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長廊

    嚴嵩、魏忠賢相繼而起,流毒善類,足以亡國 ――題記

    初心?

    那是他還是個小孩,明朝的孩子們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求的功名,報效國家。他也不例外。但最大的原因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多次參加科舉,均以失敗告終,不得已把這項艱鉅的任務就留給了兒子。這樣的背景下嚴嵩走向了學堂。

    父親細心栽培,嚴嵩也是很聰明。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就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懷揣著夢想進入官場。

    一上任他還是很講究原則的――不拍馬屁,左右逢源。因此他的職位也很低,做著苦差,他工作的南京翰林院也窮的叮噹響。

    還是做一個狡詐的人吧!

    身邊一次次大事讓他懂得,那是一個沒有原則的時代,有錢有勢才有說話的資本,埋頭苦幹是搞不出名堂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皇帝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要把他爹追認為皇帝(他爹不是皇帝),周圍的人都反對,皇帝感覺周圍的人太討厭了,唯有嚴嵩,不但同意還誇獎。他第一次受到皇帝的待見。

    奸臣範

    為了自己的利益,他開始迫害忠臣。

    第一個目標是夏言,嘉靖二十三年,韃靼人入侵,夏言支援修城牆,水陸並進,逼走韃靼,但嚴嵩買通近侍,誣稱言敗不報,剋扣軍餉,嘉靖二十七年夏言下獄,又因謠言斬首。

    他與仇鴛矛盾激化,仇鴛揭發他的罪行,嚴嵩雖有些被冷落,但最後局勢又被扳過來,皇帝收回仇鴛印信,冷落而死。

    後反對他的人輕者罷官,重者處死。

    對於國家,他也沒有一點貢獻。

    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修建道院。國庫入不敷出,他一點也沒有改革方案,反而推波助瀾,百姓對他來說不值一提,對他來說只需要討好皇帝就可以了。

    下場

    嚴世蕃處死,嚴嵩沒收全部家產,削為平民。死後無錢埋葬,更沒有人弔唁。

  • 2 # 青言論史

    嚴嵩其實不能說是個奸臣,甚至在他年輕的時候,還因為對抗權宦劉瑾回家蹲了好幾年的時間。他這個所謂“嘉靖第一奸”,其實很大程度上是被嘉靖皇帝給製造出來的。

    嘉靖朝的首輔,個頂個的都不是省油的燈,從楊廷和到楊一清再到張璁、夏言,都是一時名臣,能力都沒什麼好說的。但是這些名臣最後的下場呢?前三個最後灰頭土臉滾回家,夏言更是直接被砍了腦袋!

    這些首輔們的下場給了嚴嵩一個教訓——在嘉靖朝做首輔,不需要你清廉,能幹也不是必需品,只需要你聽話,足夠的聽話,關鍵時刻能為領導擋刀,你愛幹啥幹啥,只要不造嘉靖的反就行。

    所以嚴嵩就放下了他曾經的尊嚴和持正,為了獲取最高的權力和榮譽,他向皇帝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出賣了河套平原,甚至是夏言和曾銑一相一將的生命,然後換了他的權傾朝野和榮華富貴。

    嚴嵩奸嗎?奸。嚴嵩壞嗎?壞。但是這種奸壞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是嘉靖和整個明朝的官僚體系,把他締造成了這種奸臣。

  • 3 # 耕山種水

    奸臣:指對君主,逢迎獻媚,迎合溜鬚,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自私自利,從不大公無私的提醒警示,不忠於君主;欺下瞞上,對下百姓為己利益打擊報復、橫徵暴斂,濫殺無辜。甚至弒君殺臣,弄權誤國營私、殘害忠良之臣。

    《明史》也沒找到可以證明嚴嵩是奸臣的證據。最重要的原因有二。第一,嚴嵩不曾賣國,而且於國有功,政績不錯。第二,嚴嵩從沒謀朝篡位。在封建王朝裡沒有這兩點,憑什麼說介溪公是奸臣?

