,我曾笑過一個人道:“詩在詩家翻案法”。私以為,七絕之一轉一合,則奧妙自見。那麼看下面關於金陵的一組詩,第二首就很明顯是直接借翻上一首來寫的,這個就是先議論,在敘事的例子。這些雖然是套路,但是勝在穩,不少名篇也是這樣的套路。所以套路不是套住了詩,而是套住了人,如何靈活運用才是關鍵。從套路說回詩,本詩寫了很多東西,但是沒有一樣能讓人眼前一亮的,也就是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好比攝影,現在手機也能拍照了,很多人就喜歡出去旅遊拍照,但是拍的是啥呢?絲毫不講究構圖法,想怎麼拍怎麼拍,這能拍出好照片嗎?為什麼很多領域的精英都自稱自己的領域在達到一定高度後就像一門XX藝術?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可以看看這個問題下高票答主 @驚奇影像的答案,知道專業攝影師一個作品拍出來到底要考慮多少東西。攝影跟本詩寫作方法就很像,不過是一個用影象,一個用文字而已。比如你寫春風,拂隴畝是個很抽象的概念,能讓人一看到文字就腦補出那個畫面嗎?有特殊性嗎?用壓都比拂有質感得多,當然這個要結合全詩來考慮。同樣是風,“吹面不寒楊柳風”和“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就是不一樣的。同樣是農村,“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和“紫青蓴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就是不一樣的。比如一二句花紅敗落雨空濛綠水清波盪野舟 這兩句毫無特點,第二句“綠水情波”作緩筆或許可以用一用,但是第一句並不豐富急促,甚至還比較空,這裡用就很不好。四句皆景不是不能寫,問題是你能不能分得清主次,寫出來有沒有層次感,這是最主要的,這個沒那麼好寫,所以我個人不是很提倡這樣的寫法。上面舉的杜詩呢,個人認為也不是很好,不過倒不是景的問題,而是四句對仗減了七絕的意思。對於本詩的修改意見,我認為可以大膽砍去一些可有可無的景物描寫,寫好一兩處有特點的(像第三句就可以再好好想一想),適當增加一些議論(第一句比較浪費,可以考慮換一下)。最後,我想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全文都用了七絕而沒有用絕句指代呢?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思考思考,提示:從絕句發展史來看。回答倉促,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聯四》全稱笑點雷神包攬,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