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hhnd28005

    鬱悶不是病,但悶起來真要命。可話說回來,誰又能夠沒有煩惱呢?說得誇張點,生存就是煩惱。對於絕無煩惱的世界與生存的渴望,恰恰正是深重煩惱的根源。這不是無可奈何的 諷刺, 而是真實生活的寫照。克服過分的天真,克服軟弱的浪漫,摒棄自我陶醉的良好感覺,勇敢地去面對現實,把煩惱當作臉上的灰塵、衣上的塵垢,隨時洗拂,常保潔淨,這不是智慧和快樂嗎?煩惱只能用精神力量去化解,而不是用自甘平庸、自甘墮落的心態去積攢,當生出的煩惱日益堆積時,就會產生鬱悶的心結。這種鬱悶會使你的思維處於一種遊離的狀態,思緒不能歸整,如同孑然一身行走於無邊無際的沙漠,沒有方向地亂撞,最終可能會招致自我毀滅。所以對待煩悶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必將煩惱和鬱悶看得過於隆重,其實煩悶也是一種磨練,一種比較,一個偶合,一種經驗積累的過程,一種對自己品格、素養、才能、意志的檢查和考驗,它能使你得到非如此而不能得到的東西。 直面煩悶,惟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樹立自己的精神志向。魯迅先生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一種精神;“志者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是一種精神; “奮發圖強,勵精圖治”是一種精神;“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是一種精神。如何建立精神支柱,打造自己的精神航母,去重塑精神志向,關鍵在於自己,因為長期的心灰意懶以及習慣性的煩惱足以致人於貧窮枯萎。將自己定格於奮發向上的狀態,將生活安排得充實緊湊,到那時你再也不會感覺鬱悶了,生活的充實會使你沒有空餘時間去煩惱。 沒路的時候,死等,這是不幸;有路的時候,瞎走,這也是不幸。整天嚷嚷著自己鬱悶卻又絲毫不去改變什麼,這是不幸;自己已處於深深的煩悶卻還很麻木,這是更大的不幸。讓自己成為哪一類人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踮起腳尖就更靠近太陽,繞開煩悶就更接近成功。 雖然“鬱悶”這個詞現在很流行,卻很少有人能把這個詞詮釋的很明白。那麼,到底什麼叫“鬱悶”呢?“鬱悶”,這個詞沒有發明者,也無所謂專利,只是一種朦朧卻又實實在在的“流行曲目”詞典上的解釋是“煩悶”、“不舒暢”,然而,這畢竟是詞典的解釋,顯得原始而又不太通俗。時下流行的“鬱悶”,就是人們常掛在嘴上的那一套—— “工作吧,沒意思;不工作吧,也沒意思。有錢吧,沒意思;沒錢吧,也沒意思。談戀愛吧,沒意思;不談戀愛吧,也沒意思……”不管怎麼樣,都是沒意思,歸結起來“活著吧,沒意思;不活吧, 也沒意思”。噢,原來世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無聊、沒意思,這怎麼能不使人感到“鬱悶”呢? “鬱悶”到底是怎麼來的?其實,全都是心態所使然。一個人怨天怨地,怨東怨西,覺得事事不順心,事事不如意,那他肯定要加入“鬱悶”一族。然而,如果說有一個人,他認為生活很無趣,所以老喊著“鬱悶”,那倒還好,因為那只是一個人的苦惱。可偏偏“鬱悶”具有強烈的傳染性。幾個人聚在一起談“鬱悶”,那鬱悶的影響力就難以估量了。時下一般的年輕人原本對生活,對人生,對社會就沒有太多正確的認知,再經這種氣氛一渲染,就更會產生思想上的偏差了。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從而渾渾噩噩地遊戲人生,再也擺脫不了“鬱悶”的糾纏。 還有些人的“鬱悶感”,是根源於一種不平衡的心態,總是覺得社會對他不公,覺得自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虎落平川被犬欺。這種人相當普遍,個人有多大能耐,自己也說不清,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心裡更不清楚,總覺得自己是社會的“棄兒”。就像懸在半空中的“風箏”,你讓他飛高些,他也上不去,讓他回到地上踏踏實實地做人,又不甘心。什麼原因所致?說到底是擺不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只圖社會遷就自己,而不肯改造自我,欲我行我素而到處碰壁,冤無頭債 無主,只會落得個“鬱悶”。也有一些人是為“鬱悶”而“鬱悶”,覺得“鬱悶”很時髦,不“鬱悶”一點就體現不了時代氣息。其實,他壓根兒就不知道何謂“鬱悶”,只是跟著別人起鬨罷了。 能否擺脫“鬱悶”,關鍵在於自己是否真正想讓生活有意思起來。生活中本來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可做,只是鬱悶的人總是用“沒意思”的有色眼鏡去觀察評估,這樣一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也會變得索然無味。一個生活充實的人,是因為他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使自己充實起來。因此,“鬱悶”主義者,應當重新審視自己,擺正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如此就會發現,生活原本就是豐富多彩的,而非如想像中的“鬱悶”。社會是一塊調色盤,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顏色,從而實現自我。但實現自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你需要做許多的努力,但最關鍵的是,你必須要先使你自己融入社會,與社會格格不入,什麼都看不慣,在那兒自命清高、孤芳自賞,是不可能得到社會認同的。 關於“鬱悶”,我說不出太多深奧的道理來,因為它畢竟只是一種感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人們怎樣去認識理解它。這是不是有點唯心主義的味道呢?不是的,事物是客觀的,好與壞都只是世人的評說而已。一件事物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是好事,對 另一部分人來說,就可能是壞事。有沒有社會標準?當然有,問題是“鬱悶”的人不承認社會標準,他就信服他那個自我,那份感覺。生活中那麼多有意義的事情他感覺不到,或者感覺恰好相反,這能不“鬱悶”嗎?我想,感覺畢竟代替不了理智,我們應當學會理智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再說,感覺是由個人的價值觀念決定的,你的價值觀念是否正確?光憑個人的意志不行,個人的價值觀念若脫離了社會的價值趨向,就會產生錯誤。因此,修正個人的價值觀念是擺脫“鬱悶”的理智選擇,與社會分庭對抗,怎麼能正確認識社會呢? 我想,“鬱悶”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只要你有心脫離“鬱悶”,於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你將會發現一個燦爛的新天地。當面對心理壓力時,不要沮喪、困惑、恐懼,自我減壓、宣洩是心裡釋放的有效手段。形象地講,就是選擇一種能夠將壓力釋放出來的自己喜歡的活動。比如,喜歡唱歌,就大聲吼出來;喜歡運動,可以打球,爬山,用盡全力投入一項活動,直至大汗淋漓。把心裡的事情找人說出來,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實在委屈,哭出來也是一種好事……方法很多,因人而異。如果自我減壓無效,應及時與心理諮詢師聯絡,及時進行危機干預,走出心理誤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的冰箱有連續鐺鐺響聲為什麼?