    就說有點貪汙吧,但明朝那個年代,徐階、張居正哪個官至首輔的人物不是家財萬貫?張居正一頂轎子32個人抬,妻妾美女比皇帝都多呢!

    而嚴嵩被指為奸臣的原因是謀害忠臣,可在黑暗的政治鬥爭中,到底誰忠誰奸?胡宗憲是忠嗎?戚繼光是忠嗎?這些被寫入教科書歌頌的可都是嚴嵩一黨啊。嚴嵩倒臺後被惡意抄家,可被抄家時抄出來的家財還不如張居正1/4多,跟徐階比更是九牛一毛。對於嚴嵩家財實際抄出多少,抄到“江右小民,瘡痍數十年猶未復”,也不到上報朝廷的30%,就這一句,就該知道這些所謂的清官多惡毒了,從那麼大的一塊土地抄資產抄到數十年不能恢復,就為了證明嚴嵩貪墨很多。可惜嚴嵩一死,連抗擊倭寇得力的一批官員都被嚴重打壓,最後落得閉關鎖國。嚴嵩其人如何,雖然在朝廷權利鬥爭中整倒了一部分人,但是一整到死不放過的也就那麼寥寥有數的幾個。

  • 4 # 彈指千年

    嚴嵩(1480年—1567年)他是明朝著名的權臣,把持國政20年之久,史料《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對這一點筆者有不同的看法,他是權臣,但算不上大奸大惡,所以奸臣一說有待定奪。中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官宦史,人們對官吏的判斷是很簡單很粗暴,那就是非忠即奸,忠臣名留青史,奸臣遺臭萬年。再通過歷史典籍戲曲文藝作品的傳播和描述,於是嚴嵩就戴實了大奸臣的帽子。

    那為何嚴嵩的名聲如此狼藉呢?請聽筆者分析:

    一、有很大可能性是來自他權力鬥爭的對手誣陷和中傷。

    嚴嵩專權二十年,剷除的政治異己不在少數,同時也成功樹立了許多政敵,比如徐階。徐階不僅僅是嚴嵩倒臺的幕後推手,傳聞也是讓他兒子嚴世蕃罪名成立而被斬首的策劃者。而徐階想要鬥倒嚴嵩,謀取更大的權力,就必須潑髒水。所以他們對嚴嵩的指責和批評,往往是有誇張和誣陷的地方。而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絕對不算少數。徐階的忍辱負重是其政治權謀鬥爭中的絕招,而“徐階曲意事嚴嵩”的典故也成了權謀術中的經典案例,甚至還有民間舞臺劇在傳播。

    二、筆者認為儒學文人的指責和辱罵是嚴嵩名聲狼藉的另外一個原因。

    文人需要贏得名聲謀取官位,除了自己寫出一首好詩、好文章之外,還有一個快準狠的辦法就是批評惡人,用揚善懲惡來樹立自己正義的形象,而嚴嵩是一個非常好的物件。據說在眾多罵嚴嵩的儒學文人裡,罵得最歡最兇的便是王世貞,他不僅為嚴嵩專門寫傳記指責,還杜撰子虛烏有的事情來搞臭他的名聲。據說大名鼎鼎的《金瓶梅》,就是王世貞以嚴嵩兒子嚴世蕃為原型寫的,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三、來自滿清朝廷的惡意貶低。

    滿清剛建立的時候,漢族對滿族統治的反感很深,有強烈的反清情緒。滿清朝廷為了使漢族文人士大夫服從統治,一方面大興文字獄,另一方面就是尋求與他們的相似處。為了減輕牴觸和反清情緒,滿清朝廷就拿明朝來做文章,惡把嚴嵩定性為奸臣加以貶責,同時突出清廷的廉潔,可謂是一石三鳥。

      四,平民百姓的無知。

    嚴嵩的故事和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然後又被改編各種成戲文搬上舞臺,不明真相的百姓聽著故事看著戲劇,裡面嚴嵩奸臣形象也慢慢就深入人心。

    結束語:以上便是筆者的淺見,如有不對之處,還請指出糾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人之間疏遠的原原因是什麼?在哪